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看人力资源配置
2005-04-29程宏燕
程宏燕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2004年似乎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之前,大家关注的是每年春节之后汹涌而至的“民工潮”;之后,不期而遇,让人惊呼在经济相对活跃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无论"民工潮"问题,还是“民工荒”问题,都是"三农"问题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映。其本质就是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村是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及其路径对缓解城乡矛盾,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工潮”未结束“民工荒”需缓说
所谓“民工潮”,是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集中每年春节之后半个多月由欠发达农村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跨区域流动的恰如潮汐性的现象。“民工潮”始自19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这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产生及延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政策层面即政府行为的影响。之初,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农村劳动力流动"开启政策窗口,之后城市改革的启动及利好政策转向城市及沿海地区,而农村改革陷于停滞、税费负担却不断加重,前者诱使后者迫使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离开故土奔走他乡求生活。
二是市场层面即经济运行的作用。与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所能得到的收入也是极其有限的;中部及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人口基数过大,农业对劳动力吸收趋向饱和,许多地方乡镇企业只是昙花一现,导致相对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沿海地区凭借优惠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实施了外向型的经济战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及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吸引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主要因素;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市场因素都牵引着许多农民自发选择弃“农”而至外地务工经商,投向城市和发达地区。
三是社会层面即乡村环境及农民思想观念。在种种因素的促动下,随着农村发展空间的不断"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中国出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只要欠发达地区就业压力持续、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和工农产业发展不平衡无法消除,中国农民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从内陆流向沿海等不同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是一个长期现象。
据报道,从2004年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先后不同程度地出现"民工短缺"和"招工难"。在全国113个城市中,2004年第二季度民工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第一季度增长19%和11.6%,需求人数的增长幅度高于求职人数7.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沿海"民工荒"加剧,并向内陆地区蔓延。中国似乎一夜之间由“民工潮”转为“民工荒”。一种资源由过剩转为稀缺,不外乎以下原因,要么是需求的增大,要么是供给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从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来说,却展现了一种“民工潮”与“民工荒”并列现象:一方面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在加大,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却出现了“民工短缺”。通过对媒体报道和输入地区有关民工状况分析,2004年以来所谓的“民工荒”呈现出以下短暂性、行业性、地区性、表象性等特点。
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而言,造成所谓“民工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实施、税费改革的深化、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刺激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对农民外出务工的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关二、三产业有所发展,一些地区承接了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还有一些民工积累了一些资本开始回家创业等。三是外出务工农民主体意识增强,对市场信息把握更多,开始较为自觉地选择打工地、打工行业,主动规避一些市场风险及城市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四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很多父母身边只有一个或两个儿女,和以前儿女成群的情况不同,这些父母不愿意把孩子放出去打工。"外面很辛苦,甚至有危险。"这是曾经出来打工的人带回去的观念。另外,新一代农民对子女教育较为重视,对一些公共产品供给又更大关注,加之交通相对便利,更多的人采取更为灵活的打工方式,即闲暇时出去打工,农忙时及有重要事务时回来。从总供给与总需求两方面来说,都很难说真正存在“民工荒”,更为恰当的认识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不成熟、信息不够通畅、管理与引导不到位等因素使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民工短缺”现象。
既要找市长,又要找市场
实际上,“民工潮”与“民工荒”这两种现象都有两只手在起作用: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政策调整及变化所导致的结果;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需求和市场体系建构过程所造成的影响。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所提供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达到9831万人,比上年增长17.05%多,其中出省劳动力4031万人,比上年增长3.44%。江西省是劳务输出大省,2004年跨省外出务工人员有近500万。中部崛起要过三道坎:三农问题、人才的缺乏问题、环保问题。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来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和科学配置,既要找市长,又要找市场。
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将人力资源投入到各个局部的工作岗位,使之与物质资源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政配置,一是市场配置。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向,决定了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方式应是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有利于经济运行,并对资源本身的生产起到信号作用,而且有利于资源配置后的使用,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使人力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配置。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市场观念、市场意识,培育劳动力市场,以使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但是,市场配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人力资源供方个体之间有着差异性,市场配置方式会毫不留情地把过剩劳动力暴露出来,推向社会,既造成社会问题、影响社会效益,又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如是,当市场不能优化配置之时,就得找市长。对于欠发达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来说,由于市场不完善,市长即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其职责主要有两块:一是宏观调控市场,包括培养市场意识、建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转型、提高市场效率、畅通市场信息等,使农民认识市场、适应市场,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二是通过行政手段确保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包括加强农民职业培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组织规范外出务工、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等。
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其农村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偏低。上饶市总人口620万,乡村人口约占82%。在上饶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为174元,一般私营企业民工平均工资每月300多元。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潜力较大。85%的乡镇实施了九年义务制教育,约99%的乡镇实施了五年义务教育,文盲及半文盲人口约为16.78%。据统计,2001年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0.57万人,普通中专学校在校学生1.2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44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27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3568人。乡土人才开发及二、三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相当大。第三,人力资源观念较为传统,市场意识较淡薄。对于政府来说,资金比人更重要,招商引资作为政府部门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却没能认识到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及其意义,更谈不上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三农问题的热点是农民收入问题。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农民收入是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上饶市人力资源配置应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转变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必须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念,建立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就地转化,主要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能人经济、特色经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另一方面向外转移,引导和组织劳务输出,以达到利用外省市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开发和培训本地人力资源,由此既缓解了本市劳动力就业压力,又改变了本市人力资源的结构和提高了人力资源的质量,还能引入外地技术和资金。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既要注意利用本地的培训力量,如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卫校等高等、中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又要大力兴办职业技术学校,使广大的初、高中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规划,把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在“民工潮”中,上饶市一些县区农村获得巨大发展,其实际上是做好了农村人力资源配置这篇文章。例如,广丰县近几年兴办的60多家乡镇企业,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多数是靠农民工回乡办起来的。因此,当人们惊呼“民工荒”时,我们也应抓住机会,通过建立剩余劳动力数据库和劳动力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同劳动力需求大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东南、闽东南等劳动就业部门和人力资源市场及相关企业的联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