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燕尾羽越来越漂亮了等

2005-04-29

大自然探索 2005年2期
关键词:家燕尾羽泰坦

科学家最近发现,雄性家燕尾部两侧羽毛的长度在过去的20年里增加了10%,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野生世界中观察到的最富有戏剧性的进化性改变。此前科学家曾注意到,在经历了大旱年代之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燕雀的喙(嘴巴)发生了改变。不过,这一改变的程度同雄性家燕的尾羽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先前的实验结果显示,雌性家燕钟情那些尾羽修长、漂亮的雄性。科学家相信,雌性家燕之所以会把雄性家燕的尾羽长度作为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因为只有健壮的雄燕才会长出这么长而帅气的尾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雄性家燕尾羽中部的羽毛长度这些年来并未发生改变,这可能是由于尾羽中部的羽毛提不起雌性燕的兴趣。科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的扩张可能是导致雄性家燕尾羽变长的原因之所在,因为欧洲家燕在每年冬季都会迁徙到南非,春天到来后则经过撒哈拉沙漠飞回欧洲老家。随着撒哈拉沙漠面积的扩大,家燕需要在在缺水断粮的情况下飞行的距离越来越长。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尾羽最长(即身体最健康)的雄燕才有可能回到家园同雌燕交配。这样,家燕就长得越来越强壮,雄家燕的尾羽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长。

讨厌的蝉群其实不讨厌

每隔17年,美国东部地区总会遭到一次蝉群的袭击。每到这时,城市的街道、汽车和建筑物表面就密密麻麻地布满蝉子,让城里人伤透了脑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蝉群移师森林后,却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养分。每当蝉群“泛滥”之时,每平方米地面上有30至300只成蝉。它们不久后就会死去,正是其“遗体”为当地森林的生态系统奉献了大量的营荞物。为查明蝉群的贡献究竟有多大,科学家在一些林地(试验组)的每平方米地面上添加140只死蝉,然后与未添加死蝉的林地(控制组)作比较。结果发现,一个月之内,试验组所生长的美洲风铃草叶片中所含的氮就比控制组多出了12%,种子的个头也比控制组大将近10%。氮常常是决定森林中植物长势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上述试验结果暗示蝉群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快速成长。这种情况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中也同样存在。每当大群产卵的鲑鱼死亡后,冬季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大量降雨就把鲑鱼养分冲刷进森林,从而大大加速了植物的生长。

外血病

收了这些古人命

对北美洲首批法国殖民者骸骨进行的最新高科技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不幸的人们都是被坏血病害死的。这个法国殖民者社区位于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不伦瑞克之间,存在时间是1604年到1605年。1604年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79名殖民者中超过半数人死亡。科学家近日运用×射线断层扫描这一高新技术分析了他们的骸骨,结果发现他们的颚骨异常厚且硬,腿骨和胫骨则都有一层多余的骨组织,这些症状都与坏血病导致的内出血后果相符。坏血病是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普遍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这些不走运的殖民者当初很可能曾试图通过解剖尸体来弄清死者的死因,因为其中一具头骨上有明显的刀割痕迹。据殖民者留下的文献记载,患者都出现了牙齿松动、牙龈肿大等症状,这些也都是坏血病的典型症状。

羚羊峡谷

由于地质历史上早期沙岩沉积与日后地表急流的冲刷作用,使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北部沙漠地区形成了许多峡谷,这种作用今天依然在进行。这张照片展现的是该州天然形成的羚羊谷面貌,是从谷底向上拍摄的。该谷上部长约0.4公里,深40米,有些地方的宽度仅1米。沿着一片5.6公里长的沙洼地可以徒步到达这一峡谷。由于暴风骤雨常常会导致山洪暴发,有些未曾留意天气变化的探险者往往因此而丧命。1997年8月,一场洪水淹死了11名在狭窄、深邃的谷底进行观测的人员。

惹不起,

还躲不起吗?

海蟾蜍是一种可怕的入侵者,其有毒的皮肤和惊人的繁殖能力让它们征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大部分地区。当地的掠食动物早已习惯把当地的两栖类作为美餐,不料却败在了这种新近入侵的蟾蜍手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澳大利亚至少有一部分掠食性动物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开有毒的海蟾蜍。比如,当地的一种红腹黑蛇和一种绿树蛇的头部与躯体相比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小,嘴巴当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小。所以再也吞不下海蟾蜍(海蟾蜍的体形较大),因而它们再也不吃海蟾蜍,由此便再也不会被海蟾蜍毒害。海蟾蜍是在1935年才被引入澳大利亚大陆的,因此红腹黑蛇和绿树蛇很快——只花了70年时间——就进化出了这种巧妙的防毒能力。

气候变化灭绝巨型动物

在人类进入北美大陆之前,这块陆地上充满了一系列外形怪异的巨型动物:巨型洞熊、长毛猛犸象和剑齿虎等“巨无霸”在树林间和原野上徜徉。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为它们后来为何会神秘失踪而争论不休。一项最新研究暗示,是气候改变而非人类的捕杀导致了这些巨型动物的灭绝。科学家研究了当今大草原野牛的祖先——白令野牛,白令野牛曾经分布在从当今西伯利亚和白令海到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广大区域。研究人员发现,白令野牛的数量从大约37000年前的一次冰期开始减少,而直到14000年前人类才首次踏足这一地区。到了22000年前时,蔓延的冰川将通往南部更适宜生存地区的通道关闭,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动物的栖息环境发生了剧变。到了8000年前时,白令野牛就已基本绝迹。最后,也许是人类的猎杀导致了这种巨型野牛的灭绝。不过,也有很多专家不同意上述观点。他们指出,很多大型动物都是在其栖息地出现人类之后才灭绝的。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早在13400年前北美大陆上就已有大量人类居住并靠捕猎为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那些古代巨型动物的灭绝是气候剧变和人为猎杀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泰坦星表面可惜没湖海

“卡西尼号”探测器对土星的卫星泰坦进行的最新探测表明,这颗天体的表面根本就没有能支持生命存在的液体。此前,科学家们一直相信,在被云雾笼罩的泰坦表面存在由乙烷之类的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海洋或湖泊,其中很可能还包含着有可能形成生命的物质,甚至还可能已经包含着早期的生命形式。直到2003年,由地面雷达对泰坦进行的观测结果还仍然显示,泰坦表面的75%都有可能是液面。但是现在,“卡西尼号”从距离泰坦仅1200千米的地方所拍摄的泰坦照片显示,泰坦表面以前被认为是液面的那些黑暗区域其实根本就不是海洋,甚至连池塘都算不上。不过,一些科学家仍然对泰坦抱有希望。他们相信,在冰冻的泰坦表面或表面下,一定存在一些较小的水体。他们还相信,泰坦表面那些烤薄饼形状的圆丘是隆起的冰,而不是凝固的熔岩。

印尼惊现小矮人骨骸

不久前,古人类学家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的弗洛里斯岛上发现了一具30岁女性的骨骸,这一发现让科学界不得不重新思考智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这个女性身高仅0.91米,她死于18000年前,因而其骨骸还没来得

及变成化石。与她的骨骸同时、同地被发现的还有另外6具与她同类的小矮人骨骸,科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弗洛里斯人”。科学家正在设法提取他们的DNA,一旦成功,就能知道这些小矮人同现代人有什么关系。尽管“弗洛里斯人”的体形如此娇小,他们却和我们一样能直立行走,一样善于社交,一样聪明伶俐。在发掘现场,科学家还发现了火炉遗迹及一些精度颇高的工具,炉膛中还有已被烤焦的鸟和哺乳动物肉,这些证据表明“弗洛里斯人”在捕猎时有分工协作。虽然他们自身的体重才25千克,但是他们的一些猎物竟然重达1000千克。至少早在40000年前,现代人就已在澳大利亚和婆罗洲生活,因此现代人很可能曾经同“弗洛里斯人”遭遇过。事实上,当地土著有很多关于“小人”的传说,比如说“小人”彼此之间的说话声音很小。科学家们相信,和当时同样居住在弗洛里斯岛上的侏儒象一样,这些小矮人很可能也曾经历过“海岛效应”,即:比野兔大的动物体形变小,比野兔小的动物则体形变大,最终变成“巨无霸”。

摩诺湖石灰华

这些奇异的地层构造称为“沙质石灰华”,高约1米,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摩诺湖岸附近。沙质石灰华貌似该湖沿岸著名的碳酸钙石灰华,但其形成与碳酸钙石灰华截然不同。在早期古老的湖面之下,富含钙的地下水上升穿过盐饱和的沙层,形成粘结的沙柱。后来湖水减退,使得这些沙柱区成为陆地,并变得干燥起来。天长日久风蚀沙层,逐渐雕琢出表面具有凹槽的沙质石灰华,看上去很像远古荒城中的建筑物柱子。若非其坚硬顶层的保护,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恐怕早已分化殆尽,新的沙质石灰华又将随之而现。

最大撞击盆地惊现埃及

最近,科学家在埃及南部沙漠中的移动沙丘下面发现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流星撞击盆地。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修正天文学家以往对其他行星被撞击历史的理解。科学家通过绕地轨道中的太空成像雷达发现,这个圆形盆地的总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其中最深处的深度达80米,单个撞击坑的最大直径达12.6公里。对其中13个撞击坑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撞击盆地很可能是在相对较近的大约5000万年前形成的。从其面积之大和盆地的结构可以看出,此盆地是多次流星而非一颗大流星撞击的结果。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已被发现的第九个流星撞击盆地。由于风雨的侵蚀,地球上的流星撞击坑很难保存下来。与之相反,在火星这样的行星上却四处分布着流星撞击的明显证据。上述新发现还显示,用太空成像雷达来探察其他行星上的流星撞击盆地也许同样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家燕尾羽泰坦
史前辽西的羽毛舞者——尾羽龙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家燕
泰坦采矿公司简介
不幸的小家燕
狼蛛太委屈
不幸的小家燕
海蜃少女(后续)
孔雀开屏了
雉科8种中央尾羽分类特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