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在摄影中的应用
2005-04-29胡宗样
胡宗样
山很高,人很胖,力气很大,树很粗,水流很急……都属于模糊数学概念,需要人们凭个人的经验去想像高、胖、大、粗、急等程度。模糊数学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于摄影的方方面面,需要摄影者去体会、应用。
摄影中模糊数学的表现会有以下方面:
1.景深范围
景深指像场内纵深清晰范围。景深的大小与摄影镜头的焦距、光圈大小及调焦距离密切相关。景深又有前后景深一说,比如传统135相机使用50mm镜头,当调焦距离为3m,光圈为F11时,其“景深很大”。那么“很大”到什么程度呢?查50mm焦距物镜表可得知前景深为1.81mm,后景深为8.82m。换名话说,距摄影镜头1.19-11.82m的范围内拍摄的景物应当全部是清晰的。但超出镜头前1.19m或镜头后11,82m的景物也并非一下子就变模糊了,即模糊有个“渐变”的过程。以上镜头的调焦距离改为5m,仍用F11光圈拍摄,查景深表得知前景深为2。23m,后景深为无限远,即距镜头2.77m以外所摄景物全部是清晰的。
景深的实际应用往往无法做到0,01m的精确程度,即便利用现代相机的景深预测功能,通过取景屏观察也只能了解大概情况。在拍摄中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主体置于大概的景深范围就可以了。
许多镜头焦距为28mm或35mm的简易轻便相机的调焦距离固定在3-5m之间,配合较小的光圈(一般为F8),以较大的景深来获取基本清晰的图像,它拍摄的清晰范围亦属于模糊数学概念。
早期生产的小型相机,如上海201折叠式120相机与武汉生产的长江巴尔达折叠式135相机,均缺少对焦验证机构,全凭使用者估计摄距进行对焦,所摄影像的清晰程度也只能依靠景深来把握。
在拍摄百余人的集体合影时,被摄者列队会分前后几排排列。要想获得前后一致的清晰度,除了采用小光圈外,焦点应会聚在中间一排,这样前后景深足以涵盖所有被摄者,从而得到一致的清晰影像。
因摄影对象不同,所需要的景深大小也不尽相同。在花卉、人物特写等拍摄中,为了虚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就需要较小的景深,这就需要选择较长焦距摄影镜头、大光圈及较近的距离拍摄。镜头焦距该有多长,光圈该用多大,摄距应是多少?这都源于模糊数学概念,只能由摄影者凭个人的经验去把握。
2。测光与曝光
早期生产的相机无测光功能,曝光全凭个人的经验去估计掌握,这种“模糊曝光”模式造成的误差也就可想而知。现代相机不仅有测光与自动曝光功能,而且还具有平均测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等测光功能,以及光圈先决、快门速度先决、程序自动曝光及手曝光式可供选择。有了这么多测光、曝光模式可以选择,但并不等于摄影曝光就一定会正确,因为取景视野中明暗景物的分配、主体所处背景的明暗及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相机测光元件的分布与灵敏度、拍摄者选择的测光、曝光方式等仍属于模糊范畴。以低档35mm单反相机为例,一般采用偏重中央平均测光模式,按此模式拍摄明暗较均匀的新闻、纪实与风光题材的照片,均能取得正确的曝光结果。但遇到“主体密度失效”的情况(指主体与背景亮度悬殊)时,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的指示曝光,主体就得不到正确曝光而出现“主体密度失效”。这时有不少影友会羡慕有点测光功能的高档相机——按主体亮度测光和曝光,便能得到理想的曝光效果。但是有了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后,也未必就一定能拍到主体密度完全恰当的照片,原因在于点测光没有“点”到该点测的地方,同样会影响整幅照片的密度。
以拍摄落日风光照片为例,如果将相机点测光“点”在太阳上——将血红的太阳按18%的灰度处理,结果所摄的照片除了太阳可辨外,太阳周围的其他景物会浑黑一片,这种落日风光照片是大多数读者难以接受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点测光“点”到太阳以外,亮度弱于太阳的光晕或云彩上,按此测光显示拍摄的落日风光照片会有明暗景物的搭配,便符合常规的审美要求。同理,在拍摄人像或花卉作品时,也不可以完全按主体亮度作曝光依据,而是要兼顾环境的亮度,如人物的服饰与脸部亮度的差别,花朵之外绿叶的明暗……这样拍摄的照片密度就更适合视觉要求。
由以上例子不难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测光方式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是需要结合个人的经验作“模糊化”的处理,而不是完全依赖相机作出的显示进行曝光。
测光与曝光要以整幅照片的密度为依据,兼顾明暗搭配与特殊光照的需要,即照片中某一部分密度偏大,某一部分密度偏小都是正常的,应当以密度服务于照片的主题为原则去把握曝光。所谓“艺无定法”也包括测光、曝光的“模糊”应用。
3.胶片宽容度
胶片宽容度是指感光胶片同时记录明暗光线的范围与能力。记录明暗光线的范围大则胶片宽容度大;记录明暗光线的范围小则胶片宽容度小。事实上,拍摄时的欠曝与过曝会更多地表现在胶片宽容度上。对于感光度IS0100的彩色负片来说,土2EV以内曝光的底片一般均能制作出能认可的照片。对于彩色反转片来说,曝光误差须控制±1EV以内。
胶片的过曝与欠曝同样属于模糊范畴。对于摄影者来说,过曝、欠曝与精确曝光的界限同样难以做到精确划定。值得庆幸的是,除了胶片具有一定的宽容度外,现代彩扩设备还能调整不同密度的底片,扩印出不错的照片来,使我们在拍摄中无须“斤斤计较”,把曝光量控制到事实上难以做到的精确程度。
4.构图与裁剪
绘画讲究“虚实相生,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意思是空间与主体相呼相应,相互衬托从而产生画意。对于空间该留多大,在画中占多少比例同样也是模糊的。摄影与绘画所不同的是强调“减法”一一将无助于主题表现的景物、色彩尽可能地裁剪于画面之外。裁剪中同样会讲究“虚实相生”的原理,比如拍摄一个亭子,整幅照片中满满当当只有一个亭子就不会好看,而亭子经天、水相映,便会突出其美感。所以“实”——亭子与“虚”一一天、水相辅相成才会形成“妙境”。
初学摄影时犯的最多毛病就是取舍与构图不当,假如不是水平歪斜、主体出局等初级错误的话,对于大多数构图、裁剪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艺无定法”在构图裁剪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构图就意味着用“减法”,减多少,怎么“减”常常是“跟着感觉走”,很难界定谁“减”得对,谁减得错。在影赛作品的评选中,如果换一批评委,就可能出现一批不同的获奖作品,其实这就是审美观模糊性难统一的表现。
摄影中存在模糊数学概念的例子是很多的,撰此文权作抛引玉,以引起读者对摄影与模糊数学关系的兴趣与思考。
模糊与精确也是相对而言的。什么时候该模糊,什么时候该精确,应当在实践中去体会总结,如果承认模糊数学确实存在于摄影中,我们就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参与摄影,比如在器材与题材的选择中就没必要钻牛角,去死抠某个品牌或MTF值;“创作”未必非要走南闯北;不把参加影赛当作唯一的选择……其实人的一生中模糊的东西太多了,成功与失败常常不为个人意志所转移。生活是这样,摄影亦是如此。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愿天下“无心”的摄影人在“插柳”中多多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