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也是生产力
2005-04-29郭彬
郭 彬
几位企业界的老总一起闲聊,其中一位说了一个故事。
他的企业是提炼钢的,前年刚分来一个大学生,学生气很重,总觉得工厂给他的工资太低,私下里牢骚满腹。有段时间单位进了一大批原料,需要加班加点提炼出来,但偏偏原料里面铅含量太高,必须要改进提炼方法。于是单位决定以一万元招标攻关,但没人揭榜。这位老总心急如焚,刚好在现场遇上那位大学生,大学生正无所事事地站在那堆原料旁边。他本来不打算对大学生说什么,但大学生给他打了个招呼,于是他停下脚步,聊了原料的事,最后他顺口说:“单位里你的学历最高,如果你想不出办法,那别人要想出办法来就更困难了。”
没想到,过了三天,大学生带着一本厚厚的资料走到老总的办公室,说他找到了工艺改良的办法。
技术组经过论证,证明大学生的方法是可行的。试生产后一切可行。后来得知,大学生是被老总最后那句话所打动,当晚就向大学里的一位导师请教,又赶往省城图书馆查阅了资料,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这位老总说,如果当时没有鼓励那位大学生,很难想像那堆原料会不会给他带来灾难。他算过一笔账,如果那堆原料多搁置一个月,就会损失30多万元。
鼓励有时候就是生产力,但往往会被人忽视,或者因为不会立竿见影收到效果,而放弃对他人进行肯定和鼓励。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当记者时曾写过一篇关于某小偷的报道,因折服于小偷的“高明”,他在文章结尾写了这样几句话:像心理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但令林清玄意料不到的是,小偷从报纸上看到这句话后大为感动,此后,小偷竟金盆洗手,再也不行窃了。他“改行”经商,多年后,小偷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寥寥几段字,竟然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鼓励的力量。
我们不要吝惜对他人的鼓励,那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事。
(摘自《新青年》 图:左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