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2005-04-29邢莉白庆侠
邢 莉 白庆侠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一首《九月九的酒》不知牵动了多少游子的羁旅之心。说起九九重阳,其起源甚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民族节日,具有深厚的节日文化意蕴。
文献当中最早提到“重阳”二字的是《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然而此“重阳”非彼“重阳”。宋代洪兴祖在补注中就明确解释道:“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显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空,是个空间概念,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九月九日,当然更不是一个特定时间的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因为作为一个节日,它的形成首先要有相对稳定的节俗活动。晋人葛洪所著《西京杂记》在卷三曾对重阳节有关习俗进行描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殷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由此看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与“九月九日”这个特定的日子联系起来了,而且这种习俗是由宫内而传民间,全国上下普遍都有这个习俗。
在后世的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传承、优化和积淀,重阳节的习俗内容主要有:
其一,佩戴茱萸。古人喜欢以直接的形式插戴茱萸,也喜欢把茱萸作末装囊内作为佩饰。宋严有翼《艺苑雌黄》:“九月九日,作绛囊佩茱萸,或谓其事始于桓景。”明郝明龙《九日》诗:“寂寞园林天宝后,道旁谁复问茱囊。”咏的就是茱萸囊。
其二,喝菊花酒。赏菊、采菊、饮菊花酒,自古以来都是雅俗共赏的节日娱乐方式。东汉崔的《四民月令》就记载着:“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而饮菊花酒更是为古今文人所津津乐道。
其三,登高。关于登高活动,或说始于西汉长安登高台游玩之俗;或说与辽代中原地区的拜天古礼有关。而更为普遍的看法则是始于《荆楚岁时记》所引《续齐偕志》的有关费长房登高辟邪的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月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朝时期登高之风已盛极一时。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行为偏偏选在九月九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呢?对于这个问题,自古及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来自魏文帝曹丕《与钟鹞九日送菊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另一种说法是:九为灾数,九月九日过节是出于人们趋吉避邪的心理。古人以一、三、五、七、九代表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在天人感应、五行学说盛行的时代,以“九”为标示的月日是一年当中神秘节点。在他们看来,“九为老阳,阳极必变”(清俞樾《茶香室续抄》卷七)。而且“阳九,奇数也,为阳数之穷……大抵岁运值之,终有厄会”(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为什么九九为不吉呢?《素问》认为九为阳数之极:“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九是作为终结的数字存在的。古代人将从事星占、相面、堪舆、占候等活动以预测吉凶祸福的人称为术数家。他们以4617年为一周期,称为一元,他们认为一元之中若干年会出现灾年。《汉书·律历志上》引《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易天之数》亦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系天,故取其奇为灾岁数。”自汉以来,这种以阳九为灾日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文献中都多有反映。《汉书·食货志》就载:王莽末年发生灾荒,颗粒无收,甚至出现人且相食的惨痛景象。王莽认为不是自己政策的失败,而是天道所致,乃下诏曰:“予遭阳九之,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蛮夷猾夏,寇贼奸轨,百姓流离,予甚悼之。害气将究矣。”王莽把灾荒和“阳九之”联系起来,而也正因为阳九之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第二种说法更符合历史事实,记载得也更早,民间至今仍有“三月三,复活节;九月九,死亡节”之说。 而且民间还传说,北方真武大帝玄武神生于三月三日,卒于九月九日。可见,九九这个特定的数字与灾祸、死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对九九重阳这个特定日子的关注并不始于秦汉,可以追溯到更遥远年代对神灵的信仰。虽然在古籍的记载里我们很难找到相关的记载,少数民族的节日的活形态的存在还是能够给以补充的。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每年九月九日都要进行为期三天的扫寨活动,而且扫寨时还有种种禁忌,只有村里年长的男性和巫师可以参加,村里其他人都必须躲避出去,待扫寨结束后才可以回村。扫寨期间还禁止本村外出人员和外村人进寨,否则会冲乱扫寨活动,使祭祀活动失灵。在布依人看来,这些活动可以驱除一切邪恶鬼怪。而生活在西北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地的土族人民也在九月九日登高野宴。晚上,人们在山顶点燃篝火,尽情欢呼跳跃,并从火头上跃过,以辟除一年的灾邪。趋吉辟邪,特别是为了维系生命,一直都是一个全人类性的普遍心理。为了生存,智慧的人们总会想出种种办法来祓除种种对生命安全有危害的因子。九九重阳节原本是出于逃避天道给人类带来的灾祸和死亡而设立的。
生与死,是人类本体最为关切的话题,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逃避也是民众生活所构成的重要内容。人的实践,正是“产生生命的生活”,强烈的生命意识使人自然要躲避灾祸,九九重阳节民俗文化的构成正表明人对生的渴求。怎样躲避灾祸呢?宋吴自牧《梦粱录·九月》:“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原来,佩带茱萸也罢,喝菊花酒也罢,都是为了逃避厄运。看,我们的祖先生命意识是多么地强烈啊!
我们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了茱萸的价值并开始为我所用。茱萸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古名越椒。夏日开花,秋季结果,成小粒状,其子实辛辣芳香。最早是被作为调味品来用的。《急就篇》有“芸蒜荠芥茱萸香”。张衡在《南都赋》中云:“苏紫姜,拂彻膻腥。”即指茱萸。可见,茱萸作为调料确可除去膻腥。茱萸不仅是一种好调料,还是一味好药,可以用来治病延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孙楚在《茱萸赋》中赞其为“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古人还常用茱萸的子实泡酒,用来驱邪保健。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就记载过用茱萸和甘菊泡酒喝:“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在传统观念里,茱萸本身还是长寿的象征。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凤鸟茱萸绣衣,就是把茱萸与凤鸟共绣,来表达吉祥长寿的祈愿。时至今日,人们不会再头插茱萸、佩带茱萸囊了,但从科学的化验来看,茱萸作为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确有驱蚊杀虫的功效。其茎叶入药能暖胃燥湿,还可治遗精、腹痛、吐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
为什么要饮菊花酒呢?因为菊花“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风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雪”,而重九之时,正值菊花娇艳傲霜,面对此情此景,文人雅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美景佳句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药用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太清草木方》就记载着“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宋《岁时广记》还详细记载了菊花治头风等病的情况。而用菊花泡酒,清新可口,更可延年益寿。唐代郭元振在《子夜四时歌·秋歌二》中称其为“延年菊花酒”。对于菊花酒历代文人更是津津乐道,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名言佳句。菊花酒又是怎么制的呢?葛洪的《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寥寥几句把菊花采摘时刻、酿制方法描述甚详。清同治八年刻本《直隶澧州志》为我们介绍了菊花酒的两种酿制方法:一种是以蓼和菊叶为酒曲,用秫和芦稷酿制的酒;一种是糯秫米酒。两者都称为菊花酒。只不过一种是用来祭祀的,一种是用来养老的。现代湘西土家苗寨仍有酿重阳酒的风俗习惯。现代科学证明,菊花本身含有多种药用成分,用菊花酿酒是我国民间最实用的制造药酒的方法之一,此酒能治头风、明目、平肝清热,去痿痹,久服能延年益寿。
艳阳九月九,菊花插头,携带美酒,登高览胜,在唐代已形成高潮。唐代诗人杜牧还给我们留下了《九日齐山登高》的佳作: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关于登高,早在《西京杂记》就为我们描述了魏晋时期人们挎茱萸袋,插菊花于帽檐,成群结队,登高望远的情况,当时称之为“祓禊登高”。登高为何能驱邪呢?早期人类在面对种种未知之时,就感到生命所遭到的威胁和生命的脆弱。秦汉以来,道教勃兴,成仙得道的思想在蔓延,尽管《诗经》的祭祀诗有诸多“万寿无疆”的款款痴愿,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不仅不能万寿无疆,而且厄日会使生命早早夭折,于是产生了求仙的思想。如何成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迁入山可以成仙,在人们的理论里,爬山登高自然不可避免地就有了求长寿的意义。与儒家不同,道家更加关注人的自然价值的实现,主张“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将生命的主体与自然宇宙彻底融为一体,超乎时间的流逝,越过空间的局限,可成为不朽的永存。九九重阳源起于辟邪,而现在人们更多地是借之祈福祈寿了。很有意思,原来是为了躲避恶日带来的灾祸,而作为最伟大的生灵的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成为主体,在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命了。
时至明清之际,登高的习俗仍然兴盛。《燕京岁时记》中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现在人们虽不一定选择在重阳之日登高了,但登山依旧是深受喜爱的健身活动。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这种敬老、祈求长寿的文化因子也是广泛存在的。生活在广西的壮族人民有明确的祈寿习俗。在壮族地区,重阳节又称为“祝寿节”,壮族老人在满六十岁生日那天,子孙都为老人祝寿并为老人添置一个寿粮缸,老人在生病或过寿的时候食用这些米粮。人们相信这种米具有神力,能助人健康,延年益寿。而每年九月九,晚辈都要给寿缸添新米,家家杀鸡宰鸭,儿女敬酒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在厄日到来之际,老人与幼儿的生命是格外脆弱的,因此需要格外重视,格外呵护和珍爱。在中国民俗文化构筑的“福禄寿喜”的框架上,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寿,焉有福?何谈禄和喜?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老人关联着青年,历史联系着未来。我国政府于1989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将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建构巧妙地结合起来,九九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全民性的节日。这既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也顺承了民意,是对节日文化内涵的一大发展。面对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要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继承中国自古以来尊老敬老的传统,恢复和发展重阳节的非常风采。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