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是一种美丽
2005-04-29魏芳萍
魏芳萍
枕畔有一本台湾作家刘墉的作品集,每晚临睡前翻翻,那些富有哲理、韵味幽婉的文学读罢让人清心宁神,有所感,亦有所悟。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饮酒诗,其中前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刘墉深得其中况味,他说:“‘远这个字,实在有很深的哲理。画,放远看,常更美;山,站远看,常更幽;对名利看得远,就能洞观事物本体;将心放得远,能少去许多烦扰。人生在世,近朱墨、近声色,都容易,最难得还是个‘远字。”
寥寥几行字,对我的触动却很大。想想自己工作、家庭、生活中的许多烦恼,皆在于一个“近”字。工作上要追名逐利,同事之间要争强好胜,加不加工资、奖金多不多都要斤斤计较一番。生活中碰上一些小事,由于不知退让而引起无穷的烦恼,处理人际关系,该远的不远,表面上说是“随和”,其实是非不分。不止是我,很多人都犯这样的毛病。
学过艺术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距离就是美。刘墉说画是远看美,山是远看幽,其实人何尝不是?朋友之间太近,则沦为狎昵;父母与子女之间太近,则陷于宠溺;夫妻之间太近,反倒没了新鲜感和吸引力。
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下棋的人容易犯当局者迷的错误,皆在于思维拘于纷争,不能跳出局外,将思想放远。生活中的许多事也是这样,适时地转换角色,高瞻远瞩,才能得到最好的结局。很多时候,我们或受制于权势,或诱于声色,或碍于面子声望,或因为贪欲、懒惰、自私,我们不停地追逐,不停地索取,不知道满足,不懂得让步,因而烦恼丛生。细想来,这烦恼皆起源于心,何不把心放远些,去追求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呢?李白慕仙学道,不在乎是否长生不老,只在乎能超凡脱俗,抛却名缰利锁之累。
有时,细细地想,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可难也就难在这个“远”字上了!怎么远?有多远?人活着,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不存在“怎么远”的问题了。“有多远”则比较难以把握,过远了视线模糊不清,导致失察,人与人之间则易于疏离;过近了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照镜子的人,站在镜子前总要进进退退,找到最适当的距离,推而广之,生活中也是如此。
当我们终于学会“远”观、“远”避、“远”思,“远”离,人生必然不再有纷繁芜杂,取而代之的将是疏朗开阔的优美风景,这个时候,再看那些前人的理论,就会觉得亲切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