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视是体制与民族之痛等
2005-04-29慕毅飞等
慕毅飞等
地域歧视是体制与民族之痛
■ 慕毅飞
今年3月,深圳某社区挂出两条内容为“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横幅,引发来自全国的众多批评。深圳警方在责成相关人员拆除横幅外,就此事展开了调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通报,对责任人作出了纪律处分(5月3日《深圳特区报》)。就事论事,歧视性横幅事件算是尘埃落定了,类似的横幅,想必不会再出现了。
但地域歧视问题,仍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仅仅事关河南人,这是全民族的痛。日前,有位河南省的领导在谈论这个问题时,论述了“得中原者得天下”和“知中原者知天下”的观点,进而指出,丑化、妖魔化河南人,说轻点是虚妄无知的表现,说重点是低级趣味,说不客气是数典忘祖。那么,不是中原的人,就该受到歧视吗?
认为具备什么资格的人不该受到歧视,这观点本身就带有歧视性,无论涉及到的是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学历、身高、长相还是别的……尤其是这种歧视一旦带有地域色彩,就愈见其荒唐与有害。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南北东西的差异都很大,发展又极不平衡,要搞地域歧视,随便都能找到理由。而这种地域歧视,针对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河南。
安土重迁的传统,曾使当地人普遍地排斥外地人。倘不是万不得已,谁愿背井离乡?所以,一听外地口音,就觉得有了鄙夷的资格。笔者父母因部队转业来到南方,和一群南下干部住在一起,生活水平甚至还优于当地人,也曾被当地人统称为“外路人”,显露出一点儿不屑。那是小农经济盲目的自狂,跟阿Q的“条凳”笑“长凳”相仿。在人、财、物各畅其流的今天,这似乎没有太大的市场了。不信?只要你操持粤地口音,总有人对你行注目礼。
城乡二元的体制,更是地域歧视的缘由。乡下人进城要办“暂住证”,却从没见过哪个城里人下乡办“暂住证”的;知青插队国家要发补助,农民进城政府却要收费;一个弱智或稍带残疾的城里小伙,就能娶个俊俏的农村姑娘;一个城市户口,可以卖出几万元……而且,城市越大,实惠越多,找工作要本地户口,公园也为本地人准备了低廉的月票、年票。所以,由小城市往大城市,一个被一个歧视着。在上海,无论来了哪里人,都说是“我家乡下来人了”。
其实,无论地域歧视针对的是外地人,还是乡下人,其症结都集中到贫富差距上。河南在讨论“怎样在发展中树立河南良好形象”,确属务实之题。但对发达地区的人来说,更要懂得一个道理:发达地区靠政策致富,其中就有落后地区的贡献;外来人口越多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越离不开外来人口——消除地域歧视,疗治民族之痛,给外来人口以“国民待遇”,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这才是一条互惠双赢之路。
记者该服从职业准则还是社会公德?
■ 陈阳
日前,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一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忠实记录了一名雨中的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的情景。针对这组照片,很多网民认为记者不就路上有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
批评者的心情可以理解,设想,如果身在现场、冒雨赶路的人是自己,面对这样一个极其隐蔽的马路陷阱,稀里糊涂撞了进去,可没料到旁边早有人洞若观火,“冷静”地将自己的尴尬提炼成了新闻素材,此情此景该让人做何感想?假设倒霉的行人运气偏又不佳,一跌之下摔成重伤,或是不幸遇到了什么更严重的后果,此情此景又该叫人如何面对?
可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透视,则该摄影记者的解释又不无道理:如果当时不等在那里,我根本不能用照片说明那里有个水坑。拍不到那个坑,有关单位或许不重视,今天就不会填补那个坑,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可能在雨中摔跤。客观说,该摄影记者合格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拍出了较形象逼真、现场感强、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可以想象,它一旦上报,其“原汁原味”会激起读者怎样的心理认同和社会反响,或许正如他所说,马路陷阱能得到及时迅速地处理,与这组现场新闻图片有着直接关联。
问题随之出现了,从职业和工作的角度讲,该记者是合格而敏感的;但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看,他的工作方式又多少显得有点“不近人情”,甚至潜伏着相当的隐患和道德风险。于是,一个多少显得有点“宿命”的职业命题摆在了记者面前,在可以预期的风险和隐患面前,记者是该服从职业准则还是社会公德?在传达新闻义务、履行新闻职责和社会公德心之间,究竟应如何抉择?或者说,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声音
历史应该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条绳子。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做为,看到前人的教训,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绳子是一种纠缠,让过去的冤孽影响到现代人理性的思考。
——宋楚瑜清华大学讲演的精典之语。
中国人要强,兄弟们要团结。今天见着胡连握手,眼眶就湿了。两岸不要再对立,中国人烽火一百年该过去了。
——4月29日下午三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网友如此评论。
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这本身就是对别国人权不尊重的体现,也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联合国宪章第一页就明确规定,除了男女平等之外,主权国家一律平等。
——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同欧盟“三驾马车”外长共同见记者时,面对外国记者就中国人权状况提出的质疑作上述回应。
农村同样是精神文明的富矿区,值得去深入挖掘。
——农民左文光跳进漫溢毒气的咸菜池奋力救人而英勇献身。一位学者在谈到类似民工舍身救人的事情时说:“在农村,由于一些传统美德以最淳朴的方式传承下来,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当城市在文明的进步中逐渐失落和隐藏这些人性之美时,这些农民工便以最本能的方式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和良知。”
咱是共产党员,到啥时候,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能丢、宗旨不能变、本色不能褪。
——2005年3月28日下午5时20分,河南洛阳市幼儿师范学校党办副主任赖越江,突发心脏病去世。赖越江1992年入党以来,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地默默工作,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好男人,犹如白开水,虽然平淡无味,但是有益身体。白开水,有的时候并不想喝,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重要性。因为最可怕的是,真需要的时候,却没有了。
——北京宣武区一少妇嫌丈夫不吸烟、不喝酒,“太正统,太没个性”,提出离婚。法院认为不符合法定离婚条件,驳回了其请求。
好好去,好好回来!
——沈阳军区某陆航团特级飞行员郭福顺,在8年时间内试飞3000多架次,数十次实弹射击、百余次处置重大特情、排除哑弹故障,时时面临着死神的威胁。每次离家,妻子总要哭着说这样的话。
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成为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然而,他们只是工薪阶层。
——报道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65%来自工薪阶层。
什么赚钱就跟什么风,不远千里跟到国外去,一些制片方的想法就这么“单纯可爱”。当然,舶来的也并非就是不好的,但吸纳不等于盲从。只有根植于自己的文化,自己当好自己,才能拍出真正的好戏。
——中韩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四十而惑》日前签约。与以往的合拍方式不同,这部剧用的全是中国演员,讲的更是纯粹的中国家庭故事,却号称一定要拍出“韩味儿”。
毫无疑问,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崭新文明的世界。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个世界有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在理清财富积累的客观逻辑之前,快速变动的社会中便有太多一朝成名一夜暴富的梦想——这些充满梦想的人当中包括着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们。
——某论坛上对日前火爆的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生》的评论帖子。
她,开在春风里;她,笑在春风里。
——5月8日是邓丽君香消玉殒10周年纪念日,网络上出现了如是悼念文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你们不能把我的话当做你们的标准,我说读书没用你们每个人就都不读书了,那中国该成什么样了。以我的事业来说,那时候读书确实成绩比较差,而且不可能双方面发展,对我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用处。
——中国台球公开赛冠军丁俊晖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自己“读书没有用”言论作出的解释。
我现在已是中国队的“母后”了。
——第48届世乒赛结束后,蔡振华在被记者问到是否在幕后指导刘国梁时的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