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背后的秘密
2005-04-29胡忠军
胡忠军
这几天,宋都市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新闻:市政法委书记郑凯的老父亲在乡下的家里被人谋害而死。
郑书记的父亲今年八十二岁,五年前得了脑血栓,一直住在乡下的二儿子、也就是郑书记的弟弟家里。老人四肢失去功能,长期卧床不起,连吃饭都得一口一口地喂。这天一早,家人给老人送饭,发现他已经绝气了。急忙把郑书记叫回来。起初,人家还以为老人是因为长期卧床身体虚弱衰竭而死。可就在大家为老人的丧事忙乱的时候,有人发现异常情况:老人住室的蜂窝煤炉烟囱,被人从外面用破布堵住了。很明显,老人死于煤气中毒,是被人谋害的。
郑凯干了一辈子政法工作,经他的手,不知惩治了多少不法之徒。如今,白己父亲这种方式丧命。大伙首先想到,这是有人对郑书记发泄仇恨。面对此景,大家都估计到,郑书记一定会怒发冲冠,命令公安局火速破案。然而,令大伙想不到的是,郑书记却是出奇地平静,并没有破案的意思,只是对着怒气冲天的家人和村邻轻轻地说了一句:“算了吧,反正老人的寿限也到了。拜托大家,这事不要再往外传了。”
起初,大伙对郑书记的这个态度,都不理解。后米,大伙设身处地为郑书记想想,觉得他的做法也有道理:歹徒对着八十多岁的瘫痪老人下手,目的并不只是让郑书记承受失父之痛,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事从名声上羞辱他。如果大家把死因隐瞒不下来,让社会上都认为老人是正常病故,歹徒的日的也就没有达到。想到这里,大家也就理解了郑书记,并从心里同情他。干了一辈子政法,到快退休了,竟遭到这样的不幸。
郑凯今年59岁,从基层派山所所长干起,历任县、市公安局长,八年前当了市政法委书记,已经干了25年的公安政法工作。这期间,曾侦破了几起轰动全省的大案要案,狠狠地打击了地方流泯恶势力。他不仅工作过便,而且清正廉洁的人品也是有口皆碑。尤其是他春节拒收礼品的绝招令人佩服:每到春节放假,他都要把家里的门一锁,让老婆到千里之外的武汉的女儿家里过年,自己住在一个外人都不知道的招待所里,使想给他送礼的人找不到地方。郑书记的弟弟在农村种地,两个儿子都没有在城里安排工作,一个在外地打工,一个因为得小儿麻痹症,至今还没有娶上媳妇。郑书记的父亲曾多次求告他,把他弟弟全家的户口办到城里去,给侄子找个工作,尤其是能让残疾的侄子娶上媳妇。可郑书记到底没有满足老人的心愿。郑书记的父亲早年曾读过几年私塾,信奉孔盂之道,门弟观念很重。因此,他对儿子这种不讲亲情,只讲自己当官的做法非常恼怒。发誓不到大儿子家里去住。
正是由于郑书记的德才兼备,才使得上级组织打破干部任职年龄的限制,直到他59岁时,还继续让他担任市政法书记一职。看来,谋害郑书记父亲的歹徒也预料到,用不了半年,郑书记就要退休了,这才趁着他在职的最后几个月实施报复。
尽管郑书记不想让父亲的死因张扬开来。然而,纸里包不住火,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宋都市。
不管郑书记的父亲是怎么死的,这毕竟是一位市委常委领导父亲的丧事。尽管郑书记一再要求市委办公室对这事不要张扬,但事到如此,已经由不得当事人了。宋都市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常规,纷纷对丧事进行“表示”。
郑书记的老家郑小楼顿时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轿车一辆挨一辆地开过来。有人为了给吊唁车辆提供方便,在通往郑小楼的各个路口,写上了指示标记。郑小楼村东头的十几亩麦田,成了临时停车场。交警队专门派出一名警察,在那里指挥车辆。吊唁的人除了送花圈以外,大都趁着和郑书记说话的时候,悄悄地把一个纸包样的东西放在郑书记的衣兜里。至于那纸包里装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喧。于是,“郑书记家的丧事办下来,到底能收多少礼金”,一时成了当地群众议论的话题。
一个市政法书记的父亲非正常死亡,不是一件小事。尽管郑书记对此淡然处之,可市公安局局长张魁生早就坐不住了。“命案必破”是公安系统提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更何况一位市主抓政法工作的最高领导的父亲死于歹徒报复。因此,丧事一过,黄局长没和郑书记打招呼,就亲自部署,成立了30人的专案组,由负责刑侦工作的李副局长挂帅,在郑小楼安营小寨,提取现场痕迹,从最仇恨郑书记的人中,排查犯罪嫌疑人。
可是,专案组刚一下去,张局长就接到郑书记的电话,要他马上把专案组撤回来。他说:“现在全市警力紧张,有多少更重要的案件需要侦破,不能把警力用在我家里的事上。再说,这也不是啥光彩的事,何必兴师动众,搞得满城风雨。”
张局长说:“说实话吧老领导,这事要是压根大家都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破这案了。可既然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如果不破案,就显得公安机关太软弱了。要知道,这不光是个别歹徒报复你个人,而是社会上的黑恶势力向我们宋都市的整个政法机关示威。此案不破,我无颜面对全市公安系统的干警。也无颜面对全市的老百姓。”张局长的态度不但坚决,而且理直气壮。
两人争执了一阵子,郑书记看一时不能说服张局长,情绪有点激动了,说道:“张局长,你是不是觉得我这老头子快退休了,说话没份量了?退一步说,即使我退休了,不是你的领导,就凭我这把年纪,求你办什事,你还得给办吧。”
老领导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局长不好再争执下去。但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不管是为社会治安,还是为老领导个人的名誉考虑,都必须破这个案,于是,他便来了个迂回战术,口头上答应了郑书记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下达撤回专案组的命令。
不到一天,黄局长又第二次接到郑书记的电话,这次,老领导的情绪比上次更激动:“张局长,专案组为什么还没有撒?你是不是想糊弄我?”
张局长嘴里只好说“这就撒!这就撤!”其实还是没有改变主意。他想着,像这样典型的报复杀人案,线索好排查,日标好锁定。说不定专案组拖延几天不撤消,就把凶手抓住了。
然而,张局长的拖延战术没有瞒住他。郑书记对此事格外认真。不到四个小时,郑书记的电话又打来了。这次打电话,没有再说破案的事。只说了一句:“张局长,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张局长这才感到这事非同小可,马上来到郑书记办公室。
郑书记今天心情很不好,张局长进来,他连招呼也没打,独自半躺在椅子上,眯着眼,心事重重的样子。
两人大约沉默了五分钟,郑书记终于说话了。这次他没有再叫“张局长”这个官称,而是以一种平时从未有过的语气:“魁生老弟,今天我不是以上下级关系找你谈话。是以咱俩的私人关系说件事。”接着,这才说起案子的事:“魁生啊,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破这个案吗?”
黄局长说:“我知道,你是为大局着想。”
郑书记轻轻摇头,“不对,我不是为大局着想,而是为我自己着想。常言说,家丑不可外扬。本来,我想把这事继续瞒下去。可你拧着劲儿跟我对着干。看来不跟你说实话不行了。”接着,从抽斗里拿出一封信交给黄局长:“这是我从父亲身上找到的遗书,连我亲弟弟都没让他看。”
张局长接过遗书,只见上面写着“吾儿郑凯亲启”几个字。打开信纸,里面的内容令张局长惊愕不已:
“吾儿:别耻笑你老父作出这个迂腐的决断。我已八十有余,且久病卧床,拖累儿孙,即使再活,也活不了儿天。你今年已是五十九有余。再过仨月,就该退休了。想来想去,不如在你任职期间,把我的丧事办了。可我身不由己,连自绝的本事也没有。出于无奈,我用10块钱,收买了咱庄的傻蛋,让他把我屋里的烟囱堵上了。这不是啥光彩的事,千万不要惊动公安局。再说,傻蛋智力不健全,杀了人也是免罪的。
“吾儿,咱郑家没有几个出人头地的人,只有你能给咱的家族争光显威。你一生做事谨慎,咱家族里的人在你任职时,没有沾过你的光。其实,你那样做,也有你的道理,我也不再生你的气了。不过,你爹这辈子算是最后求你一件事:趁你没有退休,把我的丧事办得体面一些,给咱的家族争一次光,也算你对我尽了最大的孝心。
另:你弟一家,数年照顾于我,家境困难,还有一个侄子没有成家。望你将丧事所收礼金济于他,你父亦瞑目于九泉之下矣!”
张局长看罢遗书,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这时,郑书记又从抽斗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纸包,长出了一口气,对张局长说道:“既然我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我就把家里事全抖搂出来。这是我办理父亲丧事时,以我的名义所收的礼金,属于正常私人交往的部分,已经交给了我弟弟,剩下的这部分,已超出了正常的私人交情,估计大部分是公款,共十二万三千四百元,你就代劳把它存到纪检会设立的廉正帐户上吧。”
张局长接过钱包,一下子惊呆了,叫了一声“郑书记”,就再也不知道说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