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完备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
2005-04-29柯丹
柯 丹
编者按:
天下大亨,必精于细。国有银行与国际成功商业银行的差距既体现在体制方面,更在细节方面。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已经启动,但剩下的则是各家银行自身必须要做的管理细节等方面的基础性功课。欣闻中国工商银行以业绩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重构已初见成效,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潘功胜博士。
管理会计体系是细节管理,但细节管理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耗费时日,需要甘于寂寞,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执着奉献。中国工商银行如何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商业银行方面的课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从经院到实践的探索,这凝聚了许多工行人的远大抱负和“塌下身子”精耕细作的汗水。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成功。
《银行家》:目前工行正在进行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计财部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您认为当前计划财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潘功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经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变迁,提升银行的治理效率与治理质量,是银行转型的逻辑起点与核心目标,财务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迅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成本管理问题。成本管理水平是任何一个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水平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成本管理的主体较少、范畴较窄、管理部位偏后的现状未得以根本改变,成本扩张的动因未得到根本遏制。
二是发展模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导致业务规模盲目扩大,机构网点扩张过快,不仅给银行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也蕴涵了大量操作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监管环境的强化,风险认识的提升以及公司治理的推进,如何实现规模扩张、风险控制。经营效益的有效平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走向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是利率市场化的压力。随着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定价管理,成为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关于银行的定价模型,在理论上基本是成熟的,关键是定价模型中的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等关键要素在实践中如何界定。
四是激励机制问题。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业绩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核算手段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尽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得不保留许多平均主义因素。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在着手构建制度体系的同时,加快开发了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的业绩价值管理项目(PVMS),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有效的手段。
《银竹家》:绩效考核一直以来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传统的绩效考评相比,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的业绩价值管理项目有什么具体的优势和特点?
潘功胜: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推行以分支机构为主体的单维业绩评价,缺乏分产品、分部门的业绩评价体系,很多管理工作难以进一步细化,例如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和产品定价等工作的深入缺乏必要基础。
业绩价值管理项目通过采用全行统一的产品分类体系,统一的成本分摊方法、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统一的风险成本计量方法,借助于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对管理数据的深入挖掘,实现对产品、部门和机构业绩的准确核算。
与传统的绩效考核相比,业绩价值管理项目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将对分支机构、内设部门以及金融产品的评价融为一体,不仅包含了银行内部绩效评价的主要维度,也体现了银行不同维度管理的内在联系;二是涵盖了银行所有业务,囊括了资产负债科目与损益科目的所有经营数据;三是包含了对收入、财务成本、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的评价,现在我们正着手将资本成本纳入评价范围,这样,就将银行所有经营要素都纳入了业绩评价的范畴。
业绩价值管理项目作为以财务评价为核心评价体系,将与我行的客户服务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等其他非财务评价体系一起,共同构成工商银行的全面评价体系。
《银行家》:请您具体讲讲该项目能够解决绩效考核的哪些问题?
潘功胜:具体来讲,业绩价值管理项目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借助于产品业绩评价结果,将有效地解决目前商业银行产品经营过程中的产品设计、盈亏分析、产品定价等问题,将使银行的产品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部门业绩评价结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基础,将进一步弱化商业银行薪酬管理中的平均主义,对提高激励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借助于机构业绩评价结果,将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与网点管理中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不统一、风险拨备计提不客观。收入分割不合理、成本分摊不科学等问题,对于提高银行机构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借助于产品业绩评价结果,为解决产品定价问题奠定基础。业绩价值管理项目的研发,解决了产品的费用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等核算问题,这将提高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增强对利率市场化的适应能
《银行家》:您刚才提到了收入分割、成本分摊及内郎资金转移价格问题,作为银行绩效评估的一个难题,您认为如何能够实现内部的合理定价和公正的利益分成?
潘功胜:在内部利益分成方面,我们着重研究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成本分摊问题。作为资源配置、业绩评价的重要杠杆和工具,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多级定价的问题,在期限结构和价格传递上不能有效地将存贷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内部资金市场进行对接,也无法以此将利差收入在资产负债产品中进行客观分割,分产品、分部门业绩评价一直停留在概念层面。对此,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抓住我国利率市场化和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的有利时机,借助于近期货币市场所发布基准利率的支持,并结合内部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传递机制,上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权,细化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期限结构,形成了具有自动统一总分行多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涵盖货币市场、存贷款产品等所有期限品种在内的价格体系,力求理顺全行的资金价值链,基本解决目前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等核心产品利差收入的分配问题,为量化部门业绩评价、规范机构核算奠定基础。
客观、合理地将大量共享成本在产品之间、部门之间分配,是实现产品业绩评价和部门业绩评价的关键,也是内部利益分成的难点。对此,我们从分析成本动因人手,逐步追溯成本动因,明确费用发生的源头,将费用成本支出按照机构、部门、产品分别核算,并通过开发财务归集还原等IT计算机系统(FRAS)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规范化、精细化处理。
《银行家》:风险成本一直是银行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请问在风险成本处理上,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潘功胜:我们以风险拨备计提为切入点,更新了风
险拨备标准。真实、客观地计提风险成本直接关系到业绩评价的真实性。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尤其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成本的计提上基本采用计划计提风险拨备,风险成本计提的多与少难以反映当期实际的风险损失,业绩评价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对此,我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将风险成本的核算口径由信贷风险资产扩大到了包括票据、抵债资产等在内的全部风险资产,避免了风险成本少提现象的发生,保证业绩评价的真实性。其次,根据银监会关于风险计提标准的监管要求,全面采用风险五级分类标准,尤其与信贷台账系统直接相连,实现了对我行资产业务风险成本足额即时计提,对我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银行家》:国外的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法、经济增加值法,工行实施业绩价值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模型是什么?平衡计分卡法等方法涉及到若干主观才丁分评价,工行是如何对待由于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非公正性评价?
潘功胜应该说,目前国内外的评价方法比较多。平衡计分卡法是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其更多地体现出了评价理念的更新;经济增加值法,也就是EVA,更多考虑了资本回报率的要求,以财务指标为主。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当前工商银行的整体评价体系综合了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指标,具备了平衡计分卡法的基本理念;我们也正在将资本成本纳入评价范畴,EVA的方法体系已经纳入评价体系。
《银行家》:业绩价值管理项目的实施是否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相关条件?目前的进展如何?
潘功胜:业绩价值管理项目从理念的树立到模型的建立,再到相关科技系统的开发和管理环境的营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已经在全部分行完成了系统开发与投产,系统运行逐步趋于稳定,并为系统运用初步奠定了业务与技术基础。同时,随着管理要求的逐步提升,各分行、各部门对系统运用的迫切性迅速提高,为系统运用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为保证项目的推行,并适应财务重组之后的绩效评价,我们正在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改革机构业绩评价机制,引入经济增加值(EVA),重构考核指标体系,新的考评体系要求分支机构在注重效益和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兼顾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等银行的所有成本,引导分行转变管理模式。新的机构评价机制下半年试行,明年正式推行。二是分步推行部门与产品业绩评价,首先将部门与产品业绩的核算方法、核算结果与所有部门进行深入沟通,让银行各部门逐步接受部门与产品利润,在此基础上推行部门业绩评价与产品预算,在银行内部真正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
《银行家》:在工行股改转型的关键时期,计财部还会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潘功胜:我们现在有几个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一是财务集中。一些大的公司,比如IBM,它的核算系统高度集中,在中国区的所有报销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计划财务的战略性决策职能与操作性职能相分离,财务核算主体与被核算主体在空间上相分离,规范各级机构的支出行为。我们第一步先从城市行开始实行,再逐步提高集中度。此外,我们还通过规范费用核算制度,保证了费用管理的标准化。
二是资产减值拨备系统。根据国际会计准则,遵照审慎性原则,着手开发资产减值拨备系统,扩大资产拨备的范畴,按照规定标准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三是资本金管理。因为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管理不够重视,考虑放贷规模优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等风险控制,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经验教训。资本金管理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的管理。对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是一把“双刃剑”,低了不符合巴塞尔协议8%的要求,市场不能认可,而且客户会认为你的抵御风险能力差,但是过高也不行,因为过高会降低股本回报率,以后上市了,投资者不一定会买你的股票,因此,银行要上市,就必须把握好合适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这是关于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的法人层面的问题。第二个是分支机构的资本管理,必须要让分支机构有资本管理的观念,如果资本管理只是停留在总行,分支机构没有资本约束的概念,那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在内部要建立一个经济资本管理体系,要用经济资本的概念来约束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结构。
责任编辑: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