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也平淡
2005-04-29余玮吴志菲斯佳
余 玮 吴志菲 斯 佳
“除了对主席负责,同时我还主要负责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江青、邓颖超等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王新德教授的爱人汤慈美现在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并出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和生理心理研究室主任。在采访中,恰逢他老伴从外面回来,有关话题也因汤女士的到来而丰富起来,记者为此了解到王老做保健专家的种种滋味:
一是苦。因为保健专家们的特殊位置,常常是在午夜睡梦中,他被一个紧急电话叫醒,只说是到“那里”一下子,至于是什么事情,则不得而知。等到事情处理完毕后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三、四点钟。但是,无论头天夜里如何忙碌,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一般不请假休息,因为他不能说,“我昨天晚上去给某某领导人看病……”云云。这是纪律,无论再苦也要坚持,这种工作的保密性和不定性给日常工作等造成的艰苦可想而知。
同时,做保健专家,思想上的担负压力也极大,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汤慈美所言,由于接触人物的特殊性,即使是在普通人身上不成问题的问题,一旦到了他们身上,也就成了问题;做的事情即使100%正确,别人也无法理解。
紧张到不能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感受最深的则当属周总理去世那件事了。汤回忆说,当时总理逝世,她沉痛之余,在家里摆了总理遗像和白花以寄托悼念之情。王新德从外面回来,看到此情此景,大声责问:“撤掉!马上撤掉!!”汤不理解,委屈地说:“我在家里,放个总理遗像怎么了?”王新德忧心忡忡地解释:他当时在毛主席医疗组,正值“四人帮”当道。如果这时他被“四人帮”找出一点点问题的话,就有可能被抓起来,这对于毛主席的治疗将非常不利;同时,万一出问题,别人不知晓内情,会猜测:你是怎么被赶出来的?面对种种想法,他无法说得清楚。
对总理有感情,却不能表现出来,连家属也不能表现出来。个人的儿女情长,在关系国家政治大局的时候,早已被置之度外,这是一种怎样的牺牲呢?这些苦衷,如果不是汤女士的出现,记者是不会听到的,王老的基本态度,就是那种一贯的微笑——“这些,没有什么好讲的”。只是偶尔作一点补充。他说,我只写学术论文,不愿讲“秘史”,我要是讲了,我可以出一本书,我可以因此而赚一笔稿费,可我不能因此而失了原则。于是,即使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今天,他依然坚持原则,不想讲。
说时,语气很淡,好像所有的艰辛,都不值得一提;对于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形态,如何难以捉摸,永远只能是一种背景,一种陪衬;他要做的,永远是尽到一个正直本分的医生的责任,挽救病人是他的天职。在此之外,默默的承受,默默的奉献,默默地搞着他的“临床研究”和“经验医学”。让他没想到的是,记者还是设法使他开了一个口子,也许今天他讲了,却是他心中的一个“痛”。
据说:有时中央保健局拿来一份病历让保健专家看,但就只是病历,是没有姓名的。“保健局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你看就是了,从病历资料上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不该你问的,绝对不要问。不过,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在那样的一种氛围内,再看看病历上的具体情形,即使心里有时候也明白这在为谁看病,不过,是绝对不允许说出来的。”王新德讲,我们这些保健专家是机动的,不专门负责某一个人,而是哪儿需要就去哪里:“如重要会议(如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活动(如“五一”、“十一”观礼,还包括看节目)的值班;领导人外出(出巡、出访)期间的医疗保健。除了对主席负责,同时我还主要负责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江青、邓颖超等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1975年的一天,总理头痛,疼得厉害,王新德当时诊断为可能是带状疱疹。总理问:“你们神经科,研究过针灸没有?”他答:“没有,以后可以研究。”总理长叹:“哎,你们研究出来,我也看不到了。”王老说,当时听了总理的话,心里很是难过,这反映出总理对自己当时病情的不乐观,也寄望我们早日在医学上大有长进。王新德刚才还笑意盎然的脸上,突然掠过一层忧戚,有着挥之不去的难过。
1983年,已是86岁高龄的叶剑英身体一直不好,而且还患有神经系统病症。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叶剑英的心与肺又出现病症,而且病情复杂,医疗任务很重。王新德等一流的教授与专家夜以继日的会诊、治疗,半个多月后,叶帅的病情稳定了。
1984年1月10日,叶剑英肺炎复发,病情较重。“作为保健专家,我们对任何一位患病的中央领导人的诊治都必须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但对叶帅的关切,除了医生的责任感外,再就是我对叶帅敬仰由衷,因为他在我党历次重要历史关口,都站在正确路线一边,而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当时表示一定要努力挽救、延长他的生命。”
然而进入7月中旬以后,叶剑英的病情再度恶化,除心肺疾病加重外,并发多种病症,病情极其复杂,且呈恶化趋势,以致不得不进行气管切开。据王老回忆:年迈的叶剑英几乎各个系统都出现了病症,治疗非常困难。“这种复杂的情况,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我们当时称此次抢救为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
当时的医务人员都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对叶剑英实行昼夜监护抢救治疗。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会诊与治疗。在最紧张的几天内,24小时不离开大厅,大家在极疲惫的情况下坚持着。实在太困倦了,就找个角落一靠,眯一会儿。
叶剑英的生命依然处在危急之中,眼看“八一”临近,根据他的病情,中央决定不举行例行的建军节庆祝活动。人民大会堂也接到通知,近期不在此安排其他活动,并准备布置追悼会会场,预备花圈。“尽管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参加抢救的全体医务人员,仍在极力为挽救叶剑英的生命而努力。
终于,在紧张的气氛中,平稳地度过了建军节,叶剑英的病情再次趋于稳定。医务人员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一位护士说:“今晚可以看看电视了。”王新德所欣慰的是自己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央对抢救叶剑英的工作很满意,胡耀邦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1984年12月27日,杨尚昆、习仲勋、胡启立和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招待会,招待参加抢救叶剑英的全体有功的医务人员。在这次抢救之后,叶剑英的生命又延续了两年多。
说到负责国家政权最高层人物的医疗保健者,便不由得想到已经尘封久远的“御医”一词。
遵守医道、人品高尚、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王新德,在为伟人们保健期间,保持一颗平常心,严谨不苟的行医,为中央首长所患的疾病作出一次次正确诊断……他的卓越贡献受到了中央保健委员会的多次嘉奖。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学里学习土木工程,父亲却主张我学医,最终我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当记者提议想采访他本人成长的一些经历时,王新德说:“我这个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面对记者提问,他似乎过于谦虚,不过最终他依然认真得像小学生答题般,搜索着内心深处那些记忆的碎片,讲开了。
说到负责国家政权最高层人物的医疗保健者,便不由得想到已经尘封久远的“御医”一词,同时朦胧觉得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总与从医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其实,王新德并不是脱胎于医学世家,和许多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一样,他的道路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
1924年11月,王新德出生于浙江上虞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商人家庭。在他十四五岁时,母亲去世。高中毕业时,出于生计,父亲希望他能够参加工作,他却敏锐地感觉到,上大学也许是更好的出路。由于当时的私立大学学费昂贵,面对父亲的疑惑,他下决心报考当时的国立大学。“当时,我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结果被两家大学同时录取。自己希望能够在大学里学习土木工程,父亲却主张我学医,认为学医更有前途。一番考虑,并经过斟酌,我接受了父亲的建议。1944年,我最终跨进了国立上海医学院的大门,一呆就是六年。”
医学院的学业一向繁重。前三年,他们要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生物学、解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到第三年头上,还要来一次大考试,由于考试很难过关,许多人由于不及格而退学了。这样,原本班上的五十多个人,已只剩下四十多个。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应付功课,王新德学习很用功,有时候晚上开夜车,常常不得不靠喝咖啡提神,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还是睡着了。
“太累了,有大量的东西要背”——回顾求学路,王老似乎仍是沉浸在一种沉重的回忆里。他说,他们那个年代,比较艰苦,大学高年级时,上海沦陷。时局的险恶使求学生涯艰辛而充满动荡。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尽量找点有趣的事做。那时,因为实验室的需要,学校里养了许多羊。做功课累了的时候,他们几个男生,常常走出教室,去“斗羊”而寻一点开心。蓝蓝的天空下,雪白的羊,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繁重的功课之余,尽情地戏耍的场面,在王老的讲述下,使整个沉闷的求学生涯变得异常生动。
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里,记者下意识翻看着他大学时代的那些照片:当时的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梳着整齐的分头,鼻梁上架一副玻璃框眼镜,看上去清秀而文雅,飘逸而洁净。几十年光阴荏苒,当时英俊的青年,现在已华发满头。当年的潜心苦读,也早已变作今天的累累硕果,他该欣慰了吧?
一问一答之间,王老自然、真实、和自信,不刻意粉饰自己,也不去对终生兢兢业业献身的医学事业刻意赞美。记者原先所假想的面对一位名师时,他的关于理想的抗争,他的关于医学的宏篇大论,都似乎在这种自然和本色面前消解,记者真正陷入了一种真实所带来的感动里。
接触王新德,有两种印象让人难忘:一是“本色”。言谈之中,无论是对于自己成就卓著的医学领域,还是做中央领导人保健专家的经历,他始终平淡视之,极少为自己作注脚。二是“真”。在他讲述的过程中,说到兴处,他眉飞色舞,笑声朗朗,当陷入往事,他蹙眉顿首,面露忧色……
“老伴曾是我的学生,至今已风风雨雨中相伴近50个年头,作保健专家的日子里,她在背后作了不少牺牲,受了不少委屈。”
和王老交谈的过程中,他一直笑声连连,有时候说得情绪激昂,还会从座位上站起来,比划一下当年的情形。让人感受到,他首先是一个性情天真、平易近人、活泼可爱的老人;其次,才是一位医术精湛、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于是,记者顺口说道:“王老,您脾气这么好,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和您在一起吧?”
谁知一听这话,王老却强烈反对了,“不,不,我的学生都比较怕我……”事实上,工作中,王新德是个非常严厉的人,无论他的学生还是下属,都对他十分敬畏。
据汤女士讲,五十年代后期,王新德在上海医学院一边教书,一边做神经科的任职医生。当时他上大课,只要看到有谁不专心听讲,他准会让这名学生站起来,罚其回答问题,回答不出,就“晾”在一边。即使如此,提问依然十分有限。于是,他就常常在带领实习学生查房时,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对学生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其回答。回答不出,则予以苛责的批评。学生们于是十分怕他,每逢他查房时,所有有关各个病人及其病情的资料都准备得十分详备。
一天,汤和女友在一块说笑,女友突然问汤:“汤慈美,你在家里,见到王老师害怕吗?”汤疑惑:“我怕他干嘛,我要是怕他,这日子还怎么过?”女友说:“你不怕,我们可是怕他,明天王老师查房,提的问题我们回答不出来可怎么办?算了,我们不能和你比,我们可得准备功课去也!”
讲这些时,汤女士笑起来,补充说,“其实,那时每逢上他的课或者轮到他查房,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紧张,也准备功课到深夜。往往这时,他就说:你睡吧,明天不问你就是了。”王老的严厉由此可见一斑。
自始至终,记者听不到豪言壮语,一切崇高行为的背后,只是因为“本心”使然。对于王老的采访,其实是在其爱人汤慈美女士加入谈话后才真正变得充盈生动起来。正是在她的讲述里,王老由“不讲”,开始引发出一点补充,一点感慨。也正是在讲述的过程中,使记者得以了解感受到二老相濡以沫的深情,以及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
二人相识于1950年的毕业晚会上。那时,王新德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汤慈美也从护士学校毕业了。由于后来的工作关系,二人接触中逐渐产生感情,并于1952年结婚。至今,已风风雨雨中相伴近50个年头。听王老说,最近,马上就到了他们的金婚纪念日了。
在二人这种调侃的幽默里,我们大笑。笑声里,记者再次翻看王老影集。那些记载了二人相处时光的老照片,携着岁月的风尘扑面而来:这里,脸上溢满青春的光泽,二人在沙滩上并肩、牵手与嬉闹;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年的他们,像两个天真未泯的孩童,夏风里津津有味地共吃一个大椰果;这里,是走入老年的他们,在王老的生日宴会上,“汤老”在“王老”头上扣了一顶王冠,在王老的躲闪中,二人相对大笑,乐不可支……
一张张照片,收藏着他们几十年点点滴滴的欢笑,无不默默诉说二人相依相伴的幸福时光和充满情趣的夫妻生活。在这种恩爱笃定的漫长时光里,他们一起慢慢地变老了,却神采依然,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