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名流给上海“挑刺”

2005-04-29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8期
关键词:挑刺上海文化

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

杨东平(著名学者)

上海是一个现代性的城市,管理比较社会化和市场化,上海呈现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气势。但这种政府较多地反映了民意,社会的合理性也大,所以上海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但水至清则无鱼。因为政府的强大,规范太严密,社会的多样性就没有了,原创性也没有了,社会的丰富性降低了,也牵制了企业的活力。北京有特殊的文化生态,有浙江村有画家村有中关村,而上海没有这些体制之外的空间。因此,上海没有一个高科技企业,没有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连歌星、影星、出色的媒体都无法生存。

现在,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与其经济地位太不相称,如果没有文化支撑的话,永远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城市。

上海毕竟还是一个有实力的明星城市。向来,做明星梦的多,能成为明星的少。中国花几百亿来打造几个明星城市是可以的,但让全国众多的城市都有这种机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一些环境专家指出,如果全球都要达到美国城市这样的水准,能源需要7个地球才够!事实上,现代化应当是多样性的,中国都在模仿香港,我们误以为香港的面貌就是现代化的面貌。北京的CBD就在复制一个世纪以前的曼哈顿。其实工业化阶段高楼林立的模式早已褪色,信息社会的城市面貌不应是这样的!

上海是没有必要仿效的。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而是让人生活的,城市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不能轻佻浮华。中国城市应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奢靡的公园。

上海缺乏原创性

葛剑雄(著名学者)

海派文化开始是贬意词,讽刺那些“华而不实”的文学流派,例如张恨水、秦瘦鸥的鸳鸯蝴蝶派,但后来,大家渐渐把它当作正面的表扬了。实际上,它代表了文化的某种特点:开放创新、兼收并蓄。旧上海因为有租界,移民、老外都非常多,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客观上是比较文明的。

1949年之后,海派文化消失了,但新的还没有出现。如今,上海只是表面的创新表面的繁荣,但人口的流动还不够自由,还缺乏真正的思想、学术的自由,人才都仅仅被视为工具。上海可以出严谨的学术,我可以安心在这里做研究,但上海不适宜出思想,文化非常保守,如果我写了很尖锐的文章,一般都不会在上海发表。

现在所谓的“海派作家”只是一种传承,都在怀念旧上海,至今没有出现成功地反映新上海的小说。在文化上,上海的影响力无法与北京相比,上海也有文化名人,如余秋雨、陈逸飞,但都是以其成功的商业化而出名的,可惜真正的商业化又比不上广州和香港。

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是可以发展起来的,上海应该能够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但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思想和文化的中心,因为她缺乏原创性。

上海文化是租借文化

朱大可(文艺批评家)

上海不是没有文化,但这个文化是面子文化、假领文化。《马路天使》里,赵丹衣服里面露出雪白的领子,那是专给别人看的。而我们这些上海人,就是假领一族,像“塌底棺材”一样没有里子。如今,这种外表的过度繁荣和内在的空洞,对比越来越强烈。

与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较,北京的电视业的从业人员5年前就到达了20万,而上海至今还不知有没有2万人。全国的制片、美工、摄影,包括港台地区的,全都在北京漂着找机会,上海的电视人,充其量只是供职于官方机构。上海的戏剧也在萎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小剧场一度生根发芽,也出了张献这样的新锐剧作家。但现在,先锋剧场也走向没落了,著名的真汉咖啡剧场不得不卖掉了事,曾真实而美丽的泡沫一个个破灭了。

上海的小说界只出了个王安忆,诗歌更是快完蛋了。而文学批评,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丧失了先锋性和前卫感。现在,上海连流行音乐也没有了,更不用指望摇滚了。这可能不仅是上海的问题,但一些很有创新精神和锐气的艺术家在上海不得不被“招安”:瞿晓松去了音乐学院,马原当了老师,格非跑去了清华……因为他们会感觉得自己整个被上海消解吸纳掉了。在上海,一种强烈的规范意识在影响着每个人,个性是很难保持着它的锐利的。

很多人说,上海可以容纳任何人。不错,但前提就是你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我出生在上海,住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但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惟独没有上海的朋友,也与上海的文化没有任何交流。这才能保持我自己的独立性,得以从容地与世界交流。上海的文化环境很封闭,很保守,不像应该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而现在的建筑格局还在加剧这种隔膜。30万台湾人在上海,认可上海,是因为上海的封闭使他们感觉安全和自在。

上海想做成一个万国博览会,可惜这是租借文化。上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中国的老作家中没有一个不是在上海作过一番事业的,鲁迅、巴金、茅盾、施蜇存、叶灵凤、戴望舒……他们从外来的文化催生出了原创的东西,可以破解各种文化障碍,所以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高峰。而今天,虽然上海的大剧院很豪华,艺术节很庞大,但那都是别人的热闹,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推动,永远都不是自己的根基。

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何立伟(著名作家)

城市与人一样,魅力来自个性。实际上,它不需要所谓榜样。我在上海生活过,我觉得她相当不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现代。但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城市长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设想长沙学成上海的样子,我会觉得我自己无处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资外企,以及她在城市发展上的战略规划。相对来说,她的文化却极为保守,这不是因为上海缺少文化的创造力,而是这创造力受制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纸质传媒的质量无法与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相比,电视传媒的活泼丰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海派文学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邻的南京比。这种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我感觉到,上海的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都是来自外省的人。那些最具创业精神,打拼精神的,几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触过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较求安逸,他们愿意生活是精致的,放着奶油和方糖的。他们还有毫无道理的优越感,显得十分可笑。

上海不是文化熔炉

李杭育(著名作家)

上海不能用榜样城市来描述。上海这座城市不错,但她的城市功能不必其它城市来担当,她的发展态势也没有可模仿性。

上海的文化也有偏颇之处。上海外来人口特别多,但和城市却不能很好地融合。历史上,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与各地知识分子都来到上海发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现在,中国人口浮动的主要还是打工者,知识分子流动的趋势并没有出现。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形态应当是杂交的。我在纽约呆过,纽约就是一个大熔炉,而上海却完全不是,非常单一。

杭州也在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内,我认为杭州不应学上海,而是应利用上海。例如,上海的工业成本高,一些服装等行业就渐渐向杭州、江苏等地转移;上海的人口庞大,对杭州就是巨大的旅游资源。

上海的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学习

毕竟(《香港商报》首席记者)

上海既是榜样,又不是榜样。上海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给大家树立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是榜样。

但是,别的城市学上海,只能是东施效颦。学习也是不经济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上海的城市定位有着不可学习性,她的城市功能是辐射全国甚至东亚的金融中心。从历史上来说,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辉煌;从地理上,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华东地区、东部沿海。难得的是,上海周边的城市,甚至更远的合肥、南昌都自觉根据上海的规划来调整城市功能。而珠三角的穗、深、港都在争华南的龙头地位,北京、天津也各有自己一套城市规划。这点远比不上上海的辐射力。

其次,上海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历史上,上海文化是苏锡常一带文化的结合,而这一带又是东晋士大夫阶层的落脚点,江浙一带的进士历史上就是最多的,依托这种深厚的文人传统,上海人形成今天文雅、精致的风格。上海尚实力不尚空谈,所以上海人特别讲究规范化。《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许荣茂的儿子谈到,在他投资的公司里,上海的公司是最规范的。以前,广东发展迅猛是因为“敢为天下先”,而现在,是一个“谁规范谁发达”的理性市场了。

第三,上海还是中国政策催生的产物。上海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圣婴。国家对上海高度重视,给上海提供了许多优惠和便利,甚至还有大量的资金,给上海提出一个建设中国的经济龙头和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也确实因为政府效应吸引了很多外资。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以后,起码还可以把繁荣再延续十年。

上海也有自身的弱点。第一,上海的支柱是国有企业,但是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并不明显。第二,上海的经济发展很快,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却不多,老百姓的工资、乘坐出租车次数、人均居住面积、可支配收入等等变化和其经济的发展不成比例。而且,上海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弱势群体,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较大,而反映食品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恩格尔系数也偏大。第三,上海是政府政策支撑起来的,是靠外向型经济来推动的。外力并不是最可靠的东西,下一步上海就要考虑自身发展的动力,寻找一种更深层次、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了。这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上海并没有优秀的企业家产生

赵晓(财经评论员,现居北京)

上海现在建设得很好,是综合了区位优势、海派文化、政策倾斜、以及上海人的精明算计……等等因素,我们很难从中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法则”。而即便是以上条件中的任何一项,也都是不可复制的。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上海并没有优秀的企业家产生。这至少说明了上海在培养非公有经济的体系上存在欠缺。许多世界500强的大公司都进驻了上海,但他们是怎样从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城市来的,也同样可以怎样地走。很多从东京来到浦东的人甚至会有一种感觉:怎么飞机转了一圈,又回东京了?上海现在又在恢复建造世界第一高楼,但高楼大厦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标志——现在的世界第一高楼就在经济状况不佳的吉隆坡。上海的硬件已经初具大都市的雏形,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是只好鸟笼

袁岳(零点调查董事长)

如果说上海有什么弱点的话,那就是上海的那种有些自以为是的文化。因为自以为是,所以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规则,造成一种精英主义,很可能与其他的公认规则起冲突。可想而知,抱着精英主义的态度去对农民推销你的产品,结果会是怎样。

在经济上,上海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上海很难冒出新人,也很难有本地的名牌产品。一般都是品牌在全国打下了名头,上海这个市场才会认可。我觉得,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文化,是鸟笼文化,上海是个好鸟笼,企业是金丝雀才有机会进来,有利于大企业、顶级企业发展。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文化,是鸟文化,一些垄断性行业对政策的反映是敏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充当了市场中的“鸟”。而珠三角呢,是鸟园文化,什么样的鸟都可以进来,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发展,充满活力。

“万国博览”好吗?

登琨艳(台湾建筑设计师)

我是台湾人,台湾人对老上海都很神往。我1990年来上海的时候,觉得上海人好、单纯、保守,文化质感也不错,城市和想像中差不多。可是这些年上海开始发展起来,有些发展却让我生气——当然,我指的是城市建筑方面。比如浦东新开发区,我住在浦东岸边,眼睛每天都在被浦东强暴;新天地,破坏古建筑,把传统的老上海抽取得只剩了一张皮,骨子里的结构、韵味全拆掉了;苏州河公寓则根本不应该拆掉,这是原汁原味的建筑,完全可以把老建筑的功能更替,给其一个新的价值观。当越来越多的欧式建筑出现时,我的感觉更难受了:没有民族文化的属性,失去母文化的特征,上海是否快成一个垃圾建筑的殖民地了?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上海,全国都有这样的毛病,中国几乎就没有新建的时尚好建筑。

中国在发展,可是发展就应该意味乱七八糟吗?这么多年过去,“时尚之都”巴黎还是巴黎,优雅、时尚。像布拉格、华沙这样的城市底子也很厚,很美丽。有人说新加坡是“花园城市”,但在我看来没有人味、很无趣。中国近十年来的建筑几乎是全球千年来建筑的总和,“万国博览”好吗?我看没有谁是谁的榜样。

猜你喜欢

挑刺上海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挑刺儿
挑刺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