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企业文化的构成与培育
2005-04-29邓正华刘中红
邓正华 刘中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之源。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整合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一、企业文化的构成
结合罗长海的观点,同样从微观生成的角度,笔者将企业文化归纳为下面四大要素:种子要素、催化要素、物质化要素和品质化要素,这四大要素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系统。
1、种子要素。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它们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方向。整个企业文化的生成,就是某种价值观念的发育与成熟,就是它们的展开与实现。而且,企业文化系统的其它要素或是以它们为灵魂,或是它们的外观表现。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种子要素萌发与培育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的指挥职能却只归属于少数领导者,任何职工的先进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首先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同与欣赏,才有可能作为种子要素来加以推广。第二,普通职工也能首先萌发种子要素,这来源于他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的基础是所有权;如果领导者不能维护这种所有权关系,甚至以权谋私,那就会熄灭普通职工产生较高理想追求的热情。第三,在培育或重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部分人观念和利益的改变,从而受到来自管理层和员工的强大阻力。因此,需要领导者带头实行,需要领导者坚持不懈的灌输。第四,由于种子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和惯性,使得企业文化的培育或重塑成为一项巨大的工程,曾有人论断一个企业文化的成功培育或重塑要用5-8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变革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纵观全局的领导者把握。
2、催化要素。指企业的教育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和制度文化。任何种子要素,如果仅仅是个别人头脑中的思想,那它们实际上就没有作为种子要素来发挥作用。它们必须展示出来,充分地“化”开来,变成全体职工(至少是大多数职工)认同的群体意识,才能作为企业文化的种子要素真正发挥作用。种子要素从个体意识“化”为群体意识,可以依靠教育培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规章制度的作用,并且也只能依靠它们。正是由于它们能催熟群体意识,故称之为企业文化系统中的“催化要素”。
种子要素和催化要素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没有种子要素,也就没有催化对象和催化任务,从而也就无所谓催化要素。现实中有些企业并没有什么有利于文明取胜的价值观念,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追求,更谈不上想要形成什么崇高的精神境界。一句话,没有萌发出种子要素,但它们却也在搞教育培训,在抓科学技术,在办文学艺术节,在制定规章制度。然而,脱离了催熟“以文明取胜的群体意识”这个中心,这些教育、科技、文艺、制度并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更谈不上作为企业文化系统的催化要素。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催化要素,有利于文明取胜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就只能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思想,不能成长为企业文化,从而也就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中的种子要素。
3、品质化要素。指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以及普遍地存在于企业职工身上的各种素养,如精神素养、道德素养、劳动素养等,也指企业职工已普遍牢固地树立的各种意识,如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协作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顾客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品质化要素的出现,是种子要素在催化要素作用下,在每个职工心中萌发、生成的过程。这是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同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宣传与灌输的过程。“品质化”要素中的“化”,就是要把以文明取胜的价值观念,从少数人的思想“化”为多数人的品质,“化”为普通职工的信念;就是要把外在命令的约束,“化”为全体职工内心自觉自愿的约束;就是要把职工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化”为主人翁。这个“品质化”的任务一旦完成,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成长发育虽然并不会因此就停止,但企业文化的基本轮廓应该说已经基本定型。
4、物质化要素。指企业向外提供的物质产品、技术服务、环境保护、社会赞助和企业内部的厂房设施、环境布置等。企业文化的生长发育,如果只进行到形成“以文明取胜的共有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为止,那还只是一种意识,而不是完全的企业文化。种子要素的“种子”本质会继续展开,催化要素的催化功能会继续发挥,全体职工所具备的良好品质会转化为热情的行动,创造出体现出自己理想追求的物质产品等等。物质化要素提供了企业文化优劣的客观判断,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然而,并不能认为一个企业的产品畅销,利润高,就肯定是企业文化做得好;反之,经济效益低,就断定是由于企业文化没有做好。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吉宁担任总裁期间的经济效益是很好的,可是国际学术界谁都没有认为该公司的文化是卓越的。从种子要素到催化要素,再到品质化要素,最后到达反映实际成就的物质化要素,是一个缓慢的生长凝结的过程,企业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战略性效益而非战术性效益,要在较长的时期中才能见分晓,而不能以短期经济效益的好坏来判断企业文化的优劣。
二、企业文化的培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整体价值观,并在催化要素的反复作用下,才能转变为全体职工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这个思路出发,可以得出培育企业文化的几点措施:
1、定位和提炼企业整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应建设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整体价值观”。由于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决策层特别是主要的领导人物的倡导和示范而产生、建立的。因此,对于建设一种新文化,必须对设计或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就新成立的企业而言,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应对企业所处地域的经济与人文环境、企业的行业特征、今后发展前景、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确定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案,从而确立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而对于已成立的企业,可以组成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团队或聘请一些专家,调查分析现有文化状况、行业特征、战略目标,了解企业的文化历史、环境条件,依据本企业现实的文化与文化建设现状,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从而最终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再次定位。在成功地定位企业文化之后,提炼科学、简练、准确的整体价值观,这就是深层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
2、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的文化,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领导方法和管理理念。他的思想和行为在他所领导的企业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如惠普公司的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他们的一整套经营思想后来被称作“惠普之道”,由此催生出一种强力型企业文化。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由被誉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一手缔造的,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结合晁爱武的观点,可从“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来培育企业家精神。智,就是要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知识;信,就是要对内取信于民,对外取信于人;仁,就是对下属要以仁相待;勇,指企业家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严,指的是从严治厂。
3、建立公平民主的企业文化。实施这些人本战略的关键在于建立公平民主的企业文化,而且这种公平民主也是具体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法。企业员工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越来越追求自身人格的尊重与认同。如果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都能在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文化氛围中自由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而不论其职位的高低,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人尽其才是企业用人的最高境界。而且,在一个组织里,公平产生信任,信任基础好了,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念才有可能被广泛接受;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念被广泛接受了,才能产生大量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多了,就意味着官僚主义少了、本位主义少了,就意味着管理成本降低了,也就意味着企业进入了文化管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沟通是建立这种公平民主的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企业要建立信息沟通的保障制度。许多著名大公司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如微软的Email文化,比尔·盖茨每天要用8小时阅读电子邮件并作出答复,公司在全球的每一个雇员,都可以越过所有中间层次的阻隔,把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他。盖茨相信:人们都有报喜不报忧的倾向,而在一种不必见面的交流方式中更有可能吐露真情,所以“坏消息”几乎总是从电子邮件中传来,从而形成微软公司独特的“伊妹儿文化”。伊妹儿成了等级式管理制度的“掘墓人”。
4、建立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催化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把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运行机制尽可能全面而及时地体现到企业制度中去,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完善和健全企业制度本身。而且,企业制度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价值理念的驱动与制约,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变化均源于企业对制订和修改制度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正是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具体表现。
企业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内部制度,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契约制度等。二是企业的外部制度,我国目前这种外部制度安排主要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要通过深化政府改革来解决。
5、塑造企业文化的外观形象。企业文化的外观形象是全体职工品质、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总的印象和评价,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通过留给外界的美好印象,获得社会及顾客的信任和报偿,从而为企业的开拓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
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终身不变的,它要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与时俱进,不断地建设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建设适应时代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摒弃旧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