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问题的收集与监控
2005-04-29朱方明张军
朱方明 张 军
事实上,企业多半“天灾”都源自“人祸”。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作到防患于未然,那么许多危机都可以避免。
在变幻莫测的商海征战中,风险往往不期而至,令企业管理者防不胜防,有的企业挺了过来,而有的企业则在风险面前乱了阵脚,给自身带来了极大伤害。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如果能够在平时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加强对自身安全的监控,作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那么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安全问题类别
企业安全危机的发生,既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源自企业内部,归根结底在于不断变化的营运环境。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该把变化看做一种常态来积极处理,如果积极应对,那么变化的环境就会带给企业更多的赢利机会;反之,则会造成企业水土不服,威胁企业生存。英国学者SIMONA.BOOTH从企业问题发展速度的角度,将企业安全问题分为三大类:
蔓延性问题。这类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正常,但实际上问题正在慢慢地渗透发展,只有一部分公司内部接触到问题的员工才知道。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企业主管或者高级人员可能无法确认问题的存在。
周期性问题。这种问题由于周期性发作,表面上只有少数人牵涉在内,所以其他的人基本上对问题持消极态度,但实质上对企业整体的士气有很大的打击。
突发性问题。这种危机一般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突变造成,比如:地震、水灾、或突入其来的灾害等等。这类问题企业一般在事前完全无法预料,只有依靠处理突发危机的公共关系能力来处理。
从成功企业的安全问题管理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危害企业生命安全的问题上,预防大过事后治疗。如果能够建立一整套对于这类问题的监测和预警系统,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化解危机,争取机会。
企业进行安全问题管理的第一阶段,通常是对企业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问题进行收集。完成信息采集后,再使用概率分析等统计方法,预测危机可能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找出可能影响企业运营的不利因素。
安全信息收集
问题列举法。危机列举法是指有系统、全面地将企业危机列举出来。企业各主管部门所面对的,或是将他们经验所预知的各类可能的威胁,详细地逐条列出。这种方法极适合各阶层企业主管,因身为主管者,比其他人更能针对整体情况进行总体考察。有鉴于主管的职责,应当预先考虑将来各种可能面对的危机。
草根调查法。这种方法与前一种方法正好相反,它是对组织基层所作的企业危机调查,以探索企业各部门员工对于公司当前所面临危机的认识。在这种调查方法下,大部分员工的意见较易从本位主义出发、从自己工作岗位出发,就当前所看到的各种局部危险提出建言。其战术上的优点是,能抓住许多作业层面上的局部危险,实际上主管却不一定知道,但由于员工经常身临其境,则较为了解。主管搜集到这些资料后,若能善加利用,就可以解决许多潜在的危机。
草根调查法没有固定标准方式或者表格,因此负责调查的企业主管,必须自制一套调查的方式,以全面、有系统的方法来了解员工的意见。若是使用面谈或问卷表格,就必须让员工具有相当开放的想象空间,但又不能让员工太过于天马行空,最后却调查不出一致的意见。
作业流程分析法。作业流程分析在工业工程上的使用十分普遍。类似工时分析、企业作业流程分析、流量分析等,对于改善工厂作业与企业营运的效率,降低意外的发生,皆有极佳的成效。在运用上,以管制计划执行的步骤,防范意外或延误。
实地勘察法。实地勘察属于事前预防,先期掌握企业危机的各种征兆。例如:许多危险,尤其是产品设计的安全性,可能是由于自然的侵蚀而造成潜在的危机。再如:厂房、机械、建筑、电缆线、煤气石油等管线,都会由于经年累月、日晒雨淋的毁损而不堪使用。像这一类的实物耗损,只有经过工程师的现场实际勘查,才能明白其危害的程度,才能争取时间、了解状况,并直接进行处理。
危机问卷调查法。美国管理学会出版了一套资产损失预估表,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资产的调查清单,用以归纳企业有多少资产;第二部分为企业资产的损失预估,用来估计企业各类资产的损失风险。企业主管可以利用这个表格,快速而完整地评估有关资产方面的危机。企业也可以设计危机管理调查问卷进行系统性调查,以发掘有关企业方面的危机,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决策者作为规避危机与转嫁危机之用。
损失分析法。这是一种事后检讨,从失败中学习,以寻求将来的改进。由于科技快速进步,或者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意外事件都是从前不曾发生过的,这些事故尽管造成人类的灾难,但它仍然可以作为“它山之石”,用以了解事故为何发生、如何发生,知道原因与过程之后,就可以拟订出一套应对之策。
安全预警系统
经过对企业存在安全问题信息的初步收集,我们还要对这些初级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分别进入安全预警系统之中,进行有效控制。企业安全预警标示可由不同灯号组合而成。企业安全预警的危机酝酿期,是提醒决策者危机因子已经出现,必须加以重视并及时处理。如果进入企业预警所标示的危机爆发期,企业预警机制会一直停留在红灯区。
企业安全预警显示不同程度的危机。一旦企业危机预警制度建立,就能尽早预报其现状与发展,如此就能进一步防范危机的发生或者蔓延,甚至能够掌握先机,解决危机因子,以维护企业利益。
企业安全预警按程度不同,可分别为:
危机酝酿期,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危机预警出现1个黄灯,就表示已进入企业危机酝酿初期。此时程度低,是解决问题的良机,应该针对病源,对症下药,处理起来成本较低,成功概率较高,一定不要拖至病入膏肓才开始解决。企业危机预警出现2个黄灯,就表示已进入企业危机酝酿中期。企业危机预警出现3个黄灯,就表示已进入企业危机酝酿晚期。如果此时企业还未加以重视与处理,就有可能即将爆发危机。
危机爆发期,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危机预警出现1个红灯,就表示已进入企业危机爆发初期;如果危机继续发生,则出现2个红灯,甚至3个红灯。这时企业应全力抢救危机,并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共同参与,制止危机蔓延,尽量减少危机损失。
危机爆发也分为表层危机与深层危机,若企业能强化体质,培养危机处理能力,深层危机就不会随意爆发。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强化体质、增强抵抗力呢?必须加强三个方面的能力培训。
第一是规避危机的能力。规避的前提是要能预见危机的时空位置,规避是因为无法正面消除企业危机,而借着规避危机,好让企业危机不发生或不存在。其根本的做法是放弃或不从事某些生产经营活动,以避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是承受危机的能力。危机一旦发生,企业不一定能够独立解决,基于此考虑,企业需要不断培养并增强独立解决企业危机的能力。当然此时所谓的承受,包含企业动员一切外在资源,来共同消除危机。
第三是转嫁危机的能力。企业由于缺乏对危机的承受度,于是有计划地将企业危机转移到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或单位,以免自己遭受任何的不测。在危机管理的领域,保险则被视为转移危机的有效方法。企业对于产品或可能出现损害的部分,在危机前缴纳足额保费,此举就可将危机转嫁给保险公司;即使发生不测,也可以迅速得到补偿。
当然,除上述三种方法以外,企业若能及时找出危机病源的关键,尽早对症下药、及时处理,彻底解决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实为企业危机处理成功的关键。
朱方明简历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科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河北经贸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市场营销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经济学会和四川省市场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作者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先后在《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先后有1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其中获得省政府1等奖1项、3等奖1项。此外,作者还先后为四川长虹、泸州老窖、四川禾嘉等20余家国有、民营企业提供过改制重组、股票发行上市、配股、企业发展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市场营销等事项的咨询、策划和顾问服务。其新著《企业安全》已由四川出版集团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