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命高于一切
2005-01-29姜伯成
姜伯成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历了“12.23”井噴和“9.4”洪水两次特大灾难。
2003年12月23日,是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一天。
那天深夜,我突然接到正坝中学校长打来的电话,只听见他在话筒里大声喊:“快,快,把学生叫起来!”接着,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我说:“空气中有很浓的臭鸡蛋味儿,眼睛和喉咙非常难受!听说是天然气泄漏。”直觉告诉我:出大事了,那个区域内有很多气井,很可能是天然气“井喷”!可井喷口在哪儿?我立即打电话询问,当得知在高桥镇境内时,我的神经突然紧张起来,因为那里离正坝中学直线距离至少3公里以上,这么远的距离都能闻到这么浓的气味,说明情况非常严重。我马上意识到,一个从未经历过的险情正在向我们悄然逼近。我教过化学,我知道,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克,瞬间就能置人于死地。气井周围5公里内分布着9所中小学,离气井最近的学校直线距离还不到300米,三千多名师生的生命危在旦夕!
学生必须马上撤离!怎么撤?在漆黑的冬夜里,让几千名师生翻山越岭,出了事怎么办?洪水来了,可以往高处跑;地震来了,可以往宽处逃;但毒气来了四处蔓延,往哪儿跑啊!
情况万分危急,此刻的决策人命关天!决策正确,几千名师生可以获救;一旦失误,就有可能断送上千条人命。那一刻,我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钧之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短短的十来分钟内,我们按最坏打算,火速为灾区学校划定了三条转移线路,这可是几千名师生的生命线哪!
为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不得不苛刻地要求学校必须保证学生“一个不丢,一个不死,一个不伤”。为此,我们立即组织四支队伍去路上接应,为他们送去食物和药品。同时通知附近学校为他们准备好安置的房屋和被褥。在深夜,在恐怖笼罩的氛围里,我们把所有的机关干部组织起来了,把灾区附近的学校动员起来了。我也记不清那天晚上到底打了多少个电话。
第二天下午两点,在奔往灾区的路上,我终于盼来了来自天和乡小学的消息,高桥初中转移的师生“安全到达,一个不少”!我顿时如释重负,百感交集,只感到鼻子发酸,喉咙发硬,哽咽着说了三个字:“好!好!好!”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任凭眼泪默默地流。
随着毒气不断蔓延,灾情比我们预料的更加严重。这次“井喷”中心地带硫化氢的浓度达到了120克,是死亡浓度的120倍呀!毒气无情地夺走了243条人命。在核心灾区内,老百姓家中的鸡鸭猪羊死了,天空中的飞鸟死了,地下的老鼠死了,甚至连水中的鱼也死了,这里成了一个寂静而恐怖的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指挥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灾区附近的中小学按照我们划定的线路,及时组织转移,转移中最小的学生只有5岁,最远的队伍到达了30公里以外的四川宣汉县境内,历时13个小时,共转移学生3420名,老师500多名,全部脱险!
记得“井喷”发生后,国外媒体曾经断言:这么大的事故,死亡人数应该是2000人左右。因此,他们十分怀疑我国公布的死亡数字。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千名师生的连夜大转移,结果很可能被他们不幸言中。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井喷”的阴影还没有从开县人心中消失,去年9月4日,突如其来的20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让整个开县县城一片汪洋,开县人又一次遭受灭顶之灾。全系统168所学校受灾,9000多名师生被洪水围困,一所所学校如悬孤岛,数千名师生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洪水的袭击,我们迅速启动防洪预案,赶在通讯中断之前层层下达防洪通知。5000多名干部、教师立即投入抢险救灾、保护学生的战斗中,汹涌的洪水没有把我们冲垮,3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没有让我们倒下,我们又一次创造了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
不堪回首的两场灾难终于过去了。回想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一些刻骨铭心的感受,令我终身难忘。“井喷”当晚,高桥初中的校长和许多老师都是本地人,为了组织学生转移,他们没有一个回家照顾家人和亲友,没有一个退缩。太兴小学的9位老师带着50多名小学生深夜转移,许多年龄小的学生因为又饿又累,走不动了,同样又饿又累的老师们就轮流背着
学生走,到达20公里外的敦好初中安置点时,很多老师的脚都红肿起泡,先后背过20多人次的杨睿老师的双脚磨破了,沾满鲜血的袜子都脱不下来。灾后返校时,麻柳小学教师李科,考虑到山路险峻,乘车危险,坚决不让领导派车,带着一百多名学生徒步翻越大巴山,历尽千辛万苦,从四川宣汉安全返回。
洪灾后,汉丰中学校园内堆积着厚厚的淤泥和垃圾,臭气熏天,一片狼藉。本来可以组织学生清理校园,但担心洪灾后随时可能爆发的瘟疫影响学生健康,也可以请校外临时工,但又担心学生转移时没来得及带走的钱物丢失。于是,学校决定,130名教职工分别由班主任带队,科任老师参加,包干清理本班教室和学生宿舍。几天下来,许多老师的手掌磨破了,肖亚娜老师在烈日下晾晒为学生清洗的衣被时晕倒了。经过4天4夜的苦战,老师们从58间寝室里找到了48本存折和1700多元现金。当学生返校后,从老师手中接过自己的存折、衣物和平时放在书本中的零花钱时,一个个都感动得满眼泪花。汉丰镇大林村校,几乎全是女教师。为了尽快复课,洪水一退全部到学校清理淤泥。女老师体弱,她们就一桶一桶地抬,一连干了7天。新婚刚刚两天的袁玲老师,灾后第二天,她不顾家人阻拦,毅然赶回学校。在家她是独生女,父母心疼啊,要拿钱请工人替她,但她坚决不同意,她说:“你们可以请别人替我干活,但他不能替我去尽老师应尽的责任哪!”
谭世明烈士是最先得知“井喷”消息的高桥初中老师,为了通知学校和村民转移,自己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高桥小学老师黄可均,转移途中,发现灾民翻车落水,不识水性的他,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8个老人和孩子。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危难之际,他们是这样的尽责和勇敢。他们宁肯自己吃点苦,甚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最放心不下的是学生和别人的安危,最怕失去的是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
洪水退后,中和小学校长王朝国,带着一班人仔细检查校园内每个角落的安全隐患。他们担心冲进校园的泥石流会把化粪池盖板砸坏,一位老师正要去试探,王校长一把拉住他:“危险,我去。”他走上去一踩,盖板儿突然断了,王校长一下子掉进了粪坑里!当大伙儿把满身粪水的他拉上来时,他跺了跺受伤的脚,说:“没事,还好,要是返校的学生掉进了粪池,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洪灾中,金贸路小学党员教师张龙友,为给解放军救人带路,自告奋勇地爬上冲锋舟后,发现救生衣少一件,他只说了声:“我不要。快,救人要紧!”
“井喷”发生后,高桥小学党支部委员、副校长廖代成,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安全,来不及回家通知父母,拖着残疾的左脚,挨个叫醒学生,组织转移,而家中71岁的老母亲、1个哥哥、3个外甥同时遇难!麻柳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廖百纯,把各班疏散不了的学生集中起来,由学校领导统一组织转移,主动让其他老师回家照顾一下亲友,而他却让妻子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逃往四川宣汉,整整5天5夜,音讯全无,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组织学生转移上。因为交通和通讯中断,救援物资送不进去,转移到鹿硐小学的300多名学生没吃的了,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他毅然决定回到麻柳街取自己家的粮食。可进不去啊,那里早已划进警戒区以内,只准出不准进,经过再三请求,守卫警戒线的民警才同意放行,之后他三次冒死进入毒气弥漫的灾区运回了学生急需的口粮。
这就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生死关头,他们是这样的无私和无畏!
我们平时常常抱怨学生顽皮和淘气,但在危难之中,他们的表现却让我们深感欣慰。“井喷”发生后,麻柳乡转移到四川宣汉的一百多名学生来自三所学校,有初中生,有小学生,还有学前班的小朋友。在宣汉的5天时间里,只有7个老师带着,他们听从指挥,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听说当地政府还要接纳安置灾民,孩子们抢着帮助老师打扫清洁,帮助乡干部搬运物资。洪灾中,开县中学校长赵永清,在学生深感恐惧和无助的时候,冒险游泳来到学生宿舍,同学们激动万分,蜂拥而上,用干毛巾为校长擦干头发,用布毯裹着校长为他驱寒。此刻,老师的行为深深地震撼和教育了学生,学生也真正理解了老师。一位被老师从洪水中救起的学生说:“以前,我们对‘舍生忘死、‘舍己救人这样的词缺乏理解,今天,老师们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解释。”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非常时刻,他们是这样的懂事和明理!
“井喷”和洪灾是不幸的。但走过灾难的师生们,对人生、对社会、对真善美的感悟是无价的;对工作、对事业、对挑战自然的体验是珍贵的!
灾难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块试金石。在两次特大灾难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和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灾难的考验面前,他們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紧要关头,他们处变不惊、果断决策;在复杂局面面前,他们周密部署、抢抓先机;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反顾。他们真的让人感动,令人敬佩,支撑他们的是责任感和爱心,是党性和人格!
谁都不愿灾难发生,但谁都不能没有应对灾难的准备。当灾难降临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生命安全,首先保护营救的是学生,那么,我们就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