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思维

2005-01-29廖文胜

人民教育 2005年7期
关键词:梦想儿童课程

廖文胜

反思“懂事”的儿童

儿童如同沐浴朝露的草木,散发着无限的生命力;儿童犹如东方欲出的太阳,透射出盎然朝气。他们的世界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稚气的言行里童趣点点,大胆而离奇的梦想中诗意横生。我们常常会因儿童“雪化了变成春天”、“鱼从水中游过,水很活泼”这样灵气四溢的语言而感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上的灵气似乎日渐消减,我们视野中的“懂事”儿童日渐增多。这些如同小大人的儿童,失去了纯真和童趣,失去了活力和创造。

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应有的灵气哪儿去了?现在的儿童怎么越来越不像儿童了?

我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父母带孩子出门时,总是细心谨慎地牵着孩子,唯恐出什么岔子。他们总是告诉孩子:你应该注意这儿,应该走这边,应该……于是,一双有形或无形的手,渐渐成了孩子的心理依靠,孩子渐渐习惯于在父母预设的轨道上前行。

同样在学校里,教师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同学们,这个很重要,记住只能这样回答,否则考试时是不得分的。因为我们的考试往往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稍有偏离,就会以被扣分为代价受到标准的纠正,即使他们的答案充满了童稚和创新。

童年是一个做梦的季节,但过于“标准化”的教育,却让儿童的多彩个性逐渐被禁锢和泯灭,让儿童对失去了创造和梦想的生活习以为常,成了“懂事”的儿童。我们在夸奖儿童时常说:这孩子很乖。一个“乖”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了我们评价和规范儿童的标准。

鲁迅先生曾猛烈地抨击传统教育中的“乖孩子”现象。儿童早早地被“蒙养之书”包围,难懂的古书与儿童的天性相背离,背诵那些拗口的文言只能让儿童厌恶学习。他们更想听云雀婉转的鸣唱来平息内心的渴望,更想去草地上捕捉昆虫来满足永不止息的好奇心。儿童的精神世界有其独特的魅力,他们喜欢在诗歌、童话、游戏中尽情放飞五彩的梦想,他们喜欢与自然亲近,与大地拥抱,与花鸟虫鱼对话。他们的世界显得特别纯真———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真”,这份本能和无意识的“天真”,将为他日后有意识的成长奠定基础。

教育如果远离儿童真实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指出,教师往学生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甚至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源泉的“大自然”,把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给束缚起来了。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一部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墙把孩子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孩子失掉欢乐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儿童从本性上说,应该是诗人、是哲学家、是艺术家、是梦想家。他们通过涂鸦、游戏、童话、儿歌等对生活进行探究。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独特而美妙的思想就是这种学习的自然结果。

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忽略了这种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而是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灌输式教学。巴西教育家弗莱雷在他的代表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明确指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的压迫,它是以培养适应并遵从现实世界的服从者为目标的,它是对人性的异化。因此,他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进行真诚的、敞亮的、彼此思想互惠的对话,这种对话使现实澄明,使学生具有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改造世界的意识。

我们总认为“懂事”的“乖孩子”才是优秀的,是学校和社會的可造之才,但现实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2003年冬天,我带学生赴俄罗斯访问,一个叫岳亮的孩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特别好动,常常做出一些“出轨”行为,让人防不胜防。老师如果某个时刻忘记“关照”他,他就可能脱离队伍。每次参观完毕,老师一宣布自由活动,他总是第一个冲出队伍。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们在俄罗斯剧院演出,岳亮是所有孩子中最自信、最勇敢、最受欢迎的一个,他的表演精彩、自然、流畅,让俄罗斯人为之感动。在参观访问中,他总是积极举手提问。在和俄罗斯孩子的交流中,尽管语言不通,但岳亮还是投入地、热情地用手势、表情和身体语言和他们交流,而其他孩子则显得很拘谨。

习惯了用“乖孩子”的标准来评价儿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禁困惑起来:为什么表现最好的却是这个被认为最顽皮的儿童?

其实,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正是众多个性互有差异的儿童,才构成了我们教育世界的丰富和精彩,犹如阳光、空气、水、花草树木共同构成我们生存的美好世界。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

因此,面对这样的儿童,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他们戴上“习惯不好”或“不乖”的帽子。教育应该给予儿童放飞梦想、自由翱翔的天空,给予儿童不同个性的认同以及对失败的宽容、谅解和等待。这样的教育才是儿童最需要的教育。

贴近儿童生长的地面

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有着比成人的语言更丰富的语言。然而,我们总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和要求他们,儿童的需求在成人的视界中没有了位置,不得不过着“小大人”的生活。

童话是儿童的家园,单纯是儿童世界的基调,自由的想象是儿童赖以生存的空间,梦想是儿童生命始终奏响的旋律。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真实需要着手,从儿童的情感体验出发,充分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理解并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

(一)关注儿童的真实需要。

教育着眼于儿童的真实需要,实际上也就是在尊重儿童的独特生命存在,必须了解儿童到底怎么想,他们内心渴求的是什么。

因为有了儿童才有了学校,有了儿童的学校才有教师,所以学校及教师的一切工作是从儿童开始的。下面这段话来自一个儿童的日记,让我们读一读儿童无奈的心声:

上六年级了,老师常对我们说:“上不了重点中学,你父母要多花几万块钱。”其实我对升好中学这个问题并不赞同。我问过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升好中学?回答是可以升入好大学;我问为什么要升好大学?回答是能得到一份好工作;我问为什么要有好工作?回答是有高收入。绕来绕去,上好中学就是为了得到高收入。想想老师、家长说的话:“六年级很重要,不上重点中学对不起父母。”我觉得父母、老师说得不无道理,可也不全对。成功真的只属于高材生吗?家长、老师给我施加的升学方面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如果可以选择,我会选择放弃,放弃上重点中学,放弃父母的唠叨……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回到低年级那充满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回到梦一样的童年。

他的老师看后,经过认真反思也写了这样一段话:

孩子,感谢你在日记中告诉老师这么多。作为老师,很高兴看到你把我看成倾诉心声的大朋友。我一直认为,教育应给人自由、文明、愉悦,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可是听了你的倾诉,我才发现一切并非如此。

老师也在自责,相信我会改变我的教育方式。如果老师的话成为你的负担,我向你致歉!

道歉体现了平等、尊重的态度,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是否从中读到“儿童的真实需要”,找到教育的“出发点”。

(二)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以往我们的教育,总是过多地关注儿童的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儿童的情感体验。

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应是一个让儿童精神世界富有和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关注和丰富儿童内心情感世界的过程。它是智慧的生成,是情感的凝练,是愉悦的表达和拥有。

有位老师带学生去游乐场,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们乐而忘返。学生们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我今天特别开心。”老师深有感触地对我说:“现在的孩子究竟是幸福还是可怜呢?那些游戏其实很普通,可家长却从未带他们玩过。很多家长不在乎给孩子多少钱,却很少用心跟孩子交流。”

有个小学生抱着洋娃娃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一句话不说,只是放声大哭,原因是同学把她的洋娃娃弄坏了,老师怎么也劝不住。

心理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她对洋娃娃产生了心理依赖,家长或老师的关爱没有真正走进她心里,没有让她产生信任,她更信任这个洋娃娃。

(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我们总是以成人“功利性”的价值标准对儿童进行充满“爱心”的施与,当我们急功近利地给儿童夯打所谓的基础时,有多少人想到自己正扮演着揠苗助长的角色?

我们何时才能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真正对儿童了解多少?在一次学生座谈会上,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孩子站起来给我背了一首顺口溜:“常记考试题目,沉思不知归路。天黑才回家,踏入家门深处,分数分数,激起一滩愤怒。”一首灰色童谣,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如果不了解孩子,我们怎么去爱孩子?在一次“为幸福的家庭而学习教育”的家长课堂上,我摘录了孩子最想对家长说的话,那是孩子真实的声音、真实的生活:“妈妈给我报了很多补习班,从星期五一直上到星期天晚上,我真受不了!爸爸、妈妈,不要让我生活在你们的世界里。”

“妈妈常在我耳边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好。难道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材吗?我的压力好大,老觉得自己很差。其实我有许多优点,不知道妈妈能说出几点。希望妈妈不要去比,我就是我,请相信我。”

“爸爸不让我追星,自己却去看刘德华、蔡琴的演出,不带我去。”

“爸爸妈妈教育我们不打人,但他们却常常打我。最让我生气的是,还当着别人的面打骂我、指责我。你们要面子,我也要面子。”这些儿童的心声,仅仅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不需要“坐而论道”,教育需要贴近生活的真实,接近儿童的生活现场,去“现场研究”儿童。

(四)关注儿童的思维特点。

如果儿童是一片树叶,那么教育的作用就是把阳光雨露播撒在他们与众不同的叶脉上去,给他们成长的需要,给他们拥有并展示独特内心的自由。而要给儿童自由、宽松的成长氛围,离不开对儿童思维特点的理解和尊重。

在我儿子的作文本里,我偶尔读到一篇关于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的观后感:

“……剧中升国旗唱国歌时,这些孩子都不会唱,只是乱唱一气,我妈妈觉得很好笑,但我想,这好笑吗?这是耻辱,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能连国歌都不会唱呢?你看美国,连铅笔、橡皮上都印着美国国旗,教育他们的小朋友从小要爱祖国。为什么我们和美国差那么远?有的同学说,魏敏芝13岁就当老师,好了不起,可我觉得这不是了不起,这是贫穷的表现。同学们记住,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好好学习吧,把祖国建设富强,我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电影!”

当人们对电影交口称赞时,一个年仅9岁的三年级学生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批评了我们的教育。儿子的作文让我意识到:要创造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教育,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儿童思维的理解。

着眼未来的儿童教育

每个儿童都是一座潜在的宝藏,教育应该有长远的目光,关注儿童一生的发展与幸福,因此学校的课程规划应着眼未来。在巴蜀小学,我们以“梦想”和“创造”作为课程文化的主题词,构建了“M五星”的未来课程体系,它包含一个宗旨、两个着眼、三个板块、四个维度、五个目标,用简图表示如下:

其中大“M”代表“夢想”,五角星代表要实现的五个梦想。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内涵:

一个宗旨———创造人生梦想。

两个着眼———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

三个板块———学科基础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面向未来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指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以及相应的校本课程内容。“综合实践课程”包括传统体艺课程(人与自我)、巴渝文化课程(人与文化)、幸福家庭课程(人与家庭)等内容。“面向未来课程”即梦想课程,意在满足孩子们未来发展的需要,主要以选修课方式开设,包括“我与未来社会类”课程,如“领导力课程”、“梦想展示课堂”;“我与世界文明类”课程,如“走遍世界”、“网上学习”、“国际交往礼仪”;“我与新科技类”课程,如“机器人技术”、“生物技术”;“我与宇宙类”课程,如“生活中的环保”、“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村人的现代环境观”,等等。

四个维度———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

五个目标———即巴蜀小学品牌化的课程文化指向:创造儿童快乐的梦想,创造教师智慧的梦想,创造家长幸福的梦想,创造学校文化的梦想,创造教育理想的梦想。

学校对未来课程的规划,实质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特色的规划,更是对“未来人”的理想追求。规划课程,规划人生,关键是解决儿童的现实需求与未来需要的关系。只有基于儿童思维,才能创造儿童的未来。

我们时常都在喟叹培养创新人才的艰难,可是我们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存在:在儿童的生命之树中,流动着丰厚的创造潜力,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对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的教育,如果高高浮于空中,只能让教育在空想中失去真实的力量;我们的儿童,如果不能从成人的视界中解放出来,只能让儿童在“成人”中失去未来的期望。

猜你喜欢

梦想儿童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梦想
梦想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自行车的发明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