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应“常态”化

2005-01-24刘道溶

人民教育 2005年1期
关键词:南山区课间活动课

2004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举办了为期3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周”活动。我参加了五年级“我和好书做朋友”和六年级“深圳饮食文化———汤”的展示活动,深切感受到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

我还与汪洪校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探讨如何有效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刘道溶(以下简称刘):为什么要举办“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果展示周”活动?

汪洪(以下简称汪):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展示活动中相互学习、交流,从活动中提炼经验,加深对课程的认识,提高实施课程的质量,使综合实践活动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刘:有几个年级参加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周”?

汪:四至六年级每一个班都参加了。

刘:谈一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导教师是怎么安排的?

汪:目前,主要由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以后也会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做指导教师。

刘:怎样确定选题?

汪: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自主探究是主要的学习形式,确定什么样的课题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否则很难做下去。

我校教师从南山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卡》上选择一些主题,从学科拓展出一些内容,还注意从生活中挖掘一些课程资源,比如“深圳饮食文化———汤”就是一个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主题,我们天天都喝汤,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研究“汤”的文化呢?事实上,学生对这样的主题内容非常感兴趣。

刘:家长有什么样的反应?

汪:家长对孩子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是很支持的。他们认为不仅有助于孩子提高学科学习能力,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我们主要通过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来开展工作,让家长了解这门课程,必要时提供一些帮助。

刘:那么多年级都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怎样组织教研活动?

汪: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成员是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负责人,专门负责这门课程相关问题的研究。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对选题内容、方案设计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研讨。

刘:一些学校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不好上,主要是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存在困难。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一个主题活动结束了,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

汪:所以说选题很重要。一句话:题目要小、重心要低、便于学生参与。

刘:你认为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哪些条件?

汪:首先,学校要重视课程的组织管理,对课程做统筹安排。其次,要为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牵线搭桥”。举一个例子,六年级(1)班正在做“走进激光”这个主题活动,学生要到大族激光公司进行调查活动。我出面联系了该公司“市场开发部”,他们非常配合。为此,学校还给他们赠送了一面“关心教育,普及科学”的锦旗。

刘:作为校长,你用什么样的方式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

汪:我坚持认为,学生有进步、有收获就是对教师最好的评价。上学期全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只有班主任老师参与,但逐渐有许多科任教师也主动加入。

刘:教师是否都愿意上这门课?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汪: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从上学期开始,我们要求每一个班必须开设这门课程,学校将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第二节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刚开始时,有一些教师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怎样开课,有的觉得带学生做调查研究很辛苦,产生畏难情绪,更主要的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太看重学科成绩,缺乏课程意识。

刘:总有解决的办法吧?

汪:学校教研很重要。刚开始,不管教师做得怎么样,学校都给予鼓励,将先开展的主题活动作为研究的范例,再向其他年级推广。教师在逐渐的摸索中也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就感。现在,我校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非常清晰,除了“中心组”教研活动外,我们还有“穿插式”研讨,就是教师经常利用早餐、午餐时间交流体会。

刘:刚才我看到沙河小学网站上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上面有每个年级、每一个班的课程方案和一些主题活动设计,你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起来了。

汪:教师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版讨论怎样设计主题活动,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对他们开好课挺有帮助的。今天你来了,我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有一些主题活动类似班队会活动,是否能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

刘:教育部规定的“四大领域”和南山区“六大学习领域”应该是课程的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还应该包括一些非指定领域,比如结合班队会活动。一所学校的教师在兴趣、个性、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以及工作负担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主题活动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像“课间十分钟”这样的主题,课题小、实施过程短,可能一两周就做完了。但如果设计得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也能够体现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调查,了解目前各年级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有哪些活动,将活动进行分类,归纳出有意义、无意义的活动,重点分析无意义活动的影响及危害。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方面对自己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进行反思,另一方面想办法找到一些适合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方式,倡导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

汪:怎样体现探究性学习呢?刘:综合实践活动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学科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如怎样设计调查问卷表,怎样做观察、做记录)以及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在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中,学生应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思想和能力,即使只是一些想象,也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刘:综合实践活动在一些学校始终难以开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汪: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实施难度大,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视这门课程。专家讲的,当然很重要,能够深化对课程的认识。但实施过程要靠学校来推动,因为只有学校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资源。其次,教师资源不充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本课程的特点又决定教师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大,这是事实。不过,如果学校能够统筹安排,一个学年做好一个主题活动还是可行的。

刘:具体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汪:有许多积极影响。首先,学生变得大胆、自信了。我教四年级三个班的“创新数学”课,课堂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举手发言,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就不同,一些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也会积极表现自己。其次,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了,他们懂得怎样去思考问题。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

刘:你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向“常态”化方向发展?

汪:我个人的观点是: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二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课程来进一步开发课程;三要明确每一学年的课程目标。

刘:我多次参加各级研讨会,许多实验区都反映,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全省乃至全国的情况来看,南山区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说走在了前列。2004年中考南山区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素质的一个评定项目,新的高中课程也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你怎样看待这门课程在小学的前景?汪:学校重视研究课程和管理,将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门课就可以开下去。

刘:好,谈话加深了我们对这一课程的认识。

汪:我也有同感。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文章由深圳沙河小学陈春红老师整理)

猜你喜欢

南山区课间活动课
我当“官”了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126例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活动课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