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飞跃

2004-12-18

雕塑 2004年5期
关键词:惠安艺术节雕刻

东 土

From Aug 16 to 31, 2004, the 3rd China Carving Art Festival Contest was held in Chonwu Town, Hui'an County, Fujian. Ten artists from USA, Britain, Germany, Canada, Belgium, Russia, Japan, Korea, Australia and Italy ,etc and over 70 Chinese sculptors participated at the contest. At the contest, artists from Hui'an won two second and two third prizes. Through the promo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art festival and through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changes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artists, art of Hui'an have walked out of the low ebb of owning artisans without artists.

From Aug 27 to 29, the 10th China Sculpture Forum with a theme "Carving and Architecture" was opened in Chongwu Town, Hui'an County. On careful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specialists from architecture, archaeology, sculpture, culture, education and politics circles reached consensus: as for the future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t should be jointly researched by architects, sculptors, planners, environmental artists and garden artists, etc under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中国雕刻艺术节和每年一度的中国雕塑论坛相继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镇拉开了帷幕。

节,为第三届;论坛,为第十届。主办方依旧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承办方仍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共惠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中国《雕塑》杂志社。自2004年4月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和惠安县人民政府,通过《雕塑》杂志、中国雕塑平台网和《雕塑世界》报及其它媒介,在艺术家积极备战第十届全国美展的情况下,征集到报名稿件560多件,报名参赛的选手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共计3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达到了半数以上,其中有旅日、旅韩的艺术家和部分高校的学生。经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天津美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专家的初步认真评审,共选出参赛作品62件。另外,为了增进交流与合作,加强艺术界的纵向与横向沟通,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组委会还分别邀请了中国、俄罗斯、比利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雕塑艺术家20名到现场表演,为大赛助兴。

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豪翔”杯雕刻大奖赛开幕了,开幕式由中共惠安县委副书记郑文伟先生主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本届艺术节组委会主任陈兴国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本届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范伟民先生,以及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海内外艺术家的代表、助手的代表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海外艺术家的代表美国艺术家加德先生在发言中说,他和其他的外国艺术家一样,能为有这样的机会与那么多的中国艺术家进行交流而兴奋,这样大的规模和如此强的阵容是他们所无法想象的。这次中国之行,不仅使他们了解了中国的现代雕塑艺术,了解了中国传统的雕刻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改革开放二十年后中国巨大变化的了解,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正确而深刻的了解。他们会将中国之行的见闻告诉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希望他们都能有机会来领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国的神韵。

比赛开始了,中外艺术家们投入到了忘我的创作之中。机器轰鸣之声、切割撞击之声、斧凿锤敲之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粉尘弥漫,高温炎热,汗水交流,绘成了斑斓的画卷;区域的语言、种族的语言、材料的语言和艺术的语言,因雕塑之创作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短短十几天的创作活动中,中国艺术家和助手、外国艺术家和助手、中国艺术家和外国艺术家之间都通过了解、交流、合作,缔结了深厚的友谊,成了亲密合作的伙伴和朋友。艺术家们从助手身上学到了对石材的把握、处理手法和技巧,百余名助手们从艺术家身上学习到了对艺术的理解欣赏、艺术创作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从而使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艺术节举行的同时,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的圣火在雅典熊熊燃烧,中国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一路过关斩将,披金挂银,屡创佳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一次次在异国的上空响起。奥运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中外艺术家们,他们晚上不顾疲劳看比赛,白天发扬奥运精神忘我拼搏辛勤创作,就餐时为奥运干杯!

由于天气炎热的缘故,不少艺术家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病倒了,还有的水土不服,亦有的在赛场上受了伤挂了彩,但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大家依旧带病坚持工作,坚持创作,还有的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在这中间,女性艺术家充分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令人钦敬。四川雕塑院的赵莉是赛场上最认真、最能吃苦、最能干的一个,东北师范大学的白玉是赛场上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最叫真儿的一个,也是早来晚走吃饭也怕耽误时间一个。清华美院的王小蕙可能是参赛的女艺术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她也是赛场上最忙碌的一个,因为她一边打石头搞创作,一边还要抽时间给分散在惠安各木雕企业的实习的七八个学生上课。

不期而至的台风给大家的生活凭添了许多乐趣。为了大家的安全,组委会三番五次地告诫大家切勿到海边去游玩、游泳。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惠安及各县政府的领导们都陈兵海岸线严阵以待。因大部分人来自内陆,对台风大家都是只听说过没见过,所以有几天的话题都是台风,大家对台风既好奇又兴奋又有些恐惧,心情十分复杂。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海水由湛蓝的清澈一下子变得惊涛拍岸、浑浊不堪。渐渐地随着台风的过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评奖是艺术节暨大奖赛的尾声,但同时也是高潮之所在,是众目所聚的焦点。因为,它关系到对艺术家十几天的创作成果的认可与评价。

来自北京、江苏、四川、福建、广东、山东等地的专家在公证员的现场监督下,在评委会主任钱绍武先生的带领下,对参赛的62件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进行了长达六七个小时的无记名投票,最后评出二等奖5件,三等奖12件。大家一致认为,5件二等奖作品难决高下,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产生一等奖。

难能可贵的是,惠安当地的四名艺术家获了奖,分获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8月31日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范伟民先生主持,部分评委和选手们见了面并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钱绍武先生对本次雕刻艺术节的参赛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惠安举办的艺术节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严谨,作品越来越好。本届作品尤其让他感到欣慰,认为有些作品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或超过了一些国家级重要展览、大型展览的水平。在过去,惠安的艺人们只会打造石狮、龙柱一类的东西,只会打造一些传统的建筑石构件。现在,通过几届艺术节和大奖赛的推动与培养,通过与国内外艺术家的交流与切磋,惠安艺人们的艺术修养、艺术欣赏鉴别能力得到了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是个很了不起的进步。从本届惠安的几件获奖作品来看,惠安的艺人已经走出了有匠无师的低谷,摆脱了惠安艺人与现代雕塑艺术无缘的局面,着实可喜可贺。同时,钱先生还说在未能获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好作品,评奖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创作出这样出色的作品,大家都积极来参与,都能在一起交流切磋就已经很难得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希望大家都能珍惜。

如果说惠安艺人走出了有匠无师的低谷是艺术实践的一个飞跃的话,那么,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则是另一个飞跃。

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在惠安县崇武镇政府高大宽敞的礼堂举行。白天的报告专场尚不能满足与会专家和听众的要求,后来又在晚上移师海峡酒店加了三个夜场,来安排中外学者用幻灯讲座的形式来陈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雕刻与建筑”。雕刻与建筑两个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行业首次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走到了一起。因此,雕塑界、建筑界的一些权威人士走到了一起,在古老的崇武海边共图发展大计。罗哲文(著名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黄景略(著名考古专家)、冯华(著名建筑师)、王明贤(著名建筑学家)、骆中钊(著名建筑师)、董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克成(西安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等建筑界专家学者,与钱绍武(著名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李绵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刘巨德(清华美院副院长)、朱尚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碧波(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杨文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李化吉(中央美院教授)、项金国(湖北美院雕塑系主任)等雕塑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和唐学山(著名园林学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于化云(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毅(中国中原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等城建园林环艺专家几方面各陈所见,福建省建设厅、泉州市建设局和惠安县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也参加了研讨。

与会专家们紧紧围绕论坛的主题“雕刻与建筑”进行了长达三天的研讨,分别从建筑、园林、城市规划、雕塑等几方面对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所存在的向题提出了各自的意见。项金国先生的报告《雕塑与建筑共创和谐空间》、朱尚熹先生的报告《以公共艺术代替城市雕塑》、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乔迁的报告《关于北京市昌平区公共艺术规划课题》、冯华先生的报告《雕刻与建筑融为一体,在互动中拓展市场》等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张毅在发言中也谈到了与乔迁的规划课题相类似的话题,他们都已经在规划之初就进行了通盘考虑,把建筑、园林、雕塑、环艺同等对待,这个尝试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无巧不成书,黄景略先生和骆中钊先生都是惠安人,都有很浓重的故乡情结,对家乡的风物推崇备至,对家乡的发展建设更是关怀备至,骆先生的报告《古大厝——用雕刻艺术塑造起凝固的故乡魂》可见一斑。另外,成都吴天的报告《论中国“大屋顶”建筑与雕刻交媾艺术》,同他的四川话一样有个性,博得了阵阵掌声。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最后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雕塑与建筑密不可分,是共存、共在、共生的关系。建筑有雕塑的成分,雕塑又有建筑的特性,都属于空间艺术的范畴。但是,数十年来这两个亲密无间的伙伴却分了家,各行其是,致使当今世界的城市规划建设到处都是“大而无光”的东西。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建筑师、雕塑家、城市规划师、环境艺术家、园林艺术家几方面要早期合作,要早期结合,大家共同来做这个课题。要彻底改变目前规划、建筑、园林、环境、雕塑几方面相互脱节的局面。规划是个空架子,建筑是空壳子,园林和环艺是补充,雕塑是填空和点缀,这就是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千城一面、百城同观的原因,也是造成“垃圾工程”、“垃圾雕塑”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彼此尊重,相互协调,相互激发,不再是彼此的附庸,有平等的话语权。在这个课题中,城市规划、建筑、雕塑、园林、环艺不可分割,是个血脉相连的有机组合。这个重大的成果,将会引起社会各界专家的重视,引发大家的觉悟,对今后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除了论坛和讲座外,还有两个插曲为论坛和雕刻艺术节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为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又添了一道佳话。

2004年6月~8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和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合作,在比利时拉那雕塑公园举办了《2004年中比国际雕塑展》。其中,中方有60位艺术家120余件作品参展。在数百件作品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外国艺术家和游人的赞赏和喜爱。在最后的评比中,中国湖北的李鹏程先生和福建厦门的闵一鸣先生分别获得了三个奖项中的一等奖与三等奖。

在8月28日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的开幕式之后,为获奖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范伟民先生主持,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和比利时雕塑家杰夫·雷奥先生分别为李鹏程、闵一鸣颁了奖。非常巧的是这一天正是雷奥先生的生日。

与会的各界专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惠安崇武的古城、洛阳江的古桥和惠安县的城市规划建设新貌。8月30日晚,组委会和惠安县人民政府召开了由论坛代表和部分艺术家及惠安县政府各科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围绕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惠安县雕刻产业的优势而展开。专家们对惠安的城镇建设作了各自的中肯评价,对如何打造有闽南特色的“建筑之乡”,打造有独特风韵的“惠安女风情”文化品牌提出了各种积极、有价值的建议。

罗哲文先生在讲话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立体的雕塑。与古人的一句话“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罗先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将建筑看作了音乐、雕塑等艺术,那就是说建筑同音乐、雕塑这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有诸多的相通之处。他说,当年梁思成先生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待雕塑艺术的,并著有《中国雕塑史》,对雕塑艺术之重视可见一斑。建筑师要与雕塑家精诚合作,共同构建雕刻与建筑的共生的学术平台,要继承传统,努力进行中国特色的创新,让建筑、雕塑、园林等艺术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所谓的“预”就是今天所说的规划、策划、谋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改造、城市雕塑,都是动辙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工程,甚至是上亿、十几亿、几十亿的重大工程,关乎到国计民生,千万要慎之又慎,应缓建缓拆,凡事缓则圆。不要造成遗憾、铸成大错,否则悔之晚矣。

真心地希望本届论坛的成果能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当政者的重视,在动手改造、扩建所管理的城市时,要多听专家的意见,将它作为一个课题交给建筑、规划、园林、雕塑等各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也衷心地希望中国雕刻艺术节的经验能得到推广,希望这种模式能带动更多地方的雕塑产业的发展与腾飞,更好地为中国雕塑艺术市场的发展建设服务。

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豪翔”杯雕刻大奖赛

获奖作品名单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二等奖

《知北游·思》作者:洪峰(图1)

《大海情深》作者:朱勇前(图2)

《铁观音》作者:刘国文(图4)

《高山上的一片湖》作者:陈敬忠(图5)

《合》作者:孙龙本(图6)

三等奖

《家》作者:曹春生(图3)

《影子系列》作者:钱步辉(图7)

《石不语》作者:王卫(图8)

《士》作者:黄熙(图9)

《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董辉杰(图10)

《城市呼吸》作者:周阿成(图11)

《和平观音》作者:黄泉福(图12)

《痕》作者:张松涛(图13)

《剑魂》作者:郑国明(图14)

《衣裳》作者:马强(图15)

《太阳舞》作者:林子杰(图16)

《石城之四》作者:刘左铭(图17)

猜你喜欢

惠安艺术节雕刻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奋进新时代 共筑强军梦
当代惠安石雕艺术造型研究
惠安石雕:千年技艺“点石成金”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加拿大担任今年北京艺术节主宾国 派百人艺术团
澳大利亚瀑布音乐艺术节
雕刻时光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