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
2004-12-17
2004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研究专业博士韩沛玲来到江苏常熟辛庄,和多年前嫁到这里的唐惠珍一起读字,做方言调查。唐惠珍非常符合方言样本的条件:50多岁,文化低,没有出过远门。这意味着她说的辛庄话属于“绿色方言”,没有经过污染。她对自已有可能起到的作用无从知晓,那些连她自己也瞧不上的土得掉渣儿的辛庄话将被注明国际音标,然后装订入册。“很多年后,如果辛庄方言不存在了,按照现在这些音标,也还是能够把它读出来。”韩沛玲希望自己做的工作客观上能够起到保护方言的作用。只是,自己的力量太有限。她无奈地承认,方言的萎缩几乎是不可阻挡的。
无论是文字的传说者还是研究者,对于方言的保护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是汉语方言的尴尬现状。
方言的危局早已是学界的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主任周垒认为,如果把种种方言看作各种“话”,就会发现有些“话”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特别是那些复杂难懂的方言。他举例说,福建境内的方言差异特别大,近年来那里的方言消失得极快,不过,要具体到哪一支小的方言语种在消失,还无法做出确切的统计。“中国地方太大,语言太复杂,我们现在能够摸清楚的只是以县城为主的方言”。而县以下的乡村,正是方言流失的源头。
只有在普查的时候才能知道方言的处境,而上一次大型方言普查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情。
一个不容忽视的规律是,城市规模越大,方言受到的冲击也越大。城市方言濒危的第一表现是语言环境的极度收缩。在上海,任何来自书面或者媒体的信息,都要用普通话表达,上海话只能用在日常生活狭小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将造成上海方言的词汇贫乏。
据专门研究上海方言的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统计,上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单音动词,其中有74个在现今大学生一代中已消失不再用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闽南话、粤语,以及其它几乎每一个应用方言的环境。
城市方言的第二个困境来源于年轻一代的疏离。事实上,年轻一代使用普通话的熟练程度早已超出方言。钱乃荣介绍,反映上海的小学生不会说上海话的呼声很高,其它城市也是如此。
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方言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能用金华方言较好交流的仅占22.65%。
也许只有在看中国喜剧、小品语言走向时,才可以看到方言的片面性繁荣。持有普通话心理的人们,似乎对方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瞧不起,所以方言在流行文化里几近沦为搞笑的工具。不久前,在全国热销的方言版《猫和老鼠》,以陕西话、东北话、四川话卖得最好,而普通话版本销售业绩最差。
尽管始终有人在孜孜不倦地为拯救方言、继承方言做着不懈地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富有独特魅力的汉语方言正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在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周垒把目前方言的濒危比做是物种的消失,这个过程的消亡,有可能只是几年的时间。他认为,目前需提早对方言做一次全面调查,尽可能地抢救原始资料。与积极的人工救护相比,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敬文东则更寄希望于汉语方言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他把方言的生存比喻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们自己发达,它们便永远存在。”
方言不仅是语言,它还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的背后,蕴含着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更是捍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