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面对面
2004-11-23常红
常 红
与这样一位精神健旺、思路清晰的智者对话,听他侃侃而谈,你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他已年近九旬,这位令人敬慕的老人就是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此刻就与我面对面,距离近得可以清楚地观察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将我也带回到那段历史中去。
在贯穿整个70年代始末的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柴泽民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枢纽人物”。他是新中国最后一任驻华盛顿的联络处主任,也是新中国第一位驻美国大使。
1979年3月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柴泽民作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载人了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史的史册。在那段岁月,柴泽民不可避免地遭逢了各种问题和矛盾。回首往事,他感慨万端地说:“我在美国工作的那几年,一个突出的工作特点就是不断地进行交涉……”此言不虚,在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中,会有多少时期需要交涉、谈判、协调。在柴泽民的外交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谈到其外交生涯中感受最深的事时,柴泽民认为在“台湾问题”上的交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他曾为《与台湾关系法》向卡特、里根两届政府交涉了数十次。也曾为台湾参加里根就职典礼向霍尔布鲁克发出“最后通牒”,还曾与里根总统在白宫展开“舌战”……
就在柴泽民向卡特总统递交国书的12天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多处违反中美建交协议的关于美台关系的立法议案。卡特总统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公然把台湾作为政治实体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这种“一中一台”的做法给两国关系埋下了祸根。15年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引发中美关系种种矛盾的导火线。时至今日,《与台湾关系渤还是美武器售台的一个挡箭牌。为此,柴泽民在任期内曾向卡特、里根两届政府进行了数十次交涉。
当获悉里根邀台湾派团参加自己的就职典礼时,柴泽民即电我国外交部,外交部指示柴泽民速与美方交涉。
美国人也会“踢皮球”。柴大使先找到国务院,但得到的回答是此事不归他们管。柴大使又来到白宫,有关人士声称,客人是国会邀请的,他们管不了。这种不痛不痒的态度把柴大使惹火了,他再度来到国务院,找到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严正声明:如果台湾派团参加里根总统的就职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将不参加。
交涉终获成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柴泽民阁下已受到美国官方邀请,代表中国出席新总统的就职典礼”,“任何来自台湾的人士出席典礼将只能作为私人参加,没有任何官方或代表的资格。”
典礼那天,站在观礼台上的柴泽民并没有按照白宫发出请柬上注明的那样穿大礼服,而是身着中国传统的中山装,显露了中国外交官的风范,挥洒出别样的气度。
然而,事情还尚未结束。新任总统里根又在白宫约见柴泽民和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冀朝铸,交换对当时国际局势的看法。彼时,几乎所有主管外交和中国事务的美国高级官员均列坐其中。里根言说,台湾是美国的老朋友,而人是不应该忘记老朋友的。柴泽民则沉着应答:“美国既已与中国建交,就应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新朋友加深交往。何况中国并没有反对美国与台湾发展民间关系,不应该把台湾称为‘中华民国,因为这不符合中美建交公报的精神,也伤了我们‘新朋友的心……”一席话,有理有据,义正辞严。不妨说,这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晤”,称得上是一次总统与大使间的直面激烈交锋。中国大使给美国总统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而在柴泽民心中,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至高无上,他没有权利也没有任何理由退让妥协。
四年多的任期转瞬即过,但柴泽民的足迹几乎遍布美国大陆。50个州他去过30多个,还到过上百个城市。在大学、在俱乐部、在各种民间组织,柴泽民为成千上万的美国各界人士、华侨作演讲,向他们介绍中国。美国的报纸上经常有柴泽民的新闻报道。驻华盛顿的不少外交官风趣地对柴泽民说:“中国大使是最活跃的大使,也是在美国人民中最受欢迎的大使。”的的确确,作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为发展中美关系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如今,柴泽民虽年事已高,仍关注着国际局势。提到在美国发生的“9·11”袭击事件,他表示,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是世界各国都反对的,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反对恐怖活动的态度是一致的,但关键是应研究采取什么方式,不能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办法。
在谈到新一代外交官与老一代有何区别时,柴泽民认为:区别是有的,但是相对的,老一代经验宁富,新一代语言熟练。重要的一点“外交官不是外交学院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柴泽民的老家是山西。我不禁问:“柴老,您有多少年没回山西老家了?”
“大约有40多年了吧!”柴老说,语调虽然平缓,但我分明看到他眉宇间那种凝结着的挚情——那是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啊!
不会忘记,在故乡闻喜县的——所小学校里,17岁的柴泽民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会忘记,为了革命,柴泽民曾背井离乡,亡命古都西安;不会忘记,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柴泽民带兵打仗,出生入死——从事地下工作,做馒头、拉大锯、当军医……他就这样,一步一步,从山西闻喜小县城走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坚,肩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这一切的一切,并非汜忆的碎片,历史将会铭记一个名字——柴泽民。而他为新中国外交所作出的贡献也将会永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