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鞋烧的是一种生态哲学
2004-11-04宋铁军
宋铁军
在国际贸易中,除了遵循竞争的原则外,还要知道“留余”。
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市中国鞋城被烧事件,并未引起国人强烈的民族义愤,同情之余,还有不少冷静的反思。
最典型的一种反思意见是:这是低价惹的祸,温州侨商以仓储批发方式大量进口和销售售价仅为每双2欧元至5欧元的中国旅游鞋,其价格不及当地鞋厂同类产品的一半,使当地鞋厂纷纷倒闭,结果引火烧身。此前,中国货在俄罗斯和意大利都曾被封被烧,现在应当反思中国货廉价出口模式。
这的确是症结之一,长期以来,中国货几乎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国人也对造成廉价的最主要原因——廉价劳动力司空见惯,并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中国产品的最大竞争力。但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这种廉价已经越来越不能容忍。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这种廉价参照并不是欧美人的舒适生活,而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生存水平。如果一个产品廉价到令所有竞争者望尘莫及的地步,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是对知识产权肆无忌惮的侵犯,要么就是对工人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关于血汗工厂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笔者的同事在采访中也亲眼得见,那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的“隐形冠军”,是在极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诞生的。
廉价是中国货在国际市场屡遭抵制的祸根之一,但不是全部。中国商人们完全没有顾及(可能也不愿意顾及)他们摧枯拉朽式的出口攻势对自己所在的生态圈的破坏。对社区的贡献、对员工的关照等等这些看似“公司公民”范畴的高层次要求,其实已经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要素。钱要大家赚,上下游都要活,这就是生态圈或价值链。蒙牛老总牛根生对此的总结是: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需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盼税收。而众多的中国出口企业追求的是用最低的工资雇佣、用最低的价格出卖、而且满足于最低的利润,就无异是对生态圈的滥砍滥伐。
而生态圈的潜规则威力无边。它用这种潜规则维系生态平衡,任何出格者都会受到有形或无形、温和或暴力的制约。微软、麦当劳、沃尔玛这样的巨无霸时时被人挑战,就是因为它们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众多公司的存亡,以至于它们也必须受制约。这种潜规则不仅仅限于商界,中国乒乓球包揽全部七个项目的冠军,连其中五个单项的亚军也不放过,无疑是对生态圈最彻底的破坏(每个运动员都要争胜,这另当别论),于是潜规则就变成了明规则:球拍限制、发球限制、小球变大球,而这些明规则还制约不了中国风暴后,就变了蛮横的规则:中国选手进行决赛后,必须与外国人打。这种蛮横规则的理由简单而明确:别人也要活。
因此,如果中国货一时改变不了廉价战略(笔者相信相当长时间改不了,因为我们的人民吃苦耐劳,我们的商人也吃苦耐劳),中国的商人们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乃至生命安全,至少应当也要调整一下策略。专家对遭遇反倾销的中国企业的建议是:降低市场占有率。惠州鞋业商会会长林友慎的忠告是,在国际贸易中,除了遵循竞争的原则外,还要知道“留余”,即做人和商业竞争都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而牛根生则把生态圈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当企业利润低的话我们会不安,当企业利润自然升高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会不安,因为你经常拿走别人应得的利益,别人就会离你而去,他一走,你的生态圈就崩溃了,你的利益就不存在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就算沃尔玛这样的企业霸权到影响千万家企业的生死,它至少每年为世界各地贡献上百亿美元税收,吸纳百万人就业,而如果你背井离乡去创业,对当地贡献有限,而且让竞争对手在自家地盘上没有活路,那你有什么道理不做最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