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中国的名利之路
2004-10-25
他来自他乡异国、一无所有,他渴求财富。于是他在中国走了这样一条路——首先,博得巨大的名声;其次,凭此义无返顾地进行商业运作。这种模式,他没有说,他只是在做,他是胡润。
对于中国的富人阶层来说,他曾经代表着《福布斯》,一个能将他们推向世界、让他们在整个地球上“扬名立万”的人物。而对于那些迫切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外国人来说,他是中国富人俱乐部的“领队”,是他“不容分说”地让中国富人暴露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来了一场“称斤论两”。
他像是一个“空手道”的高手,原本手中全无,却在世界与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握住了中间的“焦点”:仅仅是凭一张从“业余、粗糙”起步的中国富人财富排名的榜单。
而仅仅因为这张榜单,他在中国博得巨大的名声。“利”伴“名”而生,这是我们目前所处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于是他在中国的经历,正在演化成“一条令人眼花缭乱的财路”。
在胡润的成长过程中,似乎很难找到他曾腼腆地总结自己之所以达到今天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一点战略眼光,有一点胆子,有一点说服能力,有一点执着,有一点运气。”
1988年,一句日文都听不懂的胡润竟一个人背上行囊来到日本,胡润第一次感受到亚洲这片土地的神奇。而成为他日后人生转折点的是,他喜欢上了中国汉字,并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1990年胡润第一次来中国,1997年到上海工作,在他的个人感受中,中国的变化让人惊奇。而他每次回英国,遍布欧洲各地的朋友也总在询问同样一个问题: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它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胡润认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状态。他隐约地感到,这其中肯定暗藏着机会。他捕捉到了中国民营企业崛起的脉搏,并开始关注中国“最先富起来”的那个族群。
“很多国家都有本国富豪排行榜的榜单,而当时中国还没有,于是我想,那我就来做这件事情吧!”这个突发的灵感让胡润兴奋不已。
他找来两个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的编排工作。
说起来,最初的这张排行榜的工序更像是在干一件体力活,尽管烦琐却极易着手:通过大量的剪报、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收集资料,再利用上市公司的股票反映资产情况,从中寻找中国最有钱的人。仅此而已。
在折腾了几个月后,胡润好不容易拿出了一份仅有19个人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
要想让人们知道这样一份榜单,从而知道制作这份榜单的人,胡润明白,自己可以是微不足道,但是,一旦攀上了高枝,它的高度也就变成了自己的。
他必须找到一个“有分量”的传播途径。
很快,他锁定了三份世界闻名的商业杂志:《福布斯》、《商业周刊》和《财富》。在查到杂志的联系方式和总编名字后,胡润心神不宁地将这份19人名单分别传真了过去。
“第二天《福布斯》就给了我答复——很有兴趣!”胡润狂喜不已,他明白,自己的决策是对的,世界果真在关注中国,而他自己把握住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2000年,早就有意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福布斯》找到胡润,特邀他与《福布斯》杂志的全球副总编辑霍洛威等人一起来合作完成本年度的“中国50人财富人物排行榜”。
胡润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英文版排行榜发布的同时,他将榜单翻译成中文,投给了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南方周末》。榜单一经发表,中国的其他媒体群起热炒。
一时间,“先富起来”的族群突然曝光在了公众的视野,那些以亿计的财富数字犹如雷电般击中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神经,不管你接受也好,无法相信也罢,人们突然看清楚了:不少与自己身体结构别无二致的人,正在以无法理喻的几何空翻速度积累着财富。
2001年胡润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他将富豪榜的上榜人数扩充到了百人,而从这一年开始,胡润在中国展开的富豪调查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礼遇”。
1999年的排行榜,胡润根本就没能联系、更别说见到榜单中的一个富豪。直到2000年,他和他的团队也才见到了5、6位富豪,而在2001年,胡润已经能够约见到榜单中1/3以上的人,并与上榜富豪全部联系上。到2002年,胡润及他的团队已经能够“跑遍了约20个省市,见到了一半以上的上榜者,并与所有的人都建立了联系。”
接下来,人们竟然看到“胡润抽着广州的红双喜,在广州某著名宾馆会客一批又一批”的景象。2003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胡润与张维迎共同组织了《中国财富品质论坛》。论坛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和北大学生,并没有因为胡润的“下岗”而丧失热情,他们挤满了会议大厅,并非常爽快的掏钱购买了胡润不失时机推出的“胡润财富系列”新书。
7月22日,上海威斯汀大饭店。胡润又成为了《中国货币》企业家峰会的组织者。参加这个峰会的都是中国企业界的重量级人物。东方希望刘永行,正大集团谢国民,娃哈哈集团宗庆后,搜狐张朝阳,万科集团王石,瑞安集团罗康瑞……
让人惊羡不已的是,这个只有一天的峰会,却获得了六家赞助商的鼎力支持:AT科尔尼、宾利、第一东方投资、MACALLEN、维珍航空、瑞士信贷——个个威名远播。
面对如此盛大的富豪集会,一个参会的企业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口吻说:“也只有这么一个胡润能够把这些顶尖人物聚到一起来。”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来了。尽管他刚刚与上海市市长会完面,尽管他在上海呆的时间一共才只有四个小时,但面对这次中国顶级企业家的集会,他无法抗拒胡润发出的“请您来发表演讲”的邀请。
2003年,胡润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一个峰会能够超越这个。”看到眼前热情似火的各路媒体,胡润似乎也顾不得谦虚。而面对比较“八卦”的提问:“胡润先生,这次峰会你赚了多少钱?”他忙不迭回答:“还可以,还可以。”
现在,作为“欧洲货币”独立合作方的胡润已经有了更大的空间施展拳脚。
节选自《mangazine名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