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景一隅

2004-09-22周民震

慈善 2004年5期
关键词:打工妹擦鞋垃圾箱

周民震

我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时候,经常看见在路旁的角落里,射出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有时还带着明显祈求的眼神。他们是“乞讨丐帮”吗?走近了才知道不是,他们是近些年来都市里兴起的新行业——“擦鞋一族”。

“先生,擦鞋吧?一元钱擦得亮亮的。”

走过一条街,往往碰到好几回。过去,我总是向他们回以歉意的微笑,并表示出委婉的拒意。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形成了某种观念,还真不容易改变呢!改革开放以前,让人待候被认为是一种“剥削阶级”意识,至少也是资产阶级享乐主义。那时候,如果自己坐着,伸出脚叫别人去擦鞋子,绝对属于大逆不道之举。所以,长期以来,我和老伴总是隔三差五地蹲在地上,把全家所有的皮鞋都擦一遍,这叫“自力更生”或者“自强不息”。

近年来“力”不大行了,自然也“自强”不起来了。当然主要还是市场经济和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他替我擦鞋,我“剥削”了他的劳动,但他“剥削”了我的钱,而我的钱也是用劳动去换来的,这就等于:他的劳动换取了我的劳动,这大概也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吧。于是我慢慢地接受了这种市场经济了。

在我经常散步的街边,有位擦鞋工人,自称是“擦鞋婆”,其实她才是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擦鞋特别认真,又舍得下料,每次擦后皮鞋都焕然一新。有次擦鞋,我们聊了起来,原来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城打工的首批“打工妹”。在城里结婚安家,生了孩子,成了“打工妈”了,日子过得还可以。没想到,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丈夫患了严重关节炎,走路都困难,怎么能干活?自己又下了岗,虽然有“低保”保住了全家的饭碗,但孩子上学要花钱怎么办?讲到这里,本来应是一脸愁容的她,却乐呵呵地笑了,说:“我这个从前的老‘打工妹又干起了新行当,成了个‘擦鞋婆了。哈哈……”

说话间,她触电般跳起来,拿起工具包没命地逃跑。我被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什么事,只见一位穿着制服戴着大盖帽的城管人员正从远处走来,原来她在躲避城管人员的执法。据说这些强制执法的城管真的是“铁面无私”,只要发现人行道上有小摊小贩或擦皮鞋的,“没收没商量”,统统一锅端。任你呼天抢地哭诉求情,他们充耳不闻,面无表情地把东西往车上一扔,开车绝尘而去。

我在擦鞋时问她东西是否被没收过,她乐呵呵地笑道:“已经没收过五次了。”

“那你不是赔本了吗?”

“他们没收这些旧凳破工具没有什么用,回去就随手扔进垃圾箱里了,过后,我又去垃圾箱里掏回来。其实城管也划定了擦鞋的地方,但那里生意不好做,有生意的地方,他们又不准做,这就为难了。只好和他们做起“蒙蒙躲”(捉迷藏)来。怪只怪我们太穷,又有一个上学要花钱的孩子……”

正谈得兴致时,她又触电般地起身,奔向一棵树的背后躲藏起来,我以为又有城管来“收摊”了,可环顾四周也未见一个“大盖帽”,过了一会儿,打工妈才满面惊惶地回来,又继续擦鞋。

她指着远去的几个女学生,惶惶然说:“好险啊!刚才走过去的是我的女儿,差一点露馅了。”

我更加不解看着她。

她认真地对我说:“要是让孩子知道妈妈是个擦鞋婆,她会怎么想?”

原来如此,我由衷地告诉她,孩子知道你每天蹲在街边擦鞋挣钱供她上学,她会更尊敬你,更孝顺你,更爱你!

打工妈苦笑着摇摇头。

我郑重其事地问她:“那你说,孩子会怎么想?”

“你刚才说的,是我做孩子那个时候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怎么想,你真的不明白?……如果我们换个位子,也许你就明白了。”

她的话如利箭般射中了我的要害,我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意去明白,我不忍心。这当然不是现在的孩子出了问题,这正是我们现时社会的一些价值观被扭曲了。

于是,我们相对沉默了。这位“内外交困”的打工妈,除了脸上还残留着余惊以外,再没有一丝笑容了。

猜你喜欢

打工妹擦鞋垃圾箱
30厘米的尊严
垃圾箱上的尊严
垃圾箱的变化
“高端大气”擦鞋摊(大家拍世界)
拉黑
高脚凳
爱赢得爱
智能垃圾箱
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