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地球人从未见过的物体

2004-08-27张乃丽

东西南北 2004年9期
关键词: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

张乃丽

宇宙人把一个地球人从没见过的物体扔到大道的正中,然后他们藏在盘旋于空中的圆盘中,观察地球人拾到这东西后的反应。

如果这时有人拾起这个物体放在眼前,遮着光从各种角度观察,那一定是法国人;如果有人把它拿起来放在耳边摇晃,那一定是德国人。有绘画天赋的法国人善于用眼睛(视觉)去观察事物;而诞生出贝多芬的音乐民族——德国人则习惯于用耳朵(听觉)去认识事物。

但如果是斗牛之乡的西班牙人,为了解开疑问,他们既不用眼,也不用耳,而是捡起来,敲碎它看个究竟。

英国人不像西班牙人那样随便就下手,而是把捡到的东西花几天时间耐心地观察,甚至试着用它,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召集全体家庭人员来投票决定如何处理。

中国人在这方面,要比英国人更有耐心。他们在捡之前首先小心环顾一下四周,在确认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再如君子般不慌不忙地捡起来放入袖筒里,并不急于探明那是什么东西,重要的是先把它保存起来,因为他们认为,总有一天会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

这里并不是要故意撇开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不谈,相反,更想知道他们的反应如何。但让人失望的是,他们对这事没有任何反应,从一开始就没见他们为此发愁。因为美国人把这事完全委托给了电脑,而俄国人只向党组织或克格勃报告一下就算完事。

那么,日本人有什么反应呢?他们既不会放在眼前遮着光反复观察,也不会试着放在耳边摇来晃去地细听,更不会敲碎它或偷偷地放进袖筒里,好奇心极强的日本人也不可能把它抛给计算机或党组织。日本人一旦捡起那个物体,便会以最快的速度试着做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东西。当然并不是按原来的尺寸做,而是把它小型化,精巧地缩小至可以放在手掌上欣赏,并会一拍大腿念念有词道:“原来如此!”

猜你喜欢

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M.U.莱蒙托夫剧本《西班牙人》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狂欢之后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法国人吃得差又懒得动
谈天气
哈哈一笑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