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槲林更比桑林广

2004-07-09袁跃东

全国新书目 2004年7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丝绸

袁跃东

仅从数字去衡量,《中国柞蚕》一书就可以称得上一部标志性出版物:作者80余名,其中有60多人系书中所涉及科研成果的直接研制者,全书文字130余万,图片298幅,正文分8编、37章……

当然,数字所反映的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一部标志性出版物,更重要的是看其内容所蕴含的政治、经济、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柞蚕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年,山东半岛的牟平一带,就有人将柞树上柞蚕所结的茧子采回家,制成丝绵。柞蚕丝绸作为一种产业,是由鲁中南山区开始的。“饲罢春蚕又饲秋,一年生计此中求。槲林更比桑林广,何必争先拜马头。”这刻于清代碑文的诗句,形象地抒发了鲁地山民放养柞蚕的一腔豪气。从清乾隆年间起,柞蚕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渐形成了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大蚕区。中国柞蚕向国外的传播,以朝鲜为最早,其次是俄罗斯,被引种到日本是在1877年。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柞蚕又相继传入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阿尔巴尼亚、印度等国。在举世公认的四大发明之外,作为中国丝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柞蚕人工放养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杰出贡献。

《中国柞蚕》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的重点资助项目,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柞蚕的发展史,追溯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丝绸文化的历史渊源,而且展示了柞蚕无可替代的多方面经济价值:柞蚕丝纤维挺韧、强牢、优雅、含蓄、吸湿、透气、抗紫外线、穿着舒适;柞蚕鲜蛹含有18种氨基酸和钾、钠、镁、铁、铜、锰、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柞蚕蛹油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7%;用柞蚕蛹栽培的蛹虫草,具有抗惊厥、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舒张气管平滑肌的功能,甚至就连时常被人废弃的柞蚕蛹皮都是能提炼出壳聚糖的宝物。

当然,作为一部科学巨著,仅有纵向“史”的追溯和横向“用”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柞蚕》更难能可贵的是融会了中国柞蚕最新的科研成果,面向世界,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柞蚕业在品种资源、病虫防治、生物工程等方面科技突破的成就和水平。对所有最新的科研成果均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分类,使其作为中国柞蚕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财富,见诸文字,留予子孙,并以此推动中国柞蚕产业的持续发展和高度振兴,保持中国柞蚕科学研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著述者的这种追求让人感动。

《中国柞蚕》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定价:180.00元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丝绸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丝绸产品传承与创新的“桑果”理论建构探索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丝绸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