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书”到“教人”的视角转换
2004-06-13贾桂清
贾桂清
去年深秋,《人民教育》编辑部在承德市主办了“全国百所名校高中发展论坛”。时间转眼而过,但大师们讲课的情景仍使我回肠荡气。“理论教学”的理念亦如春风化雨,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反思。课堂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复制文本的行为,还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是注重知识点,还是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是注重教学结果,还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归纳上述问题,其实质就是“教书”还是“教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的区别及传统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对立。为了界定素质教育的范畴和保持对传统教学扬弃态度,我把教人的课堂称为“素质教学”。
素质教学是关注人的学习的发展,建立一个学习化的课堂,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文化活动
教学活动的性质是一种有序的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包含着人的欲望、情感、意志、理想,既是人发展的内驱动力,又是人发展的有意识的目标。这种具有超越自我的生命本能特征,与素质教育的创新本质以及促进人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新课程体现了时代气息,为教师提供了自由、自觉展示创新教学的舞台。“其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公民素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定位于终身学习的要求。从目标、结构到探究、案例都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学与新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注重“教书”,复制文本。“教书人”把知识点当成教学目的,把课程当教材,把传授知识当成学习,把知识和技能当成课程目标,像拥有所有权一●样去占有时空,教与学的关系成了奴役化关系。如果不能超越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将是一个“悬案”,学生学习的发展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等待,课堂教学始终将是一个复制文本的行为。
尽管我们界定了“教书”与“教人”是两个不同概念,在课堂上仍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的剥离,转换一个角度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已被设定的时空中进行,这种特定的时空有需要完成的具体内容,客观上存在着对教师和学生的外在限制,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作为“先生”的教师有先学的体悟,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经验和体验活动,教师熟悉课程重点和难点,也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学习起来有困难。当这种经验、体验和特定的时空、任务结合在一起时,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本能意识,即对自己的崇拜,把自己确立在“神圣”的地位,原有的经验、体悟和方法不再成为重新探讨的东西,而变为直接传递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教学“模式”化。教师在课堂上有一种绝对的支配权力。这种现象是教师的一种“异化"现象。黑格尔解释为“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因此,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应采取“扬弃”的态度,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保留什么,剔除什么的困惑。上述因素的存在,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剥离。
教学活动上出现的矛盾,是教学活动中生命活动的内驱动性与课堂教学客观的限制性的矛盾。一方面是积极的,表现为生命活动具有的内驱动力,我们称为向上取向;另一方面它又是消极的,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限制性,我们称为负向取向。前者具有驱动性,后者具有制约性。可见,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永不间断的扬弃过程中的文化创造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张扬向上,把握负向,不断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素质教学课堂的特点和意義
素质教学的课堂应该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呢?首先,在课堂时间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拓展更大的教学时空,其内涵价值对人的发展才有意义。
拓展教学时空,以经济学观点来看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外延,也就是课时的绝对延长:另一条是内涵,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教授时间使课堂时间相对延长。前者,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可取;后者可以使师生获得一个更大的公共时空。这就形成了对同一个问题的共同探讨的共享“机遇”。减少教授时间,涵盖着简约性、浓缩性、一语中的的方法论意义。我们不是完全反对传授,而是要求把功夫放在知识的形成,上,利用公共时空,通过观察、探究完成认知过程,进而把握科学方法,形成思维品质。江苏省锡山高中唐江澎老师“走进朦胧诗”一课,以“经营方式”的理念,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位教师怎样给予学生巨大的学习时空;从分组学习到“经营”,从“象”与“意”的板书到洞察力的培养,从学会“倾听”到体味语言,从文本到品味人生体验,从简约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到美德,从文学形象到诗歌创意,从人生的感慨到人生境界,从“不让课堂出现一个看客”,到“不让一个学生的思维游离”。通过课堂展示的都是认识与情感的整合,生命与人生的律动,体验与生活的契合,仿佛在一个“绝对”的空间里,纵横跌宕地推出了一颗颗涤荡的心灵。学生怎么能不对“老马”“思念”和“泥土”产生情怀呢!
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通过三首“小诗”,引导学生感悟、体悟“理趣”,直达生命之境界,揭示了一个博大的“哲理”命题,实现了诗歌教化的目标,使人格特质和个性思维获得广阔生长的空间,展示了一位老师“一石击破水底天”的艺术造诣和留给我们思考学习的价值及意义。小小课堂展示了一个巨大时空。其内涵如同商品这个“元素细胞”一样,包含着一个经济规律,如同华夏文明中的“一”,包罗万象,演变出千变万化的规则。另外,交互方式表现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能使问题不断产生和不断整合,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这意味着互动活动本身能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新价值的东西,达到群体交流、个体共享的目的。同时作为资源开发的方式,使课堂成为无数的信息源和不停传递的信息网,使教学素材更为丰富、广博、生动。
交互活动标志着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这意味着确认了需求个体和互动群体沟通之必然,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满足不同层面人的需求的一种共享文化。
交互活动应该具有对知识的形成和拓展意义。通过赵谦翔老师让每位学生写出不超过一百字的诗歌鉴赏,然后进行讲评的教学,可以归纳出:写是对信息的开发,分类讲评是对信息的整合和利用,给出专家鉴赏则是准确发送了信息。在这里互动活动使知识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其内涵展示了知识总量的增长。
互动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肤浅、苍白的,而是具有挑战意义的,即是针对“问题”和结论重新提出问题。赵谦翔老师展示给学生的画面上有“白云、松黄、红衣”,让学生用心观察万绿丛中点出的“红尘”之意,得到“用书之智,不在书里,而在书外,全凭观察之"(培根)的新启示。也从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品尝到心灵的惊喜。
记得有一次,听“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教师讲得很好,但在提出问题时出现了失误,“假如维纳斯是个老太婆呢?”“假如这位老太婆是为了他人而牺牲的人!”假如是你的一位母亲!”像这样的提问不仅游离了对艺术美的鉴赏,还混淆了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伦理美等许多概念。有价值的提问应是能激活问题,引起思考探究,满足学生内心兴趣和发展的需求,并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教师要具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师对教学资源能自由、自觉、合理地配置和分布。信息经济表现在信息劳动方面是开发成本的提高,这是知识价值规律的表现,教师成本开发(如继续教育、智能培训、个人信息设备配置以及资源整合,还包括无形投入,如情感、经验积累等)是教师角色从根本上得到转换的条件。只有实现了这种转换,教师才有能力处理好课程中(如整体与部分、个体与全体、知识与学习、情感与方法、设计与目标等)各个要素的关系,合理配置与分布教学资源。更好地把握课程体系和标准,并持续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的成本意义应成为这个时代关注的特点。
福建省厦门一中任勇老师从演示数字开始到以图形终结,从圆的四等分的微观变化衍生出质的变化,揭示出数学的“发现、发展、有序、高效”的规律。整个推理、论证过程,都在充满观察想像、探索、发现、创新的逻辑之中,也在“现实之中",更能见到教者源于生活情感,立于对学习价值的追求。
三位名师对素材的选择,独具匠心,不由得让人叹服。从素材的挑选到整合,即是一位教师多年来对教学探骊得珠的结果,又是对教学价值理念的追求境界。
创造性地配置资源分布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金陵中学听到的一节语文课或许能给我们以启迪。这节课的内容是魏晋五言诗。有《迅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人文诗特点、曹植其人(背景)、《白马篇》、這么多内容,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不敢耳食。教师是这样讲课的,领读《迢迢牵牛星》之后,直入主题。第一个问题是“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发言同学有30多人次,提出“心很近人很远”、“望到老死”、“相思不相见,可望不可及”、“望眼欲穿”等名字。第二个问题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要求联想学过并与之相近的诗来回答。第三个问题是“作者为何要写这首诗”。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想像叙述一个故事。在这节课中,教师还运用了大量的激励语言,使用了发散、集中、推理、联想、逆向等各种思维形式。如此之大的课堂容量,如果不是交互活动,不是教学中各要素配置、分布合理、讲评详略得当,何以能完成教师的设计目标,并将教学时空拓展得“无边无际"呢?这印证了教师的成本意义。
从“教书”转换为“教人”的素质教学,旨在关注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以何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并非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在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依着这种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创新理念和具备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