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约的精彩
2004-06-13周益民
周益民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鹬蚌相争》一文。
片段
《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这不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我接着他们的话题:“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这样吧,大家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另外,还可以参阅老师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片刻之后成了唧唧喳喳的一片。
“我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不妥。”
“我觉得那不能怨编者,古文就那样写着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不对,古为今用,可并不是照搬照用,不正确的也要修正。”
要我说,课文是寓言,你想想,鹬也好蚌也好,其实哪会说话呀,那是人们借这么个故事说明道理呢,
所以我觉得课文这么写是可以的。
“我不同意,尽管是寓言,想像也要符合实际情况呀,譬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吧!”
我乐了:“这叫要符合事物的物性特点。
“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很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好——”一致通过。
下面是“柠檬酸”小小组的一封信。
敬爱的编辑爷爷:
您好!
您组织编写的语文课本真是太棒了!这一本本语文书就像一艘艘小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次新学期开学发新书,我们总是抢先翻看语文书。
今天上《鹬蚌相争》时,我们觉得有个地方有点欠妥。我们读到“鹬威胁地说”和“蚌得意洋洋地说”这部分内容时,脑子里闪出了疑问:蚌用外壳把鹬的嘴夹住,鹬怎么能说话呢?而蚌一旦说话,鹬不就可以趁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吗?我们想是不是可以这么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编辑爷爷,您觉得我们的想法有道理吗?
海门市实验小学四(6)班
柠檬酸小小组
正想着为这次讨论画上句号时,又有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我觉得我们刚才的讨论有问题。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
呵,链接到生物学上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问。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
“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呵呵,看来这一课还没结束呢!评析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主客两分式”的教育教学,主体是教师,是成人,学生成了客体,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制于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表现在每日进行着的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以教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并据此为标准制订出过于精细、严密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的过程便是“教案剧"的演绎,一切尽在“执行与落实”之中,尽在预料之中,学生稍有“山重水复”“旁逸斜出”便遭封杀。其结果便是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的沦落与缺失。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其实,教师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轨。我们以为,这些“偏轨"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视界正在敞亮,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也惟其如此,“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这种美好的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
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我就遭遇了这种状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实境并未如我所料的进行,于是,我干脆抛弃了原先预设的方案,而是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以此为生长点,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进而帮助学生完善教材,让他们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最后并未形成一个“标准”,而是就再一次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我以为,教学就是這样,它没有明确的终结点,它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编后
新课程的使命说到底是文化重建一让每个从学校走出的学生,都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并成为高素质的现代社会公民。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民主意识:他们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但同时保持思想的独立,习惯用科学的批判眼光衡量一切,不迷信、不盲从,只有这样的个体才是强大的个体,只有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人的民主意识、批判精神需要从小培养,学校教育责无旁贷。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每堂课都充满民主、平等的气息,就像周老师的这节课一样:每个学生的独立见解都得到尊重,他们拥有自由思想的权利,他们质疑教材,他们无拘无束地发表“异见”,他们和老师乃至所有的知识权威(比如说教材编写者)平等对话,在他们眼里,没有独霸一切的权威。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诞生一个个拥有健康人格和富有创造力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