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

2004-06-12季苹

人民教育 2004年2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态度物质

季苹

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文化”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

对泛泛而谈的“学校文化”的反思

如果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也是吗?

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界定首先是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的影响的,而恰恰是两种普遍性的对文化的理解让人感觉对学校文化不知所措。

理解一: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理解二: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秧义的文化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

可能是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出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学校文化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堆砌。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在教室不足的情况下拿出一层楼还要多的教室作“各种文化”的展室;书画室、院士题词室,还有巨大的由许多间教室组成的动物标本室,一不注意,还以为是在博物馆,忘了是在学校……

现象二:曾到过一所学校,一进校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横幅非常醒目。进到教室,坐定后不久,校长就提出:“您是否能推荐一本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书看看?”当我们问校长,您重视教科研吗?大多数校长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真正在行为上重视教科研的校长到底有多少呢?惟恐自己观念落后、文化落后,“科研兴校”、“校本教研”、“学习型组织”等代表先进价值取向的口号,几乎每个校长都会说,可现实是……

在这两种现象中,“学校文化”处于一种虚幻的、泡沫的状态,这显然是与那个天大的广义的或形而上的对文化的界定相关联的。

可是,我们分明又能感到文化的实在性。正如很多文化学家所分析的,文化带着种族和继承的气味,具有免疫力的味道:它划上一个光灿灿的圈子,将“孙悟空”限制在其中……文化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那么,如何去表现文化的这种实在性?

如果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那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又是什么呢?

一提学校文化,研究工作者(包括有些实践工作者)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或再加上第四个层面——行为文化。那么,什么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呢?

到学校去,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引起了相应的思考及观点:

现象——

之一:一所面积不大的学校,有假山草坪,有小桥流水,校长赋予了这些假山、草坪、小桥、流水丰富的内涵,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却显得非常拥挤……

之二:一所学校新修了一块很大的草坪。可是,居然有幾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从中穿梭,难道他们就不心疼?当校长找到其中的某个同学了解情况时,该同学说,他在那个楼的五层上课,从楼上下来,经过另外一座教学楼,再绕过这个草坪去上厕所,回来后肯定要迟到。为了不老受班主任的批评,也就顾不上心疼草坪了……

之三:在某校参观时,校长津津有味地给我们介绍学校墙上写着的各种名言警句;这是谁的话,校长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要将它写在墙上。校长介绍过后,问及几位路过的同学,注意过这句名言吗?欣赏这句名言吗?同学们抓耳挠腮……

之四:很多学校墙上挂着由文化公司特制的精美的文化挂件,有伟人系列,有科学家系列,显得富丽豪华……

思考及观点一

物质文化等于物质吗?不等于。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但却可能是与人隔膜的甚至是对立的。物质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的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制度文化等于制度吗?不等于。制度文化在根本上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度的方式。文本中的制度可能相同,但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觉得制度没什么用,校长说了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度是定给“傻子”的;制度是经过大家讨论的,因而一旦制定就会被大家自觉遵守……对待制度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使学校制度的执行状态大相径庭。

精神文化等于精神吗?不等于。学校墙上的名言警句可能只是校长的一相情愿甚至是一种强加,也可能是经过全校师生反复讨论的。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中的合理合法性,是人们对待名言警句的态度。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组织的真实的道德与精神状态是不能简单地到组织的某句口号、某篇文章中去寻找的,而必须在组织成员的做事方式与状态中去寻找。有的组织的道德与精神状态在口号或口头上是非常高调的,但有可能其组织成员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很难保证,而相反,一个在口头表达上低调的组织,其成员却可能随时体现着高雅……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吗?是。是如何成为有机整体的?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对待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一致的。具体说,一所学校中物质与人的亲和程度和制度、精神与人的亲和程度是一致的。

尝试回答“什么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努力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建设学校文化”是不同的问题,应加强对第一个和第四个问题的探讨。

近一段时间以来,讨论学校文化大致是围绕上述四个问题展开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对学校文化作出规定,第二个问题是对应然的学校文化的描述,第三个问题是对实然的学校文化的描述,而第四个问题是解决如何操作。

目前,大多数文章都是围绕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展开的。但是,如果忽视对第一个和第四个问题的研究,就必然会使“学校文化”的描述和操作处于漂浮、混乱的状态。事实上,只有对学校文化作出比较清晰的规定并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

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我们同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组织中人们的价值判断,但它不是人们“说的”价值判断,而是人们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行为中体现的价值判断才是真实可靠的。

“做的”价值判断有可能是主体意识到的,也有可能是主体没有意识到的。那么,这种“做的”价值判断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大多数组织成员在主导的或者说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的不约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我们称其为“内隐规矩”,而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我们称其为“内隐概念”。我们认为,这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才是文化的真正的、真实的内容。

每一个人做事时都有自己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那么,一个组织的文化如何判断呢?一个组织中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做事方式以及“对多发问题的一套标准化适应方式”(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即一致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就是这个组织的文化。学校文化也是如此。有意思的是,某位校长或教师在学校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与其在校外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可能会截然不同,这恰恰是甄别其所在学校的文化特征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试图通过案例或现象来具体呈现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界定:

案例:骨干教师纷纷调走

10年内,33位教师调走,其中大多是骨干教师。可校长认为学校对骨干教师是很重视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调走的李老师在谈话中提到了两个直接与学校相关的原因:1.“有时我觉得自己像是在孤军作战,可能我们学校太缺少团结协作、友好竞争的氛围吧。”“比如说教学成绩吧,我所教的英语学科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我班学生的英语当然也是最出色的,可是我们班竟然没有一名三好学生……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门门功课都出色,可我又没有这个能力。”2.“我当时也听到有人在议论我,说我傲,不太谦虚,不太合群,看不起老教师,眼里没人,等等。其实,我只是把他们闲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因而和他们的沟通少了,以致招来非议。这些我倒不在意,最让人生气的是,在考核中不以教育教学效果来评价教师,而是谁的^缘好,给谁的分就高,真是太不公平了。”

分析:贫困文化

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教师,大家就会觉得他扎眼,不随和?是因为这所学校是一所穷学校,更因为在这所学校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凑合过”的习惯和传统,即贫困文化。我们曾经到过不少条件差的学校,发现并不是所有条件差的学校都发展不起来,有的学校,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了面貌的。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发现“贫困文化”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所谓学校中的“贫困文化”,就是在长期贫困中孕育的对待学校发展的消极的做事方式和看法:“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是不可能改变的”,“它就是一个‘凑合过的地方”,“任何教师个人的努力都是没用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事方式中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现象一:坐在门外的被评课人

在一所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学校听完一位老师的课后,大家开始认真地分析起老师的课来。我想起一个问题,想了解一下讲课老师的想法,突然发现讲课老师不在,四处搜索,发现她坐在门外,身子一多半在门后,使劲伸着头……

现象二:一围圈——一低头——一等待

听完课之后,大家围着圆桌(圆桌是“民主”的象征)坐下来,然后低着头,等待着某个人发言,最后发言的往往是权威。

分析:行政文化

评课就是评价,就是对课的评价,对讲课人的评价,就是对课和讲课人作出好或不好的评价。谁有这个权力呢?当然是管理者或者是有权威的人,当然老师们不敢说话了,说了也没用,当然被评课人更不能说话了,说了就是不谦虚……评课是行政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术的一部分。人们形成的这种评课方式、对评课的态度和评课的内隐概念,就是在这种长期以行政方式作为管理的主要的甚至是绝对的方式中形成的。

通过上述案例和现象及其分析,我们想在进一步具体表达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界定的同时说明,学校文化的界定无法离开对行为的描述,但又必须深化对行为的分析。在行为分析中,学校文化就变成可以具体感知的了。这个时候的学校文化才是具体真实的,才是“落地”的,才是实在的。

对学校文化再建的初步看法

课改呼唤新的学校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种理想、呼唤如何生根,变成现实,将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如此复杂的问题,我们的思考必定是极其初步的。

一个人在做事中体现的独特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是一个人的生命特征所在:一所学校中的大多数人在做事中体现的独特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同样是这所学校的生命特征所在。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區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

一所学校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学校中的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和方式的结果,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是学校文化生命之树的叶子。大家可能会问,其他还好理解,精神应该是文化的核心,怎么会是结果、是叶子昵?仔细想想,是什么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言堂”下必然是群言的沉默:封闭的办学必然是精神的封闭;凡事都由领导说了算的学校,久而久之,群众也就真的成了“愚民”。如果在一所学校中,物质条件非常优越但却与人隔膜时,我们就不难想像,学校中人们在一起有可能话语极其丰富但真话可能不多。

因此,学校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就是我们在前面对学校文化的界定:学校大多数成员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北大的学术文化是在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下形成的。兼容并包不是具体的学术观点,而是对待学术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学术的繁荣、精神的丰富是学术自由、精神民主的必然结果。学校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越开放、民主、科学、人本,学校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就越健康、亲和、有效和丰富。当我们这样去理解学校文化的时候,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就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了。

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学校文化也有一定的客观性。

学校是管理中的学校,学校文化必然受到管理机构的文化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对待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必然影响校长,影响学校文化。也就是说,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能左右学校的权力部门的文化必然影响学校文化。我们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是计划经济和直线型的行政管理态度与方式造成中国学校的整齐划一,学校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都是上级要求和给予的。在这种状态下,学校不可能有特色,更不可能有原创性的文化。因此,在文化再建过程中不能仅仅提学校文化再建,而必须(至少)同步提出中国教育行政文化的再建。课程改革不仅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也将直接挑战行政文化,也就是中国的官文化。在中国,官多,真正的管理者少;行政多,真正的管理少。

学校是社会中的学校,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必然会影响学校文化,因为生活在学校中的人同时也生活在地区,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也会不约而同地形成某种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苗族人喜欢唱歌、绘画、舞蹈,形成了热情欢快的生活方式,对静坐的不实用的课堂的忍受度根低。于是,某位校长将苗族的唱歌、绘画、舞蹈等纳入课程,结果,学校的辍学率明显降低。白族人在民族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东巴文化和韬光养晦的做事方式,在国家统一课程时他们通过民间的方式传递着自己的文化。2003年9月,当一位校长按照三级课程政策将东巴文化的一些内容纳入校本课程时,我们就不难想像这所学校的变化了。

教育行政文化和地方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客观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不能有所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植根于学校中人们生活的地区文化,充分吮吸其中的营养。不妨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地方文化的特点得到充分研究了吗?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和教师的地方文化特征得到尊重了吗?学校管理思想与方式充分考虑了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的地方文化特征了吗?地方文化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了吗?同时,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既要服从上级领导,又要坚持自主办学。服从的是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基本的规范性的要求,自主的是学校组织成员中形成的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

因此,校长和老师对于自己学校的文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由于文化是体现在行为和现象中的,因而学校文化是可以诊断、改造的,诊断是改造的前提。

文化是依附在行为、现象中的。因此,文化是可以诊断和改造的。学校文化诊断可以通过对行为的分析来进行。例如,“教师备课行为与学校文化”、“教师评课行为与学校文化”、“教师人际交往行为与学校文化”、“教师学习行为与组织文化”,等等。诊断也可以直接从行为中的“问题”和现象入手。例如,前面提到的“为什么骨干教师纷纷调走”、“为什么大家对评课活动积极性不高”、“为什么老师不学习”,等等。

但是,又必须清晰地界定,文化的分析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行为的分析过程。一般行为分析的对象是行为和行为者,目的是改进行为,而文化分析的对象是行为者所在的组织,目的是改造学校文化。因此,文化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行为分析上,而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到什么地步呢?深到对行为进行比较精确、符实、可靠、充分的描述以保证一定的科学性:深到“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在学校工作中,每日每时涌现着大量的现象和问题,由于我们处在同一個组织中往往是见怪不怪,根难引起深入思考。即使感觉到了问题,也最多是就事论事地纠正教师某种行为方法,似乎教师的行为是教师个人因素的结果。这种纠正也只能暂时改变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因而,校长应该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诊断意识,深入分析现象与行为中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即在学校文化的层面上解决教师行为中的问题。

学校文化的改造就是在诊断到学校中的某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之后对其进行的改造。改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的成果是体现在“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的改变上。

如果我们能够脚踏实地地从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和现象入手,分析和改造其中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实际上就是在踏踏实实地改造与再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之树便能根深叶茂。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态度物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