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 求索 追寻
2004-04-30潘建中
潘建中
积累生活 历练坚忍个性
在我的记忆里,飘在乡野农村上空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从简陋的校舍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未到上学年龄的我早早开始了启蒙求学生涯。
“文革”对国家是一次浩劫,于年幼的我同样是一场不幸。刚吸吮过半个学期知识乳汁的我,因为“文革”也停学在家了。抄写第一册语文课本,临摹一本薄得可怜的字帖,听听有线广播里的新闻和样板戏,成了点缀我童年的快乐时光。
两年后的“复课闹革命”,我的同学回校重念一年级,我却固执地坐进了二年级的教室。很多字不认识,凭揣摩猜个八九分;算术“断层”,“啃”哥哥留下的旧书,一两个月后,居然“无师自通”跟上了教学进度。我初尝了自学的喜悦,更唤起了我从未有过的自信,这种自信从学习领域渗透扩展到我的内心世界,伴随着我的工作生活直至今日。
20世纪60年代末,更大的劫难在我难以承受的年龄降临到我的家庭。我的父亲从50年代起一直担任公社书记,他性格坚毅,为人诚实、谦逊,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凡认识我父亲的人,至今仍对他的人品赞不绝口。“文革”中他被作为“当权派”、“保皇派”批斗,后被一批满腹阴谋诡计的夺权者不择手段地迫害致死。那时的我年仅九岁,一个只知道流泪而不会哭泣的孩童。亲人的逝去,让我刻骨铭心地体验了生命的无奈与脆弱,也更懂得生命的宝贵。从此,在我的心灵里播下了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也将帮助更多的人追求理想而高尚的生命存在方式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在家庭失去项梁柱的时候,我衷心感恩我的母亲。她以赢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以她低得可怜的收入负担着奶奶及我兄弟五人的生计。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与哥哥边读书,边帮助母亲种地。烈日骄阳下,凛冽寒风中,我们兄弟几个默默承受着超负荷的劳动,也收获着满足全家最低生活需求的粮食。田间地头旁,我用点点滴滴的片刻来获取知识,满足着精神与心灵的渴望。
现在回想当初,同龄人尚在承欢膝下,我所经历的肉体苦难和精神磨炼己难以言说。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时常受同伴的欺负,势单力薄的我学会了默默地忍受。正如叔本华所言:痛苦最初的形式是缺乏、贫苦以及为苟活生命而忧心忡忡。其实真正折磨生命的并非物质境遇,而是精神境遇。我感谢最初虽不甚完整的学习经历,是它丰富了我生命存在的方式,冲淡了生活中不经意间随时会降临的痛苦,磨炼了我坚忍的个性。这种磨炼于我而言是一笔丰厚的宝贵财富,工作中所经历的任何苦与累,都不及我童年时的苦难遭遇,这种磨炼支持我至今遇到困难与挫折都会坚强面对,碰到机遇与荣誉都会心存感激。
实践反思 求索教学真谛
恢复高考制度,我选择了师范院校。
大学毕业后,凭着敬业精神和学生的良好评价,工作的翌年,老教师就把荣誉让给了我,推荐我为县级优秀教师。虽说以后的许多荣誉级别都超过了它,但这是我有生以来受到的第一次精神奖励,至今还令我特别珍视。
站上讲台不久,县教研员下乡调研,听了我的高一物理课《力的合成和分解》。他肯定了课堂的闪光点:一是放得开,让学生自行探索力的分解结果的非惟一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是收得拢,比较不同组别学生力的分解结果的合理性,让学生领悟正确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合理的也未必就是最佳的,要学会判别、取舍;三是恰当地运用类比,力的合成结果是惟一的,与选定参照系后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惟一的相类比,力的分解结果是非惟一的,与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择参照系的方案也是非惟一的相类比,并将选择合理的参照系以方便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分解也要选择合理方案相类比。这样,将物理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必定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现在的眼光回顾审视,这堂课无疑还是稚嫩的,但由此启发我时常反思课堂教学,使我领悟了过程比结果重要,智慧比知识珍贵,引领我在漫长的教学生涯里始终重视对学生物理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学生也时常接触理想化模型、理想化实验、假说与验证、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数学方法等物理思想,反映于学生脑海里的物理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鲜活生动的,充满着对称美、艺术美、简洁美、和谐美……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并尽量回归生活实践。如上《杠杆的应用》前,发动学生寻找各类杠杆,于是课堂成了缝纫剪、指甲剪、铡刀、钓鱼杆、杆秤、托盘天平、扳手、老虎钳、羊角榔头、跷跷板的展示厅,学生还制作了春米臼等模型……
我倡导学生收看如《Discovery—探索》之类的科普电视节目,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触发其思维灵感。久而久之,学生在“智力碰碰车——奇思妙想小实验”中,利用多个盛水高低不等的玻璃杯仿制的“编钟”,制作了水果电池、纸盒烧开水、冰水“煮”开水、人造喷泉、水柱顶乒乓球、潜水艇模型,甚至利用压电陶瓷制作了一只小手电简,让老师都找不到电源……在“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案设计大赛中,由于平时的渗透引导,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弹簧秤法、替代体积法、浮沉条件法、沉锤法、杠杆法、连通器法、虹吸管法,等等,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人叹为观止。
在通过物理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教师也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理论层面审视教学实践,从个人的教学扩展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努力从教科研中寻找结合点,因为我相信教科研能提升人的思想,也能改变人的行为。十多年来,我负责实施的《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德智体一体化,课内外一体化》、《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中文化学科素质教育研究》、《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认识和实践》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的实践和研究》等研究课题,分别获省、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在课题研究中,我研读教育名著,吸取文化营养,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丰富了自己的内涵。
研读墨经 追尋思想超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白话墨子》的小册子。我被两千多年前的墨翟在《墨经》中论述的几何学、物理学所深深吸引,开始探索研究《墨经》,并时常将《墨经》的内容结合于物理教学之中。
如我将《墨经》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作为科学假说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学生有的站于一侧开了小孔的冰箱包装箱内观察小孔成像,有的利用长条形纸盒内嵌毛玻璃验证小孔成像,最简单的只利用一张剪有小孔的纸片就验证了白炽灯钨丝所成的倒立像。学生的结论都证实了《墨经》的“假说”。
《墨子》中不仅有许多自然科学的论述包涵着丰富的物理学思想方法,具有很高的哲学意境,而且将接受的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墨子对知识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现在所认可的关于知识分为两类,即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之说。人类的默会知识远多于明确知识,而且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研读墨子的谆谆教诲,在教学中我尝试自然、社会与科学的融合,提倡亲历知识;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传达古人关于科学的真知灼见;以实践为载体,把科学知识作为内容,将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并不知不觉地视其为自己的教学追求。
开始,我仅以为《墨经》中自然科学的相关部分的知识会对我产生作用,后来我知道这种直接作用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现在《墨经》之于我己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已积淀在我的文化认知中,它丰盈、滋养并提升了我的教育实践。在我20多年的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这种古典的教育文化思想己成为支撑我教育理想的重要成分。
我认同“唱而不和,是不学也;和而不唱,是不教也。(老师积极地教而学生不跟着学,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地学而老师不教,是因为老师缺乏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因而我要求师生重视教与学的互动、师生情感的交融共鸣,以提高教育的功效。
我遵循墨子理想中圣人的“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的论述,静默时多反思,以言语耐心教导人,身体力行做有益于人之事。时时提醒自己教育需要有心人,教育需要不断反思,教育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赞赏“所染”中提出的“有道者劝以教人”,即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道德水准和知识状况。如果道德和知识不如别人,就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而道德和知识比别人强的,就要毫无保留地教给别人。
我提倡“形与知处也”,教导学生健康的生命不单指一个躯体,而是形体与认识能力的结合,德、智、体诸方面要全面发展。
我推崇墨子“兼爱”和“尚贤”的观念,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升华自己的认识……
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的时光转瞬己逝,但那些难忘的片段于我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是我自己創造的,是与书结缘、与丰富的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与个性飞扬的学生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