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终点思考

2004-04-30李希贵

人民教育 2004年22期
关键词:杨澜一流主持人

李希贵

先想好目的地,再制定路线,你就会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而且会发现捷径所在。

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实用的方法:从终点向现在逆向思考。譬如说,人生七十,因此,你可以先想好七十岁前,你想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正在干什么?身边会有什么人?当这些明确时,你就能知道五十岁的时候自己应该在哪里,已经完成了些什么。再推想四十岁、三十岁以至于今天。

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杨澜,在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不再主持中央台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栏目——《正大综艺》,到国外进修学习去了。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杨澜的做法。其实杨澜的想法很明确,她喜欢当一个有智慧的主持人,当一个靠人格魅力赢得观众的主持人,而不是靠年轻、脸蛋吃饭的主持人。

今天,当观众再看杨澜的节目时,就能发现一个全新的杨澜。她以自身的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获得好评如潮。杨澜的成功,依靠的是自身修养,而从战略上说,则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她的大忙。

大学毕业后,大概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我那些比较要好的同学大都跳出了学校,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做起了公务员,而且一个个都做得十分出色,我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可是,在进行“终点思考”后,我发现,这些终点目标并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下海经商最好的结局是挣了花不完的钱,衡量你的成功与否也往往是看钱的多少。但是,自小家庭的熏陶、长大后儒家的影响,都让我不可能把赚取大把的金钱作为自己最终追求的目标。既然如此,我何必下海?而做官呢,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凭自己的个性、气质、背景,我都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虽没在官场体验,但作为旁观者也略能看开一二。

“终点思考”让我冷静下来,我开始在校园里潜心于教育教学。

后来,领导了一所学校,“终点思考”又帮了我的大忙。刚开始接手一所新的学校,总是急于改变一些什么,嘴上说“不烧三把火、不踢头三脚”,可脑袋里还是有些发热。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评比,给学校创一些名气或牌子,常常把老师们折腾得精疲力竭,一时半晌也就罢了,问题是这样的事情一直有增无减。学校的奖牌多了,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教师们似乎没有人再找我借書了,碰到一块儿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了。学生变得有些浮躁,原因是课堂上的老师开始有些浮躁了。

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办学理想。长期以来,我对学校的要求是办有特色的学校,而且,这个特色应该是一流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第一位要做的就是教师的一流,此外别无他途。如果按照当时那种方式管理学校、要求教师,想实现目标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我想把学校办成一所省内外知名的特色学校,就要把培养省内一流的教师作为重点工程。如果培养达不到目标,就应该聘请、招收一些一流的教师。我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而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还是靠教师。我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招收更多的学生,加快学校发展,还是要靠教师吸引学生。

“终点思考”,使我把精力放在了决定终点目标成败的教师队伍建设上。第一就是研究制定一套建立在全新管理观念之上的、致力于节约被管理者时间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素质。第二就是允许教师们种一些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张扬教学个性,培养有个性的学生。第三就是提倡个人的自我实现,人人制订“个人成长方案”,鼓励教师做“成名”、“成家”梦。

很快,许多教师在一些领域崭露头角,有的还成了省内知名的专家。校园里弥漫着奋发向上的气氛,老师的成功还带动了学生的成功,学校的发展进入了加速度冲刺阶段。

“终点思考”并不难,其实就是制定计划,只不过是从终点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要搭乘九点的飞机,八点二+分就应该到达机场,七点钟就应上高速公路。但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却常常出现种种错误——不是迟迟不肯出发,就是出发之后又中途犹豫不决,或者千脆错失良机——仔细一想,大都是因为没有思考终点的缘故。

猜你喜欢

杨澜一流主持人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养一条鱼需要多少水
杨澜: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
真实也是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