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剑千秋史
2004-04-29田玉明
田玉明
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近战兵器。在我国。剑的历史极为悠久,大约创制子殷未之初,主要用于防身自卫。直到西周时期,两军交战皆为车战,远距离是使箭对射,近距离则是戈戟相交,用剑作战的还尚少见。到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争霸。因为江南地区林木遍地,水泊纵横,善于在平原上奔驰的巨大战车在江南地区是无比笨重的,几乎无用武之地。步兵和水兵也就成为吴越军队中的主要兵种,而各种短兵器也就逐渐替代了长柄的如戈、戟、枪等兵器。剑成为吴越地区作战格斗中的一种主要的常规武器。
剑用于实战以后,剑的配制和铸造也相应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地均有一批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而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则远远超过中原诸国,出现了驰名于世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能手。他们铸造的青铜剑,剑锋坚韧、锋利无比,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剑中,最著名的要数“越王勾践剑”,它是越王勾践请著名铸剑师历经数年、精心铸造出来的。据史料记载,越王勾践请名剑师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名贵的青铜宝剑,分别为胜邪、纯钧、湛卢、鱼肠、巨阙,都为削铁如泥的稀世珍宝。史料记载: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匝,决非向壁杜撰,”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在湖北江陵的一座古墓中出工了越王勾践剑,剑长55.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上装饰着黑色的菱形几何暗花纹,正反两面分别用蓝色琉璃镶嵌成精美的纹饰,剑身镌有八个错金鸟篆体的铭文“越王勾践、自作自用。”考古专家称此剑无论外形,还是质料搭配,都是我国青铜短兵器中罕见的珍品。虽然它深埋地下已2300多年,仍是洁光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人门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剑在春秋时期以后的战争中,逐渐从作为实战的短兵器过渡为军官的一种佩饰,但是剑已逐渐从一种兵器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至今仍在世间流传着,并上演过一幕又一幕以剑为主题的历史剧。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清乾隆二十八年春,新疆爱乌罕、卫达克山、霍罕、哈萨克各部落派使臣到京晋谒高宗弘历皇帝,并进贡一件九龙宝剑。该剑长5尺,剑柄特长,上雕9条紫金龙,象征“九九归一”的至尊皇位。剑体华光四射、锋利无比,吹毛可断、削铁如泥。剑鞘用鲨鱼皮制成,嵌满蓝宝石,在太阳光下光辉四射。乾隆皇帝佩上此剑,顿时满殿生辉,挥剑一指,犹如万朵彩云在空中飘舞,满朝文武大臣欢声一片。乾隆皇帝龙颜大悦,特以“龙泉”二字命名,爱不释手,朝夕相伴,直至1795年驾崩之前,仍遗令将此剑随葬,永不分离。
岁月无情,沧桑变幻,乾隆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后,集土匪、军阀、流氓于一身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用炸药轰开了乾隆墓的金刚墙,闯入地宫,将乾隆尸骨和乾隆倾其一生搜集而来的旷世罕见的名贴字画、孤本秘籍都当作废纸扔进烂泥之中,惟一令盗墓者满意的只有那柄非同寻常的剑——龙泉宝剑。
孙殿英东陵盗墓东窗事发后,大案惊天,举国一片哗然。逊位皇帝以及王室成员强烈要求国民政府严惩盗墓贼,全国各界纷纷谴责这一人类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和千古遗恨。但是,孙殿英通过军统魔王戴笠向蒋介石和宋美龄送礼,这件轰动全国的盗墓大案一拖再拖。终于不了了之。而涉及这事的重要人物孙殿英曾许诺向戴笠贡奉出他在乾隆墓盗得的“龙泉剑”。此后,龙泉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成为国民党高官和军统特务互相争夺的宝物,以至上演出许多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传奇故事。当时从日本特务川岛芳子到军统特务马汉三,无不因为这柄古剑铤而走险,戴笠最终因这柄价值连城的古剑,死于马汉三及其同伙刘玉珠在他乘坐的飞机上安放的炸弹,爆炸坠机后,大火烧毁了剑柄,但剑体却仍然寒光闪闪、锋利依旧,令人惊叹不已。盗墓者和因争夺龙泉宝剑命丧黄泉的人在夺剑风波中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剑的价值还远远不单单在于欣赏收藏上,它的作用被历代文人描写的神乎其神,也是想让世人相信剑这种兵器在古代作战所发挥出的神勇。《三国演义》中常胜将军赵子龙单骑救主于长板坡的曹军重围中,所向披靡,斩杀上将千员。而赵云手中所持宝剑却原是曹操心爱之剑——青釭剑,原来,曹操曹孟德“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曹操自已佩带,青缸剑令背剑之将夏侯恩随身背带。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那曹操背剑将军自持勇力,擅自离开曹操,引别人抢夺掳掠,不想被赵子龙撞见。赵子龙一枪刺死了夏候恩,夺下了那口宝剑,这还了得,武艺高强的赵子龙,得了宝剑后如虎添翼,在曹操军中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血如涌泉”,这才有怀抱阿斗,拼杀曹操众军将,突出重围。赵子龙在万千重军中用青釭剑救出的陶斗,正是后来“乐不思蜀”的蜀后主刘禅。《三国演义》没有将这两口名剑的来历交代清楚,可单凭赵子龙单剑匹马救后主,足见此剑对赵子龙来说是何等重要。
科学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刀枪剑戟,斧钺叉,逐渐被火器所代替,以至于退出战争这个生死相拼的大舞台,然而剑却仍被保留了下来,过渡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蒋介石为了维护蒋家王朝的统治,拉拢、培植死党为其卖命,特地在德国制作数把“中正剑”,用以奖励那些为他死心塌地卖命的心腹。这个故事,我们通过电影《佩剑将军》就可以窥见一斑。金庸笔下的英雄无数,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当然还是持剑走天涯的剑客,更有梁羽生的《七剑下山天》使剑客英名永远流传。剑的身价是其他兵器不可比拟的,“项公舞剑”说剑是用来舞的,舞剑的姿式最矫健、最英武,更优美,集刚柔于一身。舞剑更代表了剑的美名,而其他兵器则不能舞。例如:刀,只能耍。扬眉剑出鞘,让人体味到剑的力量和英雄的胆识。伟人毛泽东在他的《昆仑》诗中,用他那如椽巨笔写到“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诗人站在高山之巅,背倚半壁青天,挥起巨人的手臂幻想着在抽出万丈利剑后,将昆仑山裁为三截。有谁能不为这样的“宝剑”所惊叹呢?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无论是剑也好,其他兵器也好,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每一柄剑的铸造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艰辛和血汗。当代文学家郭沫若在参观越王勾践剑和银镂玉衣后题诗一首,“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千古名剑,实为民工做,创造历史的决非英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