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泄吧,真能宣泄所有的烦恼吗
2004-04-29
李树前不久去成都出差的时候,正是他情绪最低落和烦躁的时候。
李树今年28岁,是一家小型民营公司的销售人员。每月工资仅够自己开销,而且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也让他看不到美好的前景。想换工作,可因为仅毕业于一所三类大学,专业也不太好,所以一直没能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提前内退后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李树能够有出息,能够早点结婚生子。为此,他们天天在李树耳边唠叨。
偏偏李树其貌不扬,性格也比较内向,怎么也不会讨女孩子欢心。在父母亲戚以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一次次地相亲,一次次地失败。好不容易和一个打工妹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没到三个月,对方又提出了分手。女孩分手时对李树说:“当初我觉得你老实,想着先处一段时间试试看。但这几个月过去了,我越来越觉得和你在一起太闷,没有钱,没有前途,甚至连一点生活的乐趣都没有。恋爱的时候都只是这样,还怎么过一辈子?”
李树面对女孩的指责哑口无言,他怪不了谁,只能怪自己的无能。
为了逃避父母的抱怨,李树主动请缨出差去了成都。
白天将事情办完后,李树一个人闲逛在成都街头,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郁闷。寂寞、苦恼还有无法排遣的烦躁,让李树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正在这时,李树看见了前方有家酒吧样的店子生意挺好,而且店名十分特别,叫“发泄吧”。走近看店外介绍,才知道这家“发泄吧”是专供人发泄用的。李树走了进去,不禁目瞪口呆,不大的空间里竟然挤满了几十个顾客,随意散坐着,喝着啤酒,情绪在两个极端呈现:要么是非常激动地大喊大叫着,要么是默不作声,但眼神里却是压抑不住的渴望。渴望什么,也许是发泄,也许是爆发吧。
而台上是一个拳击手打扮的小伙子,戴着头盔,主持人大声挑动顾客的情绪,大意是十元钱一拳吧,挨打的小伙子决不还手,同时规定哪些部位不许击打。
李树喝着酒,酒意在心中发酵,像吹起的肥皂泡一般在心中膨胀,越来越大,这让李树差不多窒息了,他无法呼吸,他觉得自己必须上台去将什么东西,或者就是那个人给打个痛快才好。
李树交了押金走上台去,他戴好拳击手套,他看着面前的小伙子,突然觉得一阵茫然,他潜意识里想打击的是谁?
公司老板?虽然工资不高,前景不明,但好歹这份工作让他暂时温饱无忧啊。
父母?还没对父母尽孝心呢,虽然他们人老唠叨点,但都是为了他好啊。
离去的女友?那女孩没有对不起他,而且分手前说的那番话十分真诚。
那么为什么,心中有那么多的愤懑和不平?
这一拳,也许谁都不该打,要打只能打在自己的身上……
从成都回来之后,李树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之中,他惭愧自己那天的所作所为,同时他吃惊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暴力倾向似乎被挑动起来了,现在只要遇到一点不太顺心的事情,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果能找个人打一顿就好了。
这样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消不去了。李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想:自己会不会有一天走向暴力犯罪?
柔情主张:
心理专家认为,作为国内的一种新生事物,“发泄吧”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极心理情绪,但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心理宣泄,其作用只是暂时的缓解,其实并没有真正将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释放出来。李树现在的心情正是因为他真正的苦恼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解决。
要想真正将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必须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要讲究"对症下药",要认识清楚这些不满的情绪是真正由什么人造成的,还是只是自己心理的问题。对于李树来说,他必须理清思路,如果想找份更好的工作,可尝试着去学些新的知识充电,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做个更勤奋更认真的有心人。至于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李树也可以多看些轻松的爱情小说、电影等,而且只要真诚地爱着对方,相信属于他的缘分一定会到来。
李树现在最担心的内心的暴力倾向还不太严重,但这种心态的确是因为到“发泄吧”后强化出来的,原因是他的挥拳是在不自觉地强化着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造成对这种浅层次的宣泄方式的依赖,却忽视了对问题的真正解决。而平静下来后的理智又告诉他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于是一天比一天苦恼。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充实自己的生活。其次是找自己的亲人或知心好友倾诉一下苦闷和失落;或是在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心事大声地吼出来;在感到愤怒的时候,拿起笔将心情记录下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痛快地哭一场,让周围只有自己的哭声和眼泪等等。这些方法都比去“发泄吧”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