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鲜为人知的变迁故事
2004-04-29王彬徐秀珊
王 彬 徐秀珊
周武王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武王从孟津出发,讨伐纣王。纣王发兵70万“拒武王”。但是,纣王的兵马虽然众多,却多怀贰心,“欲武王亟入”,“皆倒兵以战”,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倒戈。纣王没有办法,只有跑到鹿台之上,“自燔火而死”。周武王取得了胜利,成为诸侯之首。之后,分封诸侯。
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两处与今天的北京有关。一处是召公奭的燕国,一处是尧帝后裔的蓟国。燕国的城址,在今天北京房山区琉璃河乡的董家林,一个小小的村落;蓟国的城址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上世纪50年代,白云观西北有一座高耸的土丘,生满了茂密的绿色蓟草,相传便是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及的蓟邱,蓟国得以为称的原始之地。可惜,由于城市建设,被铲掉了。
不知何时,燕吞并了蓟,将它的国都迁到蓟的国都。原来燕的国都废弃了。上世纪60年代,在董家林发掘,还残存着其时的颓废城垣。近年,在那里建立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燕灭蓟之后,为什么要把都城从董家林迁移到广安门?有两个理由,一是水源的需要,今天的莲花池便是那时的水源;再有就是广安门一带是北京南北交通要道的汇合处,符合城市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个城址从战国至金未变,先后做过唐的幽州、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以后,由于对水源的需要,将其时的国都迁至今地。
春秋晚年,齐国有一部官书《考工记》,记述了西周初时的城邑建设思想。其中关于王城,即首都,应该是这样: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考工记》的思想为元人的大都所继承而又有所变通。明、清未变。近年,随着北京城市的建设,北京的道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更多的是在旧城之外,在旧城,虽然力图突破棋盘状的网格,却很难彻底改变。而且,具体到微观,比如东四、西四、南锣鼓巷一带,过去的道路依然没有变化。我们探讨北京的街巷,其沿革与变迁,便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有一个叫张爵的人写了一本《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收录了其时北京一千余条街道与胡同的称谓。这是研究北京街巷的第一本书,属于开山之作,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弥足珍贵。张爵的筚路蓝缕之功,是不应该忘记的。张爵之后,这一方面的人物与这一方面的著作,代有迭出,为我们今日的研究提供了广厚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先人的研究,大半拘囿于称谓的变迁与沿革,不能满足今之需要。时代变了,方法也要有所变化融通。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角度,讨论北京街巷的兴替,已然提到日程。《北京街巷图志》这本书便是试图以此为原则,首次从城址变迁、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角度,对北京的街道与胡同进行系统研究,反映了这一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为了解决读文的枯燥,书中收录了320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精美照片,以文为经,以图为纬。毕竟,这是一个读图时代。
《北京街巷图志》王彬,徐秀珊著作家出版社2004.1定价:45.00元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试验室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