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水山庄.绝唱

2004-04-29苏沧桑

旅游纵览 2004年3期
关键词:林风眠秋水山庄

苏沧桑

漫步西子湖畔,可看山,看水,还可看湖边一道道独特的人文景致,那是明末清初留下的一百多座老房子,其中不乏名人故居。从天一园到湖天一碧,从燕南寄庐到凝香居,从俞楼到马岭山房……一砖一瓦,一墙一阁,都刻录着百年衰荣。

1934年秋天,位于西湖北山路三十八号的秋水山庄又迎来了一个晴好的日子。女主人沈秋水和丈夫史量才坐在楼台上眺望西湖。年近花甲的史量才虽胃病缠身,但显然心情极好,他满足地长叹一声,随口吟道:“晴光旷渺绝尘埃,丽日封窗晓梦回。禽语乐声通性命,湖光岚翠绕楼台。山中岁月无古今,世外风烟空往来。案上横琴温旧课,卷帘人对牡丹开。”

沈秋水当目口为他度曲抚琴,边弹边唱。夫妻俩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遥想当年,他们邂逅上海、两情相许时,一个是英俊书生,一个是名闻沪上的青楼女子慧芝。史量才取“望断秋水”之意,为她更名秋水。1911年,沈秋水成为史量才的第二任妻子,次年资助史量才买下了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申报》。此后,史量才励精图治,革新报业,使《申报》一跃而为全国著名大报。同时他还发展各种报业,创办社会文化事业,成为上海最大的报业资本家。九·一八事变后,他以“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为立身之本,以《申报》为阵地,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力主抗日,拥护革命,反对内战和专制,倡导民主与进步,成为一位极有影响的爱国新闻事业家,深遭当局忌恨。

杭州是史量才最爱的地方,沈秋水是他最爱的人,于是,他为爱妻在一座别墅,并将这“永久的纪念物”命名为“秋水山庄”。这座江南庭院式建筑北依葛岭,南临里西湖,主楼青石柱子、朱红花窗、白色栏杆,在造型、选材和色彩上别具匠心,独具女性纤巧之美。楼后还有一座仿照红楼梦怡红院建造的花园,亭台回廊、水池假山掩映在碧树森森之下,古朴幽静,精巧宜人。夫妇俩虽在上海哈同路建有一座花园别墅,但更喜欢秋水山庄,一有空闲就来山庄休憩。

这年秋天,他们带着独子咏赓和他的同学邓相询及沈秋水的养女沈丽娟又一次来到这里。

不料,这是他们和秋水山庄的永诀。一场由蒋介石授命、戴笠亲自部署的暗杀活动正在悄悄进行。

几天后,也就是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和沈秋水等人乘坐自备保险汽车离开山庄前往上海。车至沪杭公路海宁县境内翁家埠附近,遭到经过伪装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伏击,史量才、邓祖询及司机惨遭杀害,沈秋水不口儿子幸免于难。

沈秋水深知丈夫生前最爱杭州,1936年春天,将他安葬于西湖茅家埠天马山麓。很多人还记得当年史家家奠上的一幕:沈秋水面色惨白,一身缟素,抱着史量才生前最爱的乜弦琴,在灵前弹起了《广陵散》,曲至高亢处,琴弦突然崩裂!沈秋水默默站起身,用颤抖的双手将断弦的古琴投入火钵……

高山流水,知音已绝,秋水山庄自然成了不堪回首的伤心之地。沈秋水深知丈夫生前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便将秋水山庄捐献给社会,改建成杭州尚贤妇孺医院。自己搬至公寓,在回忆和诵经中度过余生。

世事沧桑,时光流转,如今,秋水山庄已成为新新饭店的一部分。路经此地,知道那些尘封往事的游人会驻足观望,留下景仰的目光,不知道的,则在它面前匆匆走过。

种满庄稼的花园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诗人海子写于1989年1月13日的诗句,曾令无数人为之神往,包括我。

那时,海子是个男孩,他想要一所房子,而我是个女孩,我想要一个花园,一个种满庄稼的花园。

于是,我把他的诗篡改了一下,变成这样:

我有一个花园

坐落在海边或山下

面积不用很大

只要能种草种花

还能种庄稼

玉米西红柿豆荚

还有各种各样的瓜

他不是农夫

我不是农妇

我们忙完工作

再忙忙庄稼

锄草

施肥

捉虫

乘凉

聊天

喝茶

画画

实在的庄稼每天在长大

朴素的日子每天有新绿发芽

这就是我理想的家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渐渐淡忘了这个梦想。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谁住在一个种满庄稼的花园里,做着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也许,庄稼和花园原本就是矛盾的,所以,拥有那样一个理想的家是不切实际的,不仅仅是买得起一个花园那么简单。

不料,时隔多年后,我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真的曾种满庄稼的花园。

这座两层西式花园别墅位于杭州灵隐路三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小巧玲珑的花园顺势依偎在平缓的马岭山坡上,满天明明暗暗的香樟叶,满地郁郁葱葱的萱草,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芭蕉、棕榈等花木。小楼是朴实无华的青砖黑瓦、木纹板材结构,底层用作客厅、卧室、餐厅等,二楼则全部用作画室,一张画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各种颜料,一张单人床靠在墙边。

三只淡黄色的蝴蝶迎上前来,无声地轻啄着我裸露在外的肌肤。一切都很安静,仿佛已在多年前进入了长眠,连同一个响彻中国艺术之林的名字——林风眠。

林风眠是我国融合中西艺术最富成就的画家之一。他早年留学法国,被称为“中国留学美术者的第一人”。1928年,年仅二十九岁的他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带着法国妻子来到杭州,创建了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学院——国立艺术学院(目口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首任院长、教授。

和历代文人墨客一样,林风眠爱极西湖。他曾在《美术的杭州》中说:“春季则拾掇到处都有的殷山红,夏季则摘莲花采荷叶,秋季则满觉陇闻桂香簪桂花,冬季到西溪看芦花;离此地,则购一切可以纪念杭州的零星东西归遗亲友,井向他们述说杭州的美丽……”初到杭州时,林风眠住在葛岭山下的招贤寺,后来和好友兼同事林文铮、蔡威廉夫妇,吴大羽等人,在离西湖不远的马岭山坡买下几块地,亲手设计、构建了他们的家园。

能在热爱的山水间拥有属于自己的清静之地,无疑是幸福的。林风眠满怀欣喜地描绘道:“南面隔湖可望南山诸胜,与湖心亭、三潭印月为比邻;东依平湖秋月,可望六公园;西趋西泠桥,可望北山诸名迹;中夹白堤马路,为游湖者必经之途;北靠孤山,而隔湖可见初阳朝暾及保塔……”

在这个花园里,林风眠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余年。一开始,他身体力行“社会艺术化”主张,轰轰烈烈开展了艺术运动,后来,他和古往今来无数文化精英一样,意欲改造社会,却被社会所摈弃,无奈地放弃了“艺术救国”、“美育代宗教”的理想,转而隐身于纯粹的象牙之塔。在凤凰涅檗痛苦的日日夜夜里,就是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给了他无限抚慰。

他在花园里种植了梅、桂、棕榈、紫荆、凌霄等花木,还在空地上种满了草莓、玉米之类的蔬果。

每天清晨,他从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在晨风里贪婪地呼吸着庄稼的芬芳。除了上课,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锄地、浇水、对着花木庄稼画画。就像他晚年时说的:“无论鸡冠花还是苞米我都喜欢种一点,它们都是我作画的模特儿,有的画完了还可以吃,自己种的东西吃起来特别香。”

每当夕阳西下,他走出孤山山脊,走出那个寄托着光荣与梦想、孤独与惆怅的艺术学院,慢慢沿着湖往家走。可以想像,当他走过百年俞楼、放鹤古亭,走过小桥、岸柳、远山、流云、孤鹭,走进家门的一刹那,就像一只搏击得很累的船终于靠港,心里该是怎样的温馨。

从小楼的窗口望出去,隐约可见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国立艺术学院的旧址。当年,也是在这幢房子里,他写作、画画、沉思。也是在这个窗前,他终于了悟到了什么,从此渐渐趋于沉默,而把所见所思所感全部倾注在一张张美丽绝伦的画作上,倾注给优雅的仕女、独立不羁的孤骛、暮色苍茫中的古寺山林、古典神秘的瓶花静物……每一幅画,分不清是水墨、水彩、水粉还是油画,却凝聚着让人难以释怀的美,让人难以言道的空灵、肃穆、清冷、宁静的气息,摄人心魂。这独具一格的“风眠体”,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中国美术,也使林风眠成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

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画面里,仍依稀可见花园曾经的音容笑貌——

这幅作于1936年的纸本彩墨《鸡冠花》,是林风眠对“中西调和”画法研究的代表作。透过明快、鲜艳的色调,仿佛能看见画家置身于花园中的怡然神情,还有他心中和鸡冠花一样鲜红的热望。

这幅《豆花与黄蜂》作于1944年,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多年前某个春天的早晨,豆花开了,黄蜂嗡嗡地叫着,就像画家妻女的欢声笑语轻轻萦绕在他身旁。

这幅《猫苗头鹰》,一定是他难眠之夜的收获吧?世界都睡了,惟有他和它在黑暗中各自醒着。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十余年里,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对林风眠而言,是给了他欢乐的孩子、给了他安慰的爱人,是给了他力量的朋友、给了他新生的母亲。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林风眠带着全校师生离开杭州转移到了重庆嘉陵江畔。1951年,他退职迁居上海,将小楼移交给了某机关。1977年,他出国探亲后定居香港,直到1991年逝世。

彩蝶依旧纷飞,故人却踪迹难觅,花园也再不见庄稼。不知道当年林风眠离开它时怀着怎样的心情,他是否想过还会回来?或许,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并不是他真正的理想家园?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他的理想家园永远在他未能实现的梦想里,否则,他为什么一去不回呢?

心里怅然,夜里做梦,居然梦见了小楼画室墙上的那幅《小白花》一一一位古代仕女独坐在月亮形的木窗前,双手捧着一朵洁白的莲花。青黛色的蛾眉,低垂的凤眼,樱桃小嘴,行云流水般的粉色衣裙,柔润得如同隐在雾里的山水,清丽得如同划破夜幕的流星,绝非人间之色,宛如天使降落人间……

月亮形的木窗外,想必就是那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吧?

天使也喜欢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口马?

在我久久的凝视里,恍惚间她成了我,我成了她。

是她从画上走下来,走进了我的梦?

还是我的魂魄穿过黑夜,走回了年少时的梦想?

猜你喜欢

林风眠秋水山庄
桃花山庄
秋水无声
林风眠《静物·瓶花》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秋水共长天一色》
林风眠:鹜影中增添一分清寂的幻想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