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星”考

2004-04-29刘书龙

寻根 2004年3期
关键词:高寿寿星南极

刘书龙

我们经常尊称年纪很大的老人为(老)寿星。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寿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其实,寿星最初是星的名字,至于其具体所指,历史上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寿星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即角、亢二宿,如《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因其列众星之长,所以主长寿。如郭璞《尔雅·释天》注曰:(寿星)“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另一说寿星为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最初为掌国运兴衰、国命长短的神灵,《史记·天官书》及《汉书·天文志》均载:“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唐司马贞在《<史记·封禅书>索隐》中亦云:“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而唐人张守节则认为老人星既主国家命运,也就能主君王之寿命长短。他说:“老人一星,在弧南(天狼星东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见,国命长,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宁;不见,人主忧也。” (见《<史记·封禅书>正义》)。再后来,老人星的职司进一步扩大,由专司君王寿命扩大到掌管天下人寿命,寿星也逐渐变为一位人人崇拜的世俗神灵。

民间奉祀寿星的活动始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专门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供奉南极老人星;东汉时,寿星之祭被列入国家祀典,如南朝范晔、司马彪等所撰的《后汉书·礼仪志》载:“是月(仲秋之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到了唐朝,人们将角、亢与南极老人星都当作寿星,并设坛合祭,两种寿星崇拜遂合而为一。如唐杜佑《通典·礼四》云:“敕:宜令所司特置寿星坛,恒以千秋节日,修其祀典。又敕寿星坛,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宋元时,寿星之祭仍是重要的官方祀典之一,如《宋史·志第五十六·礼六吉礼六》载:“元丰中,礼文所言:时令秋分,享寿星于南郊。熙宁祀仪:于坛上设寿星一位,南向。” 到明初,寿星之祠祀被废,变为各家各户供奉寿神。

在唐朝时,寿星还仍然是星名,如赵蕃《老人星》诗云:“大史占南极,秋分见寿星。增辉延宝历,发曜起祥经。” 李频在其《府试老人星见》一诗中亦曰:“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 杜甫在其《覃山人隐居》、李白在其《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中亦分别有句云:“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到了宋朝时,“寿星”一词已有星名、神仙名、高寿者代称三种语义。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人晁无咎在其《寿星明》一词中所提及的“寿星”、“老人星”即为星名,“玉宇风来,银河云敛,天外老人星现”。而他在其《醉蓬莱》一词中所言及的“寿星”则明显地是指寿星神了:“紫府真仙,暂谪居尘世。慕道高情,照人清骨,是寿星标致。”而在宋人王之望的词《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中,“寿星”一词已带有鲜明的贺人高寿的意味:“满堂儿女,妇捧金杯孙屡舞。白发卿卿,与尔尊前作寿星。”

现在人们在一些传统小说、戏曲、传奇、壁画及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寿星图》)中所看到的寿星形象一般为一位白发长须、慈眉善目、额部隆起、一手拄着龙头杖、一手托着个大寿桃的老翁。其实,寿星最初是不拄拐杖的。寿星之所以会拄龙头杖是因为在东汉时,每到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者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见《后汉书·礼仪志》)由于当时祭祀寿星与敬老授杖活动结合在了一起,久而久之,寿星也就“入乡随俗”、拄上龙头拐杖了。南宋时的寿星形象已是“扶杖立”、“杖过于人之首,且诘曲有奇相”。

明朝时,寿星头长身短的形象特征逐渐突出,如明人吴承恩在《西游记》一书中所描绘的寿星形象即为“手捧灵芝飞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

近代以来,寿星的形象变得更具喜庆色彩、更受百姓喜爱。尤其是他那又长又大、特别突出的额头(民间称之为“寿星头”),更是极具特色。

寿星的故事多见于民间故事及传统戏曲、古典小说之中。如在鼓子曲《白蛇传·盗灵芝》中就有这样一位颇具同情心的老人南极仙翁,白蛇女跪求哀怜:“尊一声寿翁南极仙翁……”其实,南极仙翁是道教中的另一位神仙,与寿星、南极老人星完全是两回事。但由于“仙翁”两字听起来要比“老人”华贵气派许多,和寿星的身份更相称,于是人们在贺人高寿时多称其为“南极仙翁”,很少有人提及(南极)老人星了。但在唐宋时,情况却恰恰相反,如宋人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余家有米元章书“长寿庵”三字,后题两句,“人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星”。

时至现代,“寿星”、“老寿星”、“寿星老儿”等词已成为人们对高寿者的敬称,知道其原本为星之名的人已经很少了。

猜你喜欢

高寿寿星南极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南极大逃亡
寿星
养生篆刻
难忘的南极之旅
古代长寿有哪些雅称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为什么要把蛋糕抹在寿星的脸上?
谁最“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