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小学
2004-04-29
黄麻地区的教育事业,随着土地革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1929年到1932年,党和各级政府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办了一大批列宁小学,黄安县就有500多所,七里坪列宁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
七里坪列宁小学,于1930年春由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创办,有两个教学班,共120人左右。县苏维埃政府对学校非常重视,派共产党员戴雪舫任校长,选配了三名思想进步的正式教师。开学初,鄂豫皖特委经常派负责宣教工作的特委委员徐宝珊等亲临学校指导工作。1930年夏,鄂豫皖边区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从箭厂河、檀树岗等地迁往七里坪后,徐朋人、徐宝珊、郑位三、戴季英、吴焕先等苏区领导人经常到学校讲课。
该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革命的工人阶级干部,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使他们的伟大创造力和新思想尽量发展,以完成整个革命的任务。”为此,学校从招生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场全面彻底的改革。
苏维埃政府规定,学校要面向工农群众,凡贫雇农子弟、红军子弟和地方干部子弟都实行免费入学,对于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弟,则“征收特定额的学费”。
学校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常识、唱歌、体育、军事等课程,并结合形势进行热爱红军的教育,内容生动活泼,紧密地与实际相结合。
节假日,学校组织学生生产,或帮红军家属砍柴、挑水、代耕等。学校还联系实际,开展各种政治宣传活动。如教唱的《童子团歌》、《送郎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革命歌曲在苏区广为流传。
在校的儿童团、少先队都是军事编制,早晚操练,星期日还训练防御、攻城、追捕、爬山、打靶等。
学校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教条式的满堂灌;提倡尊师爱生,反对体罚学生式的师道尊严,建立了一套崭新的教学秩序和革命的师生关系。
苏维埃政府对教师的生活也十分关心。教师的待遇与当地脱产干部基本相同,政府分给土地,还组织群众代耕。外地教师的粮油由苏维埃政府供给,并发给少量薪金。对于模范教师,苏维埃政府奖励衣服、布鞋等。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作为当时的新型革命学校,列宁小学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直接为苏维埃政权服务,为革命输送了大批的军政人才。
如今列宁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操场,齐全的教学设备,它成为全省著名的重点小学之一,是乡镇小学的一颗灿烂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