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顶”“太阳洞”等
2004-04-29洪安望
洪安望
天台山拾遗
“天台顶”“太阳洞”
天台山,山顶似台,势若天造。民谚:“天台在天上,一步高一丈,人在云中走,水在雾里淌,抬头头齐天,低头望长江。”
宋末,一支元军由北向南,长驱直入,来到中原地区,沿途奸掳烧杀,百姓闻风逃匿,数千百姓被逼上县北一座山上。山上百姓凭险坚守,白天筑壁砌城,晚上躲在山石重叠的缝隙或洞中。
一天深夜,睡在洞中的四位长者,同时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道长,手执拂尘,站在山顶一块平台上,慈祥地说:“元兵被贫道驱散,尔等快回家园。”四人同被惊醒,跑出洞门不见道长踪影。此时旭日东升,看山下元兵果真散尽。众百姓听罢长者们交谈,无不稀奇,都说是太上老君显灵搭救,便不约而同地对山祈拜。
获救的百姓,把太上老君站过的台顶,取名天台山,把四位长者住的洞取名“太阳洞”。
“青龙观”“作霖池”
明朝万历二年秋大旱,八十余天未雨,河塘干涸。天台山的百姓和地方官员都上“龙王庙”求雨,到“龙王庙”下的水池里舀水喝。说也稀奇,面积不足一平方米,池水深不过一米,水容不足一吨的小水池,从早到晚,水清如镜,常挑常有。更令人不解的是,人喝泉水后带劲,畜喝泉水长膘。有户张姓农夫挑水池里的水洒到田里,枯焦的稻禾很快转青。
一天午夜,准备第二天上山挑水的刘姓两农夫同做一梦,梦中有人相告,黎山老母为拯救灾民,已遣一条青龙到了天台山境。第二天早上,这两人各自挑着水桶上山到小水池不远的地方,忽然发现龙王庙上空,云头涌动,一条青色巨龙在云里摇头摆尾地喷雾吐珠。两人相互惊叹而归,奔走相告,方知池水常挑不涸与黎山老母和青龙有关。
百姓知恩回报,扩建龙王庙并改名“青龙观”,小水池取名“作霖池”。当年所建青龙观是青墙碧瓦,飞檐走兽,画栋雕梁,气势非凡。“作霖池”有石刻为证。自大旱年之后,凡来天台山上的人,都到池边畅饮泉水,不少人还携带容具把池水带回去让家人喝,据说可以治病消灾。斗转星移,不知兴废了多少次,如今的青龙观是在原址废墟上兴建的,香火不断。
“香炉山”“蜡烛山”
据传,元朝末年的初秋之际,蝗虫、瘟疫肆虐黄安。百姓苦不堪言,求助无援。此时,慈航道人驾云经过黄安。他透过云层细看,百姓深受蝗虫之苦,激起了他的恻隐之心。慈航立即在两座山上燃蜡烧香,蜡烛昼夜不熄,香烟袅袅,随着山风吹拂,自北向南,由高山到平地,香烟所至,蝗虫丧命,稻禾转青。
明太祖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路过黄安,听说香炉山、蜡烛山的故事后,专程上山祈祷,并将此山定名为“香炉山”“蜡烛山”。香炉山的岩石上,至今保留着当年插香的三个石孔,凡上山敬香者均把香插入石孔。
“棋盘石”“白果树”
沿天台山主峰山脚的山间小道上至山腰,有一道门,为“一天门”,进了门才可上山。道家叫此门为“离垢门”。意谓离却人间一切污垢。一日,道教圣祖王重阳真人和蔡真人云游至此,进门后再上十余步,见方形石柱,高约六尺,柱之上方托起一块平板长方形巨石,石面约2.5平方米,二人抬脚站在石板上,登高望远,云海无边,群山连绵,仙家境地。二人兴致一来,遂将道袍往石板上一掸,画就棋盘,乘兴对弈。午食果品,直至红日西沉。自此,“棋盘石”得名。至今棋盘石上的棋盘依稀可见,也吸引着无数游客观赏。
两道长食完果品,便把果核弃于山下。
谁知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几经寒暑,各种果树遍布天台山。只要你去天台山都可尝到四时鲜果。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十月白果满枝桠。七月之前可以吃到山上的桃子、杏子、李子、葡萄和毛楂。
据说,道家择高山建观,是接天地之精华,采万物之灵气;吃素,进四时鲜果,纳尘世间不可容纳之事,远离尘缘,安心静修。二道长为向世人传播养生修身之道,把这山果撒向群山,让进山的人们随时可摘鲜果充饥;又能养颜增寿,同时向人们提示,“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的道理。
天台山下,刘家垸有一棵白果树,又名银杏,树高四十余米,四、五人合抱之粗,树冠覆盖面达百平方米,年产果四、五百斤,传说是当年二位道长路过此地特意丢下的种子长成。
“九焰山”“太子洞”
九焰山,因山上盛产黄杨木,当地人又叫它黄杨寨,位于天台山东,鄂、豫交界处,四周峭壁悬崖,山上有平地,水塘。山腰有一洞深三丈,高二丈有余,洞前怪石罗列、古树参天。有一个名为“止止”的道长,在此洞修行,故名“止止洞”。
传说,唐朝有一伙流寇被官府追捕得无处可投,强占了九焰山,把“止止道长”赖以生存的山地、水塘据为己有,以后他们的势力足以动摇唐朝江山社稷。唐王朝命太子李禄挂帅,薛刚打先锋,徐茂公之子———一清道长为军师,统率千军万马来到天台山。李禄住在天台山一个洞里督阵,后人称此洞为“太子洞”。
薛刚凭自己的武艺和兵强马壮,又有地方官府和百姓的支持,第一次强攻九焰山受挫,只得在山下屯兵,以断贼寇粮草;山上缺水,渴死贼寇。月余后再攻,山寨中的贼寇把猪、羊宰杀掏空内脏,填满雪白米饭,缝合刀口,然后从山上抛下来;同时抛下三至五斤鲜活的鲤鱼。薛刚知道自己意图被贼寇识破,正在帐中纳闷时,多时不见的一清道长,出现在他的帐中,还引见了“止止”道长。三人商就破寇之计。隔日凌晨,薛刚带一部分兵马强攻,贼寇疲于应付,二位道长顺应天意民心,止止道长又熟悉地形,带领一部分士兵很快钻进山寨,鸣锣为号,内外夹攻,一举平了这伙贼寇。薛刚打下九焰山得于道家的鼎力相助。“止止洞”犹存,就是见证。当年鸣锣为号的铜锣还藏于九焰山某一洞中。1958年文物普查,据一位老红军说:三年游击战时期,一次他无意中钻进一个山洞,发现铜锣平放在洞里。
“探奇窟”“坐忘台”
公元1569年,南京焦弱侯弃官从道,率六弟子慕天台山之名来到黄安,攀天台山,过一天门进了二天门。二天门道家叫它“止息门”,即止息世间一切俗缘之意。此门南侧有一石窟,入口大,中间窄小,只能容一人俯身伏行,方能经过。出窟口向南,豁然开朗;再前行几步有一巨石挡住去路,要过去,只能依石攀岩,过了此险要关卡,便是一方平坦之地,如盘石立于其中。焦弱侯师徒来此,坐于石上。此时,焦弱侯头脑里一片空白,什么道家修身的旨趣,什么道法自然、仙道贵生、慈爱和同、济世利物……都不记得,只觉得这里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洞天福地,感慨无限。他弃官信道,遁入空门,超凡脱俗,自得其乐。一次,赋诗曰:
尽将双足压崔巍,下视青天万里开。
飞腾莫讶不知险,曾踏羊肠百折来。
后来,他把这石窟命名为“探奇窟”;坐过的巨石称“坐忘台”;世人则把他师徒七人坐的石头叫“七子台”。
朱胜塘
张家湾位于觅儿大金山东南。现今人们习惯地称张家湾为朱胜塘。说起来这里有一个真实神奇的历史故事。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脚倒着穿草履,以迷惑元军,在中河司摆脱了元军数万人的围剿,收集弟兄二十余人南移。天快黑了,康茂才指着张家湾屋后一片坟山说:“这里是隐蔽的好地方。”朱元璋残部吃了干粮,喝了大塘的水,披上伪装,钻进这片林密枝茂的坟地。
再说,元军调转头到处寻找朱元璋,整整忙了一天,却不见朱元璋的踪影。黄昏,元军主帅下令在张家湾扎营,将张家湾团团围住。朱元璋同康茂才商议突围之事。康茂才道:“天机已到,切莫放过。元军哪里知道我们已围在中心,应攻其不备,擒贼先擒王。”于是,如此如此作好战斗部署。
五更天,朱元璋首先带人冲进元军帅篷,砍死元帅和部分将领。紧接着骑上战马,在元军中横冲直闯。元军失去指挥,不战自乱,黑暗中互相残杀。直到天亮,元军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人都投降了。朱元璋大捷,树立了推翻元朝的信心。朱元璋做了明朝皇帝以后,为纪念这次首捷的地方,就把“张家湾”改名为“朱胜塘”。以后,人们也习惯地将“张家湾”称为“朱胜塘”。
仙人山的传说
仙人山又名奇鱼山,位于红安县八里湾境内。此山山势高峻,中间有一凹形,似一只脚印。山上松柏青青,碧草郁郁,显出此地灵秀,望山不禁神驰遐想,那些菩萨神仙的传说便恍若真境。传说有一天观音菩萨驾着祥云,脚踏神奇的莲花,从此路过,偶一观望,见此山正在上长,山上风景秀丽,流溢着灵秀之气,菩萨为其所动,正驾落祥云,在山上刚踏一步,山却凹陷下去了,成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形。观音菩萨叹息了一声,这山可真是一处修炼学佛的好去处,可惜还没长成形。
后来,一个年轻人,其心爱的姑娘是一位富豪家的小姐,被迫嫁给了另一豪富之家。这个年轻人为情所伤,寻求解脱,便来此山上修道。刚好山的悬崖处有一巨石,颇似一巨床。他就在这巨石上修道或憩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终于学有小成,能飘然在空中飞翔。他仍恋恋不忘心爱的姑娘,便飞去看她,哪知她已是步履蹒跚、满脸皱纹的老妇,他顿觉一片空茫,过去的一切化为一片梦境,于是彻悟了尘世的虚幻,又回山修炼,更加虔诚,更加宁静。后来,这座山便叫仙人山。
屋石山的由来
永佳河镇张岗村与麻城顺河镇南岗村交界处有一座山叫屋石山。山脚到山顶约200余米,山石陡峭。山顶有一石屋,石头墙、石板顶、石桌、石椅、石头床。小屋的门前有一口清澈幽凉的石井。井水冬暖夏凉。
相传本地有一大户人家的少爷,无恶不作,专门在红、麻两县交界处抢劫钱财,欺压百姓,欺侮民女。一天他们路过屋石山脚下,见一位年轻男子和一女子正在一坟墓前焚纸啼哭。这位大户人家少爷见跪地女子如花似玉,妩媚娇柔,便向手下使了个眼色,众狗腿子将那男的打得遍体鳞伤,然后拖起女子就走。此时,突然狂风骤起,将女子卷到了屋石山顶上。少爷和手下便急追上山。不一会儿山上的巨石纷纷向下滚动,几个狗腿子被砸断了脚。这时一阵狂风将那个恶少爷卷上了屋石山顶,端端正正地跪在那刚才美若天仙的女子面前。山上电闪雷鸣,各种怪兽哀鸣嚎叫。接着一声巨雷,将那恶少爷劈成两半,脑袋滚下山脚。每当人们提起屋石山时,总要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
文章胀死人
相传古时候,红安有个很有才华的秀才。一次他到省城赶考,因途中在朋友家喝醉了酒,耽误了时间,等他赶到考场,龙门已经关闭。怎么办?他在考场门前走来走去。忽然,眼睛一亮,有了!于是站在门外高喊:“文章胀死人喽!”宗师大人正在监考,耳听门外有人大声喊叫,便问门卫:“是谁在外高声喧嚷?”门卫开门一看,转声回话:“启禀大人,有个相公在门外高喊‘文章胀死人。”宗师大人一听此话,觉得奇怪,便将秀才传了进去。秀才一进门,忙向宗师大人行了礼,说明了来迟的原因。宗师大人说道:“好,你既有满腹文章,我现在出个对子,你若能对上,不用考试便可以录取你。”秀才答道:“恩师请出。”宗师大人想了一下说:“陡山流水粗渣在后,请对。”秀才稍加思索后对道:“狂风扬谷秕谷当先。”宗师大人一听,连声称“妙!”这位秀才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录取了。
巧妇考篾匠
从前,红安东部的叶河一带能工巧匠多,巧妇、聪明媳妇也多。
一天,巧妇请来一位篾匠师傅来家里做篾器活,篾匠师傅问巧妇做么事家具?巧妇说:“师傅,做一个团团转,做一个千只眼,再做一个两头尖,最后做一个腰里闪,就这四样,你看着做吧!”篾匠想了一下便开始下材料,他见巧妇一旁看着他,便拿起一根竹子边劈边说:“刀劈山竹节节响。”巧妇见篾匠师傅在激她对对子,顺手搬来梯子上楼顶去拿花生,边上边说:“脚踏楼梯步步高。”篾匠见巧妇对答如流,接着说:“青丝编就团团转。”巧妇说:“银线织就匹匹绢。”篾匠又出上联:“片片铺排千只眼。”巧妇对:“梭梭来回万尺缎。”篾匠师傅来了兴致:“巧手划来两头尖。”巧妇也来了激情:“玉指锦绣一双圆(鞋垫)。”篾匠再出上联:“一天一个腰里闪(一天做一个)。”巧妇对出下联:“三宿两双月儿圆(鞋垫)。”
这时,巧妇怕篾匠耽误了时间,便问:“到底是哪四样竹器啊,师傅?”篾匠师傅脱口而出:“粉筛团团转,米筛千只眼,鞋篮两头尖,簸箕腰里闪。”巧妇说:“短阳寿的,快做吧!我去烧火。”
旧时嫁妆
人们通常为女儿置办嫁妆,是以物品的贵重和时兴为标准,而旧时红安县的姑娘出嫁时却以“红安腌菜”为“嫁妆”,所以又称“红安腌菜”为“嫁妆腌菜”。有一首民谣说:“红安姑娘怪,出嫁要腌菜;嫁妆没腌菜,姑娘头难抬。”因此,女儿长到18岁时,母亲就要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腌菜”。嫁妆腌菜的品种越多,姑娘就显得越光彩。这种风俗,在红安靠近河南交界的七里坪一带尤为盛行。
“腌菜”是红安县的特产,味淳色亮,实为一绝。这种菜的制作方法别致,气味芳香,久存不变味,其味多为咸、甜、麻,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
“腌菜酒”是新婚之夜举行的“闹房”仪式。洞房里,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果、糕点等。在辉煌的彩灯下,新郎新娘挨肩而座,贺喜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在新人周围,边吃边唱,不拘形式,有宾客唱问,新人唱答的,也有新人或宾客独唱、合唱的。有即兴作唱的,也有固定唱词的。如“妹子能干哥哥强,情投意合结鸳鸯。今日洞房花烛喜,明年抱个状元郎”“红安竹子节节高,哥吹笛子妹吹箫。同吹一个幸福调,莫忘孝敬父母老。”
腌菜茶是另一种仪式。在新婚第二天清早,摆上“嫁妆腌菜”,泡起上好的炒青茶,请亲友围坐一起,喝茶品尝腌菜。吃法是:所有腌菜都不切,用手(不用筷子)拿起整条菜慢慢地撕着嚼。同时,参加者还要依次唱歌助兴,有祝贺美满姻缘的,有赞誉新人贤慧、能干的,也有风趣、幽默、诙谐取笑的。如:
妹子手巧好嫁妆,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疼,细伢吃了不尿床。
妹子贤慧郎勤俭,勤劳致富建家园。
媳贤子孝爹娘爱,一家合睦幸福来。
这些歌词内容丰富,妙语联珠,唱和热烈,乐趣无穷。
绿豆粑
红安绿豆粑,据传发祥于唐朝末年。每逢春节,红安风俗喜欢“说春”。“说春”的人身穿红袍,持手杖,当门诵古词。主人为了答谢“说春”的人,均拿出可口的绿豆粑作酬劳。
另外,在清明扫墓时,各家的年长人腋夹筷子,面向东南方,供奉原籍(江西)最早制作绿豆粑的祖先。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款待客人了少不了绿豆粑。
明代,黄安虽为鄂豫两省诸县的交通要道,但在明末建县时,一些主要站口并无市镇,只有茅棚小店,店里名点就是绿豆粑。明末,思想学家李贽来麻城讲学,与户部尚书耿定向(黄安人)结成挚友,他们经常在天台书院饮土酒,吃绿豆粑,吃得非常惬意。
董必武主席生前也爱吃绿豆粑。1960年董老回乡,叫县委厨师多炸些绿豆粑,让随从人员都能吃到。他吃了两个还想要,医务人员考虑到老人的肠胃,不让他多吃。早在大革命时期,董老到日本,就把绿豆粑的制作方法传授给日本友人了。
红安绿豆粑用糯米、绿豆制成。其程序是:把洗净无虫的绿豆煮熟(煮到每个绿豆裂一条口),搓烂,捏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待用,然后将淘洗干净的糯米煮熟,搓烂成糕状。
绿豆和糯米的比例为一比三,绿豆和盐的比例为十比一。稍后将绿豆丸子作馅,糯米作皮包好,最后用花生油烧开后炸到浮起呈金黄色。红安绿豆粑有悠久的历史,加上工艺上的精调细做,实是鄂东名点。外地来红安探亲、旅游、参观、公干的客商们一饱口福后,念念不忘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