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之剑如何游刃于国企?
2004-04-29苏琳
苏 琳
部长访谈
监察部部长李至伦指出,要杜绝国企领导人对职权的滥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大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但是也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决策失误、管理混乱,特别是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如何积极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得到加强等,这些问题为社会所关注。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至伦。
记者:历次部署年度工作的中央纪委全会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都很重视,并提出明确要求。请问,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李至伦: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体地讲,就是要形成企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必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实践证明,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利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证和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也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治理结构就不健全,管理就会漏洞百出,就无法实现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分析其中一些企业盛衰之道,内部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有效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改革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更大了;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需要加强,以此促进企业内在素质的提高,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形成国有企业发展的新优势。
记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是否意味着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会适当“松绑”?
李至伦: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关键是着力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同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企业决策、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必须得到有效的监督。抓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既要见事,把企业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败的环节和部位监控好,又要见人,要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也要见普通的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讲两句话,一句是,纪检监察机关要支持和保护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大胆创新,大胆改革;另一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
许多事实表明,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可以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搞活,一个素质不高的领导人员也可以把一个好的企业搞垮。要按照中央纪委第二、三次全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先后提出的八项规定。要积极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前廉政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同企业部门负责人的谈话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领导人员自觉规范行为,自觉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记者:如何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李至伦: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往往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位。把廉洁经营的要求融入到各项基础工作和规章制度中去,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严密和科学,实现企业效益、效率与廉洁的统一。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开展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中心任务的有效途径。广大国有企业针对经营管理中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这项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即由国有独资企业向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拓展,由事后补救向过程监督延伸,由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延伸。一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分析企业经营困难、管理混乱、效益低下背后隐藏的消极腐败现象,主动发现、揭露和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如在企业改组改制、产权变更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股票上市中违纪违法的案件,个人擅自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等,堵塞了工作上的漏洞,改善和加强了企业管理,为国家和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使一些因领导人员严重腐败而濒临破产的企业重现生机,取得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果,有力地保证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记者: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那么在这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李至伦: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制度上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合理治理结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薄弱,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力缺乏相应的制衡。在这种情况下,避免职权的滥用和权力的失控就是我们必须紧抓不放的问题。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主要还是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抓住企业经营决策、资金运作、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等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通过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一是以实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企业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明确决策责任,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依法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对违反规定擅自个人决定重大事项的行为,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完善财务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在资本运作中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三是继续推行比价采购、工程招标投标和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制度,防止暗箱操作。要完善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具体规章制度。强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凡是按规定应进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国有企业工程项目,必须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实行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制度,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
四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把规范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试行新的薪酬制相结合,推行货币化和市场化改革。
记者:俗话说,正本溯源,国有企业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至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重要的指导方针。在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中,也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反腐倡廉责任制,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一岗双责”。许多企业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反腐倡廉的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建立了旨在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组织监督制度。许多企业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诫勉谈话制度、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三是制定了对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度,在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实行财务总监、比价采购、招投标等制度,加强了过程监控。四是普遍了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目前,全国实行厂务公开的国有企业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