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可以走多远等
2004-04-29郑娅莉等
郑娅莉等
想像可以走多远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进行想像。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却发现这只是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听了却叫过孩子来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像力真伟大。”对于孩子父亲的怂恿行为,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势必害了孩子,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满口大话虚伪的人。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却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达尔文。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进化论”就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想像和为此进行的大量实物证明之上的。没有想像,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
留一道缝隙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倘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状?
——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我们留一个吻合的人际空间。
你是那个送信人吗?
一百多年前,一篇补白的小文章放进了杂志里得以出版,而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文章却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总统麦金莱需要相关的情报。因为他明白,取胜的关键在于同古巴的起义军协同作战,这就必须了解在古巴岛上西班牙的兵力有多少,他们的战斗力、士气如何,当然还有他们指挥官的脾性。另外,春、夏、秋、冬的古巴的路况,西班牙军、起义军甚至整个国家的医疗情况,双方的装备以及在美军动员集结时间起义军要想困住敌人需要什么援助。
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是他却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地点,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一路上,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这就是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还有好多人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新世纪的“罗文”。但是到底怎样的人才是罗文呢?他们是那样的人,一种异常优秀的人,异常意味着超越平常,他们不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且往往能够超乎人们的期望,不断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当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面对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时,没有问任何问题。没有问:
“他在哪儿?”
“他长的什么模样?”
“如何与他联系?”
“如何才能到达那儿?”
他只是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
现在我们都善于找借口:为什么不能做期望我们做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把我们分内的工作做得更完美?诸如此类,人们都有各式各样的借口。
比如,当我们接到了领导的任务,总要问一大堆的问题: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张三不做?”
“很急吗?”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如此种种,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很遗憾的,这样的人不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如果我仅仅知道他在古巴的丛林里,我能够找到他吗?如果我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我能把信送给他吗?”只要我们明白,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用心追求目标,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致命的习性
约翰是霍克大亨的一名部属,很会拍马逢迎,只要主子开口讲话,他便鼓掌喝彩,久而久之,成了习性。霍克大亨非常喜欢他。
一天,霍克乘坐一架小型飞机去视察一处矿山,约翰随同前往。飞着飞着,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失去控制,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头往下栽去。
飞行员大惊失色,连忙吩咐快速跳伞。然而降落伞只有一个,就是说,谁拥有这个伞,谁就保住了生命。
生死攸关,霍克大亨当仁不让,率先将伞抢在手里,对约翰说了句:“上帝会保佑你的。”纵身跳了下去。
这时,求生的本能使约翰作出了一个超常反应:就在霍克纵身下跳的瞬间,他一把抱住了霍克的身子,也随之跳了下去。
降落伞原本只能承载一个人的重量,突然一下子又增加了一个人,如何承载得起?“啪啪”连着断了两根伞绳。
霍克吓得手脚冰凉,脸如白纸,拼命挣扎,大声喊叫,让约翰快快松手,并许之以千万美金,提升他当总经理……然而任霍克的条件多么优厚,约翰都毫不动心,如一帖膏药,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可如何是好,霍克急得大骂:“混蛋。”但约翰仍死死地抱着不肯松手。
霍克一时无计可施,总不能一块摔死吧?突然,他急中生智,平定一下心绪,清了清嗓子,大声讲起话来:“女士们,先生们……”
话音刚落,奇迹出现了,只见约翰条件反射般连忙鼓掌喝彩。他竟忘了场合,这一拍手不要紧,整个身子如一颗炸弹般往下坠去。
脱险后的霍克看得真切,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暗暗道:“幸亏他有这个习性,不然……”
你只有10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5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入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5分钟,总共不会超过10分钟。
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录用一个人,只取决于这区区10分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浓缩在这里。
我说不公平,也不负责任。他说:“10分钟最公平,最负责任。”
他说70%以上的应聘者走入他的办公室不会首先打招呼说声“你好”;50%以上的应聘者衣冠不整;30%的应聘者态度紧张;20%的应聘者目光游移。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们走吧!每个人只有10分钟,而他在前5分钟就已经输了。
想起一位公共关系教授,他曾经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看过孔雀开屏吗?”同学们说看过,很美。教授说:“每个人都要学那孔雀,10分钟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最美。”
每个人都应像孔雀那样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美,好像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我们喜欢相信“日久见人心”和“细水长流”。但在现代工业以分秒计算的工作时间里,你没有更多的时间表现自己。
你很优秀,可是你要知道,你只有很少的时间,10分钟,或者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