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 闪耀永远思想之光的哲学大师

2004-04-29

世界文化 2004年5期
关键词:康德理性哲学

麒 麟

2004年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伊曼纽尔·康德诞辰280周年和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哲学伟人,德国文化界将2004年定为康德年。

康德虽然没出过远门,但他的思想却横跨宇宙。在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一段他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警句之一,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A)名声在外的小讲师

伊曼纽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当他出生时,有着“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已经在那里统治了11个年头。柯尼斯堡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主权变更。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原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划归前苏联,柯尼斯堡改名为现在的加里宁格勒。1991年,在苏联解体之前,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加里宁格勒地区就变成北面和东面被立陶宛包围、南面与波兰交界、西面对着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幼年康德的精神世界受到虔信派的深刻影响。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僵化。这改变了康德对宗教的态度,从此以后,他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持反感态度。也正是因为那段学校教育的经历,让康德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讲也就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叛。

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的是哪个专业,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去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这时康德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着,前途渺茫。由于没能在大学里谋到职位,康德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经说过,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劲。不过,他这样讲是因为比较谦逊,学生们对他的口碑都还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康德发表了处女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其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当了5年的家庭教师后,康德重返家乡柯尼斯堡,从此他就一直待在那里。后来康德又进大学深造,1755年,他以《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3个月后,他得到大学编外讲师资格,开始教哲学课。在编外讲师这个职位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们的听课费是他的生活来源。由于康德的哲学课颇受欢迎,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因而他在生活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在担任编外讲师期间,康德笔耕不辍,经常发表哲学著作。从自然科学、美学到神学甚至巫术,他的论题几乎无所不包,但贯穿其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相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及授课经历让他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不断扩大,不少学生慕名到柯尼斯堡求教,并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歌德和席勒一同成为魏玛古典学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获得教授的职位。在此期间,康德曾拒绝了柏林大学的诗学教授的职位,还拒绝了来自埃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在柯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不愿意背井离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倾向,小时候甚至还非常厌世。”

(B)永不休止的奠基人

1770年,46岁的康德终于得到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就任报告的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然而在当上教授后,康德却在著述方面销声匿迹,整整10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潜心研究批判哲学。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部著作,他就足以奠定自己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从1790年开始,康德的健康状况恶化。在经受了痛苦的慢性疾病的折磨后,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纽尔·康德在其家乡柯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逝世。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很好。”他去世时面容枯槁,浑身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好像一具木乃伊。柯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前来向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儿子诀别。那天极为寒冷,大地冻得硬邦邦的。在整整过了16天后,康德的遗体才得以下葬。

康德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传说康德生活得很有规律,以至于柯尼斯堡当地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时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据说他在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迸发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

康德不但生活刻板,而且长寿,他活了将近80岁,终生未娶。现代人不禁要问:康德是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康德的世界》一书作者盖尔教授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指出,其实康德有生之年曾两次动过结婚的念头。康德自己说过,当我想要女人时,我却养不起她;当我养得起女人时,我却不再需要女人了。盖尔说,康德经常在中午时去一家客栈,其楼上就是妓院。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说过:“康德的生平实在难以描述,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经历。”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影子,在他生命最后几年里,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已经极度衰弱。作为哲学家,康德也只剩下一个影子。当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早已作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享誉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哲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科学哲学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家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中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年)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和奥古斯汀(公元354-430年)并列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C)“三大批判”成就康德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伟大的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让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能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呢?实际上人只能感知物体的某些特性,例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对物体也就无从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他从属特性,例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张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道: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那么,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呢?因此,只有在人的头脑中,语言与事物的二致(真理)似乎才可能存在。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确实存在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那又该怎么办?在康德以前,哲学家简单地把这个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上帝愿意这样安排。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给彻底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呢?康德将这一思维方式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在哥白尼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在围绕着其他星球转。

康德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其实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与时间。存在于时间与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却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纯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将其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构架在这些原则之上的。

《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是伦理学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简单地解释,康德告诉人类:我们要尽自己的义务。但是,什么叫做“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律。”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限制;但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在道德方面具有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真能做到有道德的话,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一切的终了。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时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力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猜你喜欢

康德理性哲学
菱的哲学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