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虎跳峡、留住长江第一湾

2004-04-29汪永晨晖等

天涯 2004年6期
关键词:虎跳峡金沙江水电

汪永晨 薛 野 汪 晖等

金沙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步伐日渐加紧,为了留住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为了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为了维护世居民的生存权益,我们,中国河网——关心中国河流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的环保NGO联合体,郑重呼吁:停止在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修建大坝,为人类留下完整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我们诚邀社会各界关心世界自然遗产、关注河流生态、关心当地民众基本权益的人士签名支持我们的呼吁。中国河网(www.chinarivers.ngo.cn)将及时更新和补充支持这次活动的名单。下文是我们的呼吁书,期待着您的支持!

据新华网云南频道2004年8月3日电,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的《滇中调水工程任务书》在北京审查通过。依照水电开发商“调水入昆”计划,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流域,将修建 “一库八级”梯级水电站。若此计划实施,西起云南丽江石鼓镇、东至攀枝花市的雅碧江口、长564公里、落差838米的长江上游金沙江中游江段,将整个圈入水电开发范围!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蜿蜒南流,在云南省西北部东经100°、北纬27°交汇处转向东北,拐弯前后河道平面夹角达55°、平均转变角度达125°,形成壮丽的河流、河谷大拐弯地貌。再往下50公里,金沙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推出壁立千仞的虎跳峡。水面到山顶高差3000多米,谷底宽仅30到60米,堪称世界上最深最险的峡谷。虎跳峡之上的金沙江河谷,铺撒着一个个翡翠珠链般的冲击扇坝子:田地肥沃,祖辈聚居的乡民宁静富足。

长江第一湾和虎跳峡对于当代人和他们的子孙有着失去就永远失去的造化功能和美学价值。2003年7月顺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后,中国政府承诺,将不遗余力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2004年7月25日新华社播发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第十条就专门提到:凡“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须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不到半年,申遗报告墨迹未干,以开发为名的破坏就已迫在眉睫。当地居民称,虎跳峡一带勘查不曾停过;今年4月以来,不断有人去当地百姓家丈量房屋面积……。开发商正悄悄地强行推进工程,力图造成既成事实。

据初步估算,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大坝工程将淹没的沿江一带,是丽江市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粮仓,无须借水电开发来“移民扶贫”。

按照虎跳峡电站高坝方案,近20万亩河坝田将全部淹没,近十万人被迫迁徙(其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精于河谷农耕的移民“上移后靠”之后,为求生存,将竭力垦殖,与山林争夺每一寸土地,势必破坏滇西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加之虎跳峡一带地质活动频繁,崖高坡陡,山坡岩层疏松,由崩坍和滑坡而引起断流的现象时有发生。1996年丽江发生7.0级大地震,当时虎跳峡震感强烈,严重的滑坡曾导致金沙江断流。2004年夏季,虎跳峡因两岸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而关闭。

根据第409号国务院令所颁布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已于2004年9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应设置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其中第一项规定: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必须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专家指出,修建巨型水电工程,至少要提前两年铺设区域地震台网,监测地震活动。金沙江虎跳峡“一库八级”梯级电站,坝高和库容全都超出了条例规定界限,至今未见一个区域专用地震台,工程勘测却已经开始。

以石鼓、巨甸、车轴、吾竹、茨科等为代表的明代古镇、古村落,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河谷地区遗存着大量的古代石棺、火葬墓群、岩画碑刻、文物古迹,都不曾做过系统普查。沿江地区是茶马互市的重要驿线,数百年来连接了内地与西藏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至今仍积极发挥作用。这里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南诏、吐蕃修毁铁索桥、蒙古跨革囊渡江、丽江木氏土司屯戍征战、红军长征过境、滇西北金江特区革命烽火等等。一旦大坝耸立,不但生物资源遭受破坏,历史悠久、丰富和谐的民族文化及景观也将毁于一旦。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依存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该区域的物种状况调查正在展开,丰富的鱼类资源尚未进行生物调研,其独特的生物链谱系甚至连初期调查也未做过。

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流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块土地上,纳西、傈僳、藏、白、彝、苗、汉等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而多样的民族文化。他们既有着共同的普世价值,又保留了各自的认同和文化传承,这样的社区图景堪称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典范。国家宪法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政府为此做出了持久的努力。

依据联合国通过的《原住民土地宪章》(1992)和《关于原住民权利宣言的草案》(1993):“不能为了搬迁移民或进行其它形式的经济活动而把原住民从他们的土地上搬走”;“要防止任何目的在于剥夺他们的土地、领土或资源的行动或影响,要防止具有侵犯或损害他们权利为目的或后果的任何形式的人口迁移。”国际上通用的有关保护和尊重土著民族或原住民权利的公约与中国政府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的努力是一致的。

然而,中国的水电开发及大坝建设往往只注重技术和近期效益,置生态、地质限制于不顾,完全无视当地住民意愿。水电开发商和相关集团受利益驱动,以“服从大局”为藉口,漠视淹没区移民的利益及背井离乡的心灵痛苦。仅以云南省漫湾电站为例:水电公司最初的承诺是“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迁出不到一年,移民生活越来越贫困,甚至靠拣水电工人的垃圾为生。他们说:“过去我们的生活很踏实,现在是油灯就要灭了。”

据水利部移民局资料, 建国50年来,大型水电工程移民1600万,其中1000万一直处于贫困之中。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决定,要求把社区涉及的公共项目公开化、透明化,切实注意保障基层民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因此,最终决定是否应当修建大坝的应该是生活在金沙江沿岸的各民族民众,而不是水电公司和所谓滇中调水的“大局利益”。

世界著名的水坝专家麦考利说:“投资者几乎不把环境影响评价看作是用于形成对该工程是否可行的公开争论的客观研究,而是把它们作为对已经决定要建的工程的橡皮图章来使用。”许多国家意识到这一类危险,正力图从法律上彻底杜绝这类牺牲地球、牺牲他人、只为一己之眼前厚利的企图和机会。在瑞典,所有未被大坝截断的自由河流均受法律保护;在美国,大约有16000公里的“杰出”河段早在1968年就已凭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得到了彻底保护。

2004年7月21日至25日,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流域的世居民众代表在丽江集会,呼吁停止损害生态和民众利益的三江流域水电开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该停止金沙江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流域的水电开发,民众需要安居乐业,与大自然休戚与共,和谐相处;要永远保护金沙江流域和生命相关的民族文化,保证其传承和延续。

我们恳请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修建虎跳峡/长江第一湾大坝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科学、公开地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我们认为:解决滇中地区缺水,解决滇池等高原湖泊的污染,应立足于节约用水,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大调水救不了昆明,更不应以这样大浪费、大污染的方式救急;

我们还认为:以牺牲金沙江边各族群众的利益以挽救滇池流域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说法,侵犯了金沙江边世居民族的生存权,直接破坏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民族和睦、社会稳定的局面。

我们呼吁:决策部门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避免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将虎跳峡、长江第一湾这样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留给世界,留给人类的子孙后代;

我们呼吁:以此为契机,从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流域开始,清算以大坝截断河流的历史,以法律的形式,永远禁止以任何理由在珍稀、危殆的流域修建大坝,以避免尚存的自然流淌江河从此消失、生态灾难的发生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依存局面的终结。

此呼吁由以下环保NGO发起:

绿家园志愿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自然之友、地球村、天下溪、社区参与行动、全球环境研究所、绿岛。

签名支持保护虎跳峡、长江第一湾倡议的各界人士:

汪永晨(绿家园志愿者)、薛野(自然之友)、汪晖(《读书》杂志)、萧亮中(商务印书馆)、沈孝辉(《绿色中国》)、梁晓燕(天下溪)、宋庆华(社区参与行动)、郝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马军(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水资源专家)、史立红(野性中国工作室)、鲍昆(著名摄影家)、王晓明(上海大学)、孟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清华大学)、童小溪(中国农业大学)、战洋(北京师范大学)、吕新雨(复旦大学)、高瑾(耶鲁大学)、王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许宝强(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韩少功(著名作家、海南省文联)、北岛(著名诗人)、格非(著名小说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李陀(密西根大学)、刘禾(密西根大学)、乐钢(北卡大学)、崔之元(清华大学公管学院)、陈燕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梁治平(中央艺术研究院)、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刘健芝(香港岭南大学)、陈顺馨(香港岭南大学)、苏炜(耶鲁大学)

(以上为首批签名名单)

猜你喜欢

虎跳峡金沙江水电
开挂的“金沙江”
游虎跳峡
壮观的虎跳峡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壮观的虎跳峡
行走金沙江
长江水电之歌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