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枪的教育

2004-04-29

台港文学选刊 2004年5期
关键词:持枪达利餐桌上

韩 秀

温文尔雅的达利夫妇在我家晚餐桌上争执起来了。首先发难的是大腹便便的达利夫人,她将在今年九月生一个男孩,餐桌上的话题很容易地滑进了“亲子教育”这温暖的池塘。一位女士顺口提起了眼下五光十色的婴幼儿玩具。

“我绝不要我的儿子玩弄一把塑胶的玩具枪。”

隔着四五位客人,达利先生马上回应:“枪和有关枪的教育都是必要的。”大家心知肚明,这对夫女3将争论延续到别人家里来了。人人紧张思索,看自己应当如何保持主见而又能缓解餐桌上的气氛。

坐在达利夫人身边的男士们提出各种例案证明“持枪之可怕”。七岁男童拿着舅男的枪,一枪击毙六岁女童。动物园入口处,两帮少年于门口相遇之后,拔枪射击,伤害了跳跃着,准备去动物园玩个痛快的孩子……大人拥有枪枝、弹药,缺少家教的孩童或出于好奇,或多少明白枪所代表的杀伤力,举着枪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闯出大祸。

坐在达利先生身边的女士们却都是战神雅典娜的化身。她们也有无数例证,证明“好人”持枪之必要。世上有那样多的凶恶之徒持有枪械。“好人”手中有了枪,生命安全、私有财产多少能得到一些保护。在美国“绝对禁枪”不仅办不到,也是不必要的,因为社会毕竟不安全。

对面进行的温文有礼的说理活动并没有降压作用。达利夫人不再掩饰她的厌恶,手中的刀子在盘子上刮出刺耳的噪音,她再次声明:“让婴幼儿接触‘枪这种玩具只能使我们泛滥成灾的暴力文化一发不可收拾,

在座客人无不嘘出一口气,大家一齐将矛头对准“文化”,好莱坞大制作的许多叫座电影,许多玩枪的好汉和帅哥们都成了在座嘉宾讥讽的对象,一时间“和平主义”大大抬头。达利先生为扳回颓势,将话题转至法律领域。

事实上,在美国立法限制枪支买卖是极困难的。民间有持枪的自由是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因为社会上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于是舆论要求立法:有恶性纪录的、贩过毒品或因暴力行为受过刑责的、精神方面有问题的、酗酒而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都应控制其买枪的自由。

议论至此,大家的声音都小下去了。谁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决定不给某些人向善的机会?!谁能说,某人犯有前科,他将不再能改过自新,而应以剥夺其某方面的自由为惩罚?

我们所有的人,谁有权力惩罚别人?!

只听刀叉轻轻碰到盘子的声音,间或有人小声地咳嗽。达利夫人也拧起眉毛陷入深思之中。只有达利先生神情愉快地将小牛肉切割成四四方方的小块,细嚼慢咽,不时赞美一声肉品的美妙、厨艺的高超。

参加讨论的,都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第X代移民。一直没有发言的是两位来自欧洲的语言学家,先生是瑞典人,太太是捷克人。

在静谧中,美丽的捷克妇人轻声说:“那一年,侵略者占领了捷克,如果,当时的布拉格人每人有一枝枪……”

猜你喜欢

持枪达利餐桌上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餐桌上的爱
餐桌上的忧与愁
持枪最多的国家
持枪最多的国家
禁枪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