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善待梁漱溟的“反调”
2004-04-29刘兴军
刘兴军
梁漱溟,桂林人,年少敏于学,24岁应蔡元培之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与梁漱溟二人同庚。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杨开慧的父亲、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里。那时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小职员。
延安畅谈
1938年1月,梁漱溟到延安就抗战前途和阶级斗争等问题同毛泽东交谈了八次,每次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最长时通宵达旦。毛泽东记忆犹新地说:“梁先生,您还记得不?民国七年在北京大学,您是大学讲师,我是小小图书馆员,读到您的《究元决疑论》,还蛮佩服你敢于向名人挑战的精神呢。”
半个世纪后,梁漱溟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同毛泽东交谈的情景:“他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我很是佩服。可以这样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胜,以至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我信服的谈话,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章。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我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有若干次了,却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对阶级斗争等问题,双方有着不同看法,毛泽东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梁漱溟说:“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第一次进中南海
新中国建立后,梁漱溟就被选为新政协委员。梁漱溟第一次走进中南海,是在1950年3月12日晚。他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特意从外地赶往北京,共商国计。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亲切地接见了他。
当毛泽东征询梁漱溟对国事有何意见时,梁漱溟很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中共得了天下,上下一片欢腾。但得天下易而治天下难,这也可算是中国的古训吧。”接着,梁漱溟又开始分析时局,借古喻今,从治国安邦,到国之兴亡、民之昌盛,他滔滔不绝地谈,毛泽东饶有兴味地听,不时地点点头或摇摇头,以示同意或不同意。
最后,梁漱溟真诚地望着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纵观本世纪以来的中国,要长治久安,殊不易啊!”
毛泽东笑了,他也望着梁漱溟,说:“治天下固然难,得天下也不容易啊。”又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协力,治天下也就不难了。”
梁漱溟觉出了毛泽东话语的分量和对他的期盼,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天,毛泽东留梁漱溟在家里吃了饭。
反对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前夕,毛泽东也约见了梁漱溟,征询他对此事的意见。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心已定,从他的内心来说,是希望得到梁漱溟的支持的。但毛泽东失望了。
梁漱溟对毛泽东的决定不敢苟同。他说:“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卷入朝鲜战争,与美国人直接打仗,后果会怎么样呢?”他认为出兵援朝绝非上策,希望毛泽东再做考虑。
毛泽东没想到梁漱溟对这场伟大战争,会抱如此不积极的态度,他没有批评梁漱溟,但這次谈话不欢而散。
反对“总路线”
1953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邀请100多位民主人士征求对党的“总路线”的意见。梁漱溟在会上发了言,大意是说:有些农村干部把持乡政权,违法乱纪,生产没有搞好,农民吃不饱,跑到城里当小工。有的露宿街头,设锅造饭,影响市容。公安部门今天把他们送回去,明天他们又来了,“工人农民的生活有九天九地之差”。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希望共产党进了城不要忘掉了农民,要对农民施行仁政,要体恤农民云云。
针对梁漱溟的观点,周恩来批评说:梁说工农生活“悬殊”,相差“九天九地”,好像他代表的是农民,实际上他是代表地主说话,是挑拨工农联盟的。对梁的那套主张,我们不能接受,我们应该断然地拒绝。
在周恩来讲话时,毛泽东亦不时插入一些分量很重的话:“讲老实话,蒋介石是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是用笔杆子杀人。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杆子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毛泽东把目光转向全场,说:“梁漱溟反动透顶,他就是不承认,他说他美得很。他跟傅作义先生不同。傅先生公开承认自己反动透顶,但傅先生在和平解放北京时为人民立了功。你梁漱溟的功在哪里,你一生一世对人民有什么功,一丝也没有,一毫也没有。”毛泽东还说:“假若明言反对总路线,主张重视农业,虽见解糊涂却是善意,可原谅;而你不明反对,实则反对,是恶意的。”
梁漱溟对这一批评不服,便写信给毛泽东申辩道:“你说反对总路线,破坏工农联盟,我没有这个意思,你说得不对。请你收回这个话,我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雅量……”毛泽东未予理睬。
梁漱溟犯上了桀骜不驯的牛脾气,死活不肯认错,在18日的大会上,再一次朗声质问毛泽东:“我还想考验一下领导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因为党常常告诉我们,要自我批评,我倒要看看党的自我批评是真是假!”结果梁漱溟被会场上一阵阵狂暴的呐喊“不听梁漱溟胡言乱语!”“民主权利不给反动分子!”“梁漱溟滚下来!”淹没了。
后有高明人士提出,请主席付诸表决,看让梁漱溟讲话的人多,还是不让他讲话的人多,少数服从多数。主席团接受了这个建议。执行主席高岗宣布,关于让不让梁讲话的问题现在进行表决。毛泽东补充道:这个问题不是政府委员会所列的议程,列席的同志也可参加。表决赞成梁讲话时,毛泽东带头举手,政府委员中的中共委员也举了手。毛泽东边举着手边说:“梁先生,我们是少数啊。”高岗接着宣布不赞成梁讲下去的举手,到会的大多数,特别是民主党派的朋友立即举起手来。梁还想再说一句话,会场上立刻有人大呼:服从决定,梁漱溟滚下来!梁漱溟被轰下了台。
从此,梁漱溟就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了。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梁漱溟的问题属于思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他的政协委员照当,工资照发,也没有受到任何正式的处分。由于闭门思过,一言不发,他还幸运地躲过了1957年的“右派”帽子。自这场争论后,梁漱溟与毛泽东不再交往。
与“文革”唱反调
1974年2月24日,81岁高龄的梁漱溟衣冠楚楚,提着鼓鼓囊囊的皮包走进政协会议室。他把讲稿、参考书、笔记本整齐地放在茶几上,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个躬,就像当年在北京大学讲坛上授课那样侃侃而谈,题目是《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他从阐述中国文化入手,肯定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上的成就,并针对当时所发的中央文件《林彪与孔孟之道》说:“林彪是不是要走孔子之路、行孔孟之道?我却不敢相信。我不认为林彪是受害于孔子。”所以,“我的态度是:不批孔,但批林。”他的这番话,完全是跟“中央文革”唱反调的。消息传开,轰动了北京城。于是,全国政协的“批林批孔”发展成了“批梁”。从1974年3月至9月,大小批判会开了100多次。给他扣的帽子是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孔孟之道的卫道士”。梁漱溟的态度是:“我不再申说,静听就是了。”所以他每会必到,到则沉默。
在韶山的悔悟
后来有一年,梁漱溟到韶山参观。一见毛泽东故居地道的农舍房子,想起毛泽东世代为农的家庭背景,这位老人的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种发自肺腑的内疚第一次冲击着梁漱溟的心。梁漱溟突然感到自己首先没有一种让别人批评的雅量。想到此,梁漱溟主动对陪同人员谈起当年和毛泽东争论的事,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