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重组应注意的问题
2004-04-29刘学华
刘学华
不可否认,我国的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政企不分的矛盾突出;二是企业社会负担重、冗员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三是设备老化,技术管理落后。
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要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做到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使其健康发展,重组改制是惟一出路,势在必行。
根据目前部分改制企业的成功先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的原则,通过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机构、人员等多方面的重组,将主业中的优良资产组建为股份公司,并争取在境内外上市;非主业部分要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方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自立和发展。
重组改制关键是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目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大而全”、“小而全”和决策分散、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体制基础,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要在以下5个方面实现制度创新:
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逐步剥离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的办社会职能。主要包括企业自办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学校、医疗卫生以及社区物业管理、市政建设、公共交通、文体设施等等在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使企业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彻底分离。这项工作涉及到分离部分人员的利益和队伍稳定问题,也涉及到当地政府的消化和承受能力问题。作为改革的代价,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干净利落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突出主业。真正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全方位保障体系,虽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大量辅助产业的存在,不仅不利于集中资金突出主业的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退”的原则,实行主辅分离和业务重组。通过主业和辅业的分离,解决“大而全”、“小而全”,使主营业务更加突出,提升主业单位的经济实力,保证主业部分成功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力争成为境内外上市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大市场。辅业部分在目前的情况下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辅业部分也应该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以产权制度为扭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逐步发展成为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组织。通过这样一个重组改制,使国有企业全身心地发展主营业务。
规范的公司制。核心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通过整体重组,将优良资产组建为股份公司,并通过实行“债转股”和境内外上市,形成股份公司股权多元化的局面。股权多元化必然要求有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三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灵敏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特别要注意的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后,企业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也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大幅度的变革,减少管理层次,拓展管理幅度。改制一定不能只是改换“门面”,传统的组织结构不变化、重组改制不彻底,其结果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与国际惯例接轨。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要实行一级法人,采用集中决策、财务统一控制、授权管理、专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实行事业部制,成为高度统一的经营实体。企业的全部决策可划分分战略管理与操作管理2层,分别由公司高层与事业部中层负责。公司高层要从日常经营管理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放到关系公司全局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上去,主要负责宏观上的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和对操作层效益指标的考核上。操作层主要执行公司的发展规划,并负责合理地进行人员、资产、资金的配置,合理组织产品生产和销售。
理顺关系。国有企业整体重组改制后,原企业将分成主业和非主业两大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拟上市企业的主业集中于新组建的股份公司,非主业仍然保留在“存续公司”。主业与非主业之间独立经营,以市场方式进行运作和结算。
重组改制一定要促进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后,在管理制度接轨的基础上,要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促进技术创新,使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畅通融资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但是,从整个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形势来看,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整体规模和装备水平都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缺乏资金来源是重要因素。企业整体重组改制后,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吸收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上,全方位提高整个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自觉面向市场。重组改制后,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主动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立新步伐。近年来,一些国外大公司纷纷在中国抢摊登陆,与我们争夺资源、争夺人才、争夺市场,一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程度。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后,要通过精干主业,集中优良资产和优势兵力,面向市场;服务市场、竞争市场,最后取得市场。
加快成果转化。要改变科研机构自成体系、分工过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的状况,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3结合,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配套技术;通过集中决策,突出质量、品种、成本、效益,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与交流,直接利用世界上已有的先进成果,取得后发至上的优势。
营造人才创新环境。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跨世纪高层次、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重组改制后,企业要参照国外公司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制定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并结合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重点培养,实现知识更新和人才接替,促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尽快成长。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开发、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技术创新的人才环境。
总之,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要与各级政府部门配套联动,以推动重组改制快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