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浮云遮望眼

2004-04-29

经济 2004年8期
关键词:君君齐景公治国

铝 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真那么有害吗?

据《论语·颜渊》记载,齐景公(齐国国君)问政(治理国家)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做君的要像做君的样子,做臣的要像做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做儿子的样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意思是说,讲得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对孔子和齐景公的这段对话,社会上褒贬不一。有人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像一根封建等级制度的大棒,君可以挥之打臣,父可以挥之打子,两千多年来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捆绑着人们的手脚,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属于糟粕,应该予以批判!

果真如此吗?不见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表面看去像是以等级压人,实则不然。试想,孔子游历齐国,国君接见,亲切交谈,当国君请问如何治理国家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难道会拿那么蹩脚、蛮横、荒唐的歪招——“君压臣,父压子”作为献给齐国国君的治国之策么?以情理度之,不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治国的上策

从“景公问政”即孔子和齐景公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则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则亡”,是二位先人的共识和结论。特别是齐景公的“善哉”二字,足见其对孔子字字千金、掷地有声的忠告十分佩服,洋溢着对孔子治国上策的充分肯定之意和高度赞扬之情。在君子所见略同的基础上,又从反面——即“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也就是国不国,家不家,人不人,伦常大乱,社会大乱,岌岌可危,到那时君位不保,甚至命丧黄泉,虽然有粮食,国君肯定是吃不着了——再次论证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治理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际上,孔子周游列国主要在于宣传推广他所提出的“德治思想”。因此,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儒家“德治思想”,又有治国主张和施政方法;既强调了“君、臣、父、子”乃至所有的人在生活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不错位、不移位、不越位,形成一个有序社会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君、臣、父、子”乃至所有的人在行事时,要赴位、守位、到位,打造一个尽责群体的重要性。可见,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为政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符合规律,抓住根本,一语中的;解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道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科学内涵、深邃思想和有效途径,体现了“有序尽责”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不应该让浮云遮住双眼,不应该以俗人之腹度圣人之心,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治国上策,不应该小而视之,曲而解之,贬而弃之。

造就“有序尽责”的“君、臣、父、子”是为政的根本

首先说——孔子对造就“有序尽责”的“君”的论述:

子曰:“君使臣以礼”(引自《论语·八佾》),意思是说,君对待臣应该本着礼的准则行事。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引自《伦理·八佾》)意思是说,在上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不存宽厚之,居丧没有哀痛之心,这样的人叫我怎样看他们呢?

子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引自《伦理·公冶长》)。意思是说,君在养育百姓方面是施惠的,在使用百姓方面是重义的。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引自《伦理·泰伯》)意思是说,舜和禹做天子真是崇高得很哪!他们日夜为百姓操劳,而自己却没有安乐过。

子曰:“民无信而不立”(引自《伦理·颜渊》)。意思是说,君不取信于民是无法立足的……

请看,君对臣与民,要行之以礼,宽厚待人,要重义并施恩惠于百姓,日夜为百姓操劳而自己却不求安乐,要取信于民……这样做了,就像一个“有序尽责”的君的样子。

其次说——孔子对造就“有序尽责”的“臣”的论述:

子曰:“臣事君以忠”(引自《伦理·八佾》)。意思是说,臣辅佐君应该竭尽忠诚。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食。”(引自《伦语·卫灵公》)意思是说,侍奉君,要诚敬地做事,然后再拿俸禄。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引自《伦语·宪问》)意思是说,臣不要欺君,同时要敢于犯颜谏诤。

(季子)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引自《伦语·先进》)意思是(季子)说,这样说来,凡事都要听从君的喽?孔子说,像弑父弑君这样的事,也是不听的。

子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引自《伦语·微子》)意思是说,齐国送女乐给鲁君,季桓子接受了。鲁君三日不上朝,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请看,臣对君的义举要忠诚、恭敬、谨慎、尽力、务实,对君的不义之举要开导、规劝、诤谏、拒从……这样做了,就像一个“有序尽责”的臣的样子。

再次说——孔子对造就“有序尽责”的“父”的论述: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引自《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关爱子女能不为他分心操劳吗?忠心待人,能不规劝和教育他吗?

“父义”(引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做父亲的要做合乎义的事情。

请看——父母关爱子女,要对子女尽自己的保护义务、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并且在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处处合乎义,起到表率作用……这样做了,就像一个“有序尽责”的父的样子。

最后说——孔子对造就“有序尽责”的“子”的论述: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引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据礼的准则来孝敬他们;父母死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和祭祀。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引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过失要婉约地劝谏,如果父母不听,还是要尊敬父母,但不放弃谏诤的志愿,侍奉父母仍要任劳任怨。

请看——子女孝敬父母,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做起,任劳任怨,不能重视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对待父母的过失不能听之任之,要婉言相劝……这样做了,就像一个“有序尽责”的子的样子。

这就是孔子对“有序尽责”的“君、臣、父、子”的期望和要求,这就是为政之本。只要抓住根本而不是末梢,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孔子“有序尽责”的哲学思想将在人类社会中永放光芒

总而言之,协调好“君、臣、父、子”的关系,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协调好“干部群众”每个人的关系,“社会有序”;发挥好“君、臣、父、子”的作用,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发挥好“干部群众”每个人的作用,“人人尽责”,造就出像样子“有序尽责”的“君、臣、父、子”,即造就出13亿像样子“有序尽责”的干部群众、文明公民,国家还会乱吗,又何谈治理不好呢?

归根结底,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为政观,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永恒性,是治国的上策;造就“有序尽责”的“君、臣、父、子”是为政的根本。对此,只有疯子才会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糟得很,“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好得很。另外,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内涵中并没有束缚人、禁锢人、压抑人之类的封建等级观念,《论语》以及孔子其他语录中也没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类的封建货色,那是后来的“儒”(如程朱理学)对孔学的歪曲。因此,我们要明辨是非,拨乱反正,一鼓作气地掀掉封建统治者强扣在孔子身上的“黑锅”,正确对待孔子这位享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者的大思想和大智慧,让孔子智慧圣洁的先师形象熠熠生辉,使他的“德治思想”之精华在神州大地上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君君齐景公治国
A MULTIPLE q-EXPONENTIAL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IDENTITY∗
南昌县关工委、县法院合作共建的“君君”关爱之家正式揭牌成立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晏子劝戒
被嫌弃的齐景公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和宝宝一同享受每一次爬行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大家一起来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