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能否改变我们的命运

2004-04-29本刊编辑部

山西青年 2004年8期
关键词:考试大学

本刊编辑部

阳光总在风雨后

刘曦冰

牛韬19岁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考只是人生众多的考试中很普通的一次测试,上了大学还有IELTS、TOEFL、GRE和考研;工作以后还有升中级、高级职称的考试;而且工作中遇到的每个困难也都是一次考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它们,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刚上高中时,我还是个无知的少年,对上大学的概念也仅仅停留在容易找工作上,因此对以后的路怎么走还很迷茫,只是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跟着肯定没错。到了高二,我逐渐地认识到假如按照别人已经设计好的路走下去,也许坎坷会少一些,但是自己的能力却很难得到锻炼,而且这样的生活索然无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经常和外省市的同学以及留学生交流,而他们的一些看法也着实触动了我,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的人生观。

比如说,到底学校的牌子重不重要?以前我的看法和大家一致,有一线希望上名校就不上普通的,然而通过频繁的交流,我逐渐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上哪一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已的专业,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感触比较深,那就是山西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而且上了大学后大都没有竞争力。我认为这和我们的学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学校里学生没有任何机会主动进入实验室操作,即使是实验课,也以老师口述为主,轮到自己做的时候,仪器非坏即老化,根本无法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更可悲的是,同学们对待实验课大都满不在乎,因为考试不考!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抽出了一些时间用于阅读实验方面的书籍并动手做。说起来很轻松的一个实验往往需要几个小时耐心钻研的事实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和事实的巨大差距。正是从这时候起,我下定决心要走科研这条路。我知道,这条路荆棘丛生,也许头破血流,也许柳暗花明,但是我会坚持下去,因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回首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我感慨万千,其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中国这一套教育、选拔制度。从小就被灌输要按照固有的模式一步一步念起,然而书念得越多却越糊涂。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有的人是为了挣大钱,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极少有人是因为热爱科学,即使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也少之又少。我不禁要问我们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接受高等教育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必然的结果。在美国,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做起了家庭妇女,而在我们看来,这是极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对于经济发达的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措施,大部分人都可以享受它,因此,人们并不会以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作为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而是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标准。我们国家还很落后,再加上人口众多,上大学就只能是少数人的梦想。物以稀为贵,一时间,大学生成了香饽饽,因此人们便蜂拥而上,然而我们只是一味地从众,认为大学毕业就什么都有了,却忽略了上大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成功还差得很远。

刘小俊21岁为了父母争口气

高考结束已经一个月了,成绩还算令人满意,最起码与自己的预定目标出入不大,但无论可能性有多大,录取通知书拿不到手,心里的石头就落不了地。

我害怕失败。我今年21岁,已是第三次参加高考了,补习两年如果还没有考上,我怎么向省吃俭用、辛苦劳作的父母交待,怎么有脸去见资助我上学的二姐夫,我害怕邻里亲戚失望的目光,害怕村里人的冷眼。这样的心理压力从上一次补习就有了,那时,我就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明年高考只能成功。

要说到美术,我到现在也只不过接触一年而已,但听说艺术类比较好上大学。于是在第一年复习的半途中就毅然决定去学画。其实,最主要的是我文化课基础不行,所以才走这条捷径。

2003年夏天,我帮舅舅卖了一个多月菜,又去工地干了几天活,挣了150块钱,这是我第二次打工。记得第一次是17岁那年,跟着父亲去工地当小工,本来和老板讲好一天15元,我咬紧牙关于了10天,老板给了100块,说我太小干不了。那天我哭了,我知道父亲挣钱是那样的难,父亲是个老实得说不了话的人,被别人坑了也不会去讨公道,我既可怜父亲,又抱怨父亲为什么只会木头人一样的受苦,为什么这么没出息。我怨恨老天爷为什么把我生在这贫苦的家庭,吃不上好的,穿不上好的,别人有的游戏机和文曲星,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就连看电视都得跑到邻居家里去,我喜欢听音乐,没有好的随身听;喜欢打篮球,不敢向母亲开口买运动衣;眼睛近视了,只能配个几十元的玻璃镜,我的生活被一个“贫”字压得干瘪了,被一个“钱”字困的没有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事了,父母的辛苦都是为了我和三姐读书,为了让我们将来能出人头地,不要像他们一样受苦受累一辈子。现实的一切,让我年轻的心又感激,又沉重。母亲日渐消瘦的身体,父亲满头的白发让我忍不住流泪。现在63岁的父亲,就像80岁一样老。父母都已到该安度晚年的年龄了,还每天为了我辛苦的工作,我憎恨自己为什么只能带给他们负担,我也曾想过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好好孝敬他们。但是我了解我的父母,他们就是要供我上大学,只要我上了大学,他们这一辈子的苦就没白受,他们在等待那一天。如果我放弃学业,他们会更伤心更难过,这么多年就养出了个不争气的儿子?所以,我补习了两年,一心就是想要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实现父母对我多年的期望,让他们多年劳累的心得以安慰,为他们争口气。将来让他们过富裕的生活,有新衣服穿,有肉吃,把身体养好,不用再吃苦受累。

赵凯20岁上学就是攀岩

在漫漫人生路上,需要做许多的选择。我是一个刚参加过高考的学子,正在对自己的前途做出选择,即:上学或就业。我选择了上学,因为在我心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只有上学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人曾这样引导过我:“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上学就是攀岩,每当你向上爬一段,你的视野便会开阔一些,但在你视线里的景物仍不及你再向上一段看到的范围广。这是由于高度的限制,当你不断向上,你的视野便会不断的变广,便会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样学习也如此,你所学得越多,你所理解的事务也会越深刻,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展示自己。”是啊,在未来的社会中竞争是残酷的,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去更好的为自己以后的生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同学已经参加了工作,工作固然好,可是每当看到他们晚上回到家的疲惫和那悔恨、无奈的眼神,似乎在不断地向我述说:“还是上学好,不用这么累。”,每月辛辛苦苦的工作拿到的仅仅几张大钞而已,或许这对他们已经是一种欣慰了。可那种极不相符的收入与付出,让我感到心酸。有时我的朋友们坐在一起常常说起自己对上学的感受,有位说:“不管怎么说还是上学好,最起码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辛苦。”“上学,唉,说起来上学,我现在还真有点后悔……”“好好学吧,以后咱哥几个指不定全靠你了。”看着他们的眼神,无意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悔恨和对上学的渴望与无奈,让我更加认定上学才是我所需要的,深造才是自己的捷径。我也不断在想:为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为了朋友对自己的希望,为了自己的愿望,为了自己的将来,我相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一杯浓香的咖啡,当它不加糖的时候,味道是苦涩的,这正如我对上大学的认识一样,闻香只是远处的感觉,而品尝则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我看来大学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气氛是不同的,生活是丰富的……这只是我对大学的一种想象而已,我只是闻香,还有待于去品尝。

让我们荡起双浆

天天

上大学为了什么?这种讨论之风曾经弥漫校园,同学们都陷入了思考之中。在对正在上大学的学生的一次采访中我发现理由千姿百态,相差甚远。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人生态度都不尽相同,当然上大学的目的也是千差万别。

为了跳出贫门

有几个同学因家境贫寒而来上大学,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贫门,让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贫困是根针,刺激着每个贫困的学子。出身贫穷不是我们的错,但不能改变贫穷的现状就是我们的责任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改变出身的方法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用知识剥去贫穷的外衣,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要得到可以改变命运的知识,上大学成了一种必然的捷径。家境贫寒的学生走进大学后,有了明确的目标,往往会很认真地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因此他们也会很快脱颖而出。”正如一位湖北的同学所说:“我们那儿被人称为‘将军县,一共产生过几十位将军,就因为我们那儿很穷,穷得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我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了一辈子,吃够了贫穷的苦,所以他们希望我能上大学,走出农门。”

贫穷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当我们把贫穷不看作一种悲哀,而看成是一种财富时,我们的学习动力会更足,我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会更大。贫穷是一所大学,精神是财富。当我们把贫穷和责任连在一起时,我们的大学生活就决不会和郁闷挂钩了。时刻铭记我们来到大学的目的——改变贫穷的自己、家庭、社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上大学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几乎成了所有贫困学子的共同心声。贫困不会永远存在,有那么多立志改变贫穷现状的大学生,贫穷的雪球在酷热的夏天不会存在长久的。上大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来到了大学。”

上了大学似乎就完成了任务

来自本市的一位男同学说,考大学是自己的事,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是父母,和几个同学一样,他们不太清楚考大学究竟是为什么,因此,一旦进入大学校园,似乎就完成了使命。

“其实,考大学时我也不太清楚上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似乎只是为了和别人一样,父母会竭尽所能安排好我的生活,并且为了我考大学费了不少功夫,打听学校,找老师商量,我仅略知一些上大学的好处,就是以后可以找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而且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找一份工作,如果没个大学文凭,那就等于是流氓,等于没工作。但上了大学后,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没劲了,因为上高中的时候,仅仅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同学们都一样每天都只啃书本,不闻窗外事,可这目标一旦实现了,就似乎完成了任务,心里不免会松懈起来,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还有,上高中时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然后就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不只是我这样,还有大多数同学都如此,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很多,同学们都在锻炼自己的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办事能力,我为什么就只得学习呢?如果毕业的时候除了一纸文凭外毫无所获会有一种遗憾的感觉。别人玩的我们也玩,高年级同学谈恋爱,我们也少不了谈一

谈,久而久之学习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还有一种现实的说法是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所谓知识贬值,有些同学觉得读书无用,他们会去学做生意学办事而不学习课程。”

在大学里磨练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学的校园里自由驰骋,他们是学校里浓缩的精英,他们要为自己奋斗,他们要为未来奋斗,他们正在篡写自己的历史。

“作为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我很感谢大学生活,它给了我眼光,给了我方向,给了我智慧。说这话并不夸张,其实我是一名中专生,在中专毕业那年同时考上了本校的大专,一年后,我发现我的眼光看远了,利用假期间,运用这一年所学到的知识到外面打工,挣了一点学费,学了一点知识,丰富了我的生活。我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此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里的生活会好一些,上大学时很用功,这不,第二个暑假期间,我已经组织了一个英语口语培训班,希望能办得成功,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创建一个英语学习园地。对,上大学对我而言是想提高自己的素质,多学一些知识,多多锻炼自己,这是一个人一生难得的好机会,以后我还会继续读本科,为将来真正进入社会打基础。不只是为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会更加巩固、完善、全面。”

我是“放羊娃”

这是一群不知所措的大学生,他们看上去生活得潇洒、自由、愉快,可有一天,他们终于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放羊娃”。

在大学这张安逸的温床上一呆已是两年,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失去梦想,失去自我。直到最近看到了一些东西,我又开始了思考:什么是大学!我们心目中的大学生和现实又相差多少?

我曾经制造了无数个故事,可是到最后却淹没在故事中。我一直在选择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刚看了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部纪实片,记录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上课睡觉,替人签到,宿舍打牌,上网聊天,抽烟,喝酒,打架,吹牛……甚至连宿舍里称谓都一样。可是看完以后,那种感觉是气愤,是恐惧,是思考。气愤作者竟会把大学描述成那样一种颓废、无聊的生活;恐惧的是,在我的身边,我的的确确看到过那样生活的影子;我思考,思考我的生活,我的目标。”

想象中的大学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描写的世界……但是现实与想象永远存在着差距,主人公终于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走了,走出了她曾经心目中的象牙塔,走得那么坚定,走得那么悲壮。她以为自己走出校园,就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可是她不愿承认那只是一种逃避,逃避那种没有方向的茫然,逃避那个没有梦想的现实。她不是在选择而是在逃避。在她走之前她曾问过男主角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上大学。”“很简单嘛,只有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工作,好的工资,好的房子,还有好的老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那个“放羊娃”的故事:一个记者在大山里看到一个放羊娃,于是问他:“你为什么放羊啊?”

“放羊挣钱呀?”

“挣钱干什么呗?”

“挣钱盖房子。”

“盖房子干什么呀?”

“盖房子娶媳妇呗。”

“那娶了媳妇又干什么呢?”

“娶了媳妇生孩子。”

“生了孩子干什么?”

“生了孩子给我放羊呀”

……

以前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以为那仅仅是一种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无知表现,可是,当我看到男主角的回答时,那种感觉和当时听到那个放羊娃的感觉竟如出一辙,那是一个大学版的“放羊娃”,没有报负,没有理想,只有随波逐流的庸碌。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我们一直都不愿承认当代大学生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心底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优越感,看看以上的情景吧,虽然有些有所夸大,可都并不是无中生有。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有些作法,究竟算不算一种精英化的行为呢?一方面,我们心存优越感,自视甚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可另一方面,我们却令我们的行为大众化了,世俗化了。我不是想批评谁,我也是以上我所描写的大学生中的一员。每一句话,都是我对自己的一种反省,对自己的一种解剖,只是警钟,在独处时反躬自省。

大学教育有很多优点。大学生能有充分的机会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物、增长一般与特定的知识、为自己所选定的职业生涯作准备,并培养独立的个性。这些全都是值得追求的宝贵目标。但是现今大多数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准备。在过去,大多数上大学的人只是希望让别人觉得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实际得多。由于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和别人竞争,因此,讲求实用价值的教育就变得很重要。此外,高等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投资,所以大多数的学生都会竭尽所能,想从中得到一切。对这些学生而言,最好是有明确的职业和教育目标,而不是在大学中才试着自己去寻找。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是什么样的人

刘曦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采访容老师就像是翻阅一部文学、哲学与经济学融会贯通的激人奋进的励志书。既有文学的史实、厚重,又呈现哲学的思想、智慧之美,还有经济学的严谨、有序。

“1966年小学毕业,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只好辍学,我从小的志向是当一名作家和科学家”。

“15岁就参加了工作,做了一名合同学徒工”。

“您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对于容老师这样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教授应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但容老师的开场还是让我毫无准备,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一名小学生成为了一名教授?

原本学习成绩就很好的容老师,在进入十三冶搞宣传工作时,为了寄托人生的寂寞,利用工作之便读了很多当时的禁书。后来还从事过诗歌、剧本、作曲的创作。

在当时“文革”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自修文学虽然让自己变得充实,但对现实社会,对人生到底怎么发展却找不到答案。于是又转向自修哲学,并做了大量笔记,用容老师的话说:“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问。”由于当时身在十三冶机关,企业研究的就是经济。于是,又一头扎入了更难的经济学中。在十三冶8年的工作中,从文学到哲学再到经济学,容老师均以自学为主,期间也得到过三位恩师的理解与鼓励,以及工人师傅创造条件支持他学习。还有父母、兄弟姐妹,对自己的帮助。可以说,在十三冶的8年,对容老师磨练很大,用容老师的话说:“人生磨难其实是一笔挥之不去,用之不竭,能受用一生的财富,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下学习的知识是非常牢固的”。

说起高考,容老师兴奋不已,就像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正在十三冶武汉武钢工地,在没有任何复习资料,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间,我报名并经过严格的组织审查,最后在武汉参加了山西省的高考。

所有人都以为容老师一定会金榜题名,我也这么认为。结果,容老师话锋一转:“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落榜了,因为我选择了经济学,但数学又是弱项,由于只有小学基础所以考了零分。可想而知,来自单位同事、朋友的压力当时有多大,24岁,好像高考落榜一下子打乱了原本看似平静的一切,我甚至不愿出门”。还有人说:“不要考了,真正的作家都不是大学生。”

当再次面对78年的高考时,容老师选择了继续考,还是报经济学。并用了5个月的时间边工作边补习数学,最终被山西大学经济专业录取,当时,已经25岁的容老师是班里最大的大学生。

问起为什么选经济学,容老师说:“人生的经历应浓缩到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点上。从经济学角度讲,人生的社会总价值是公正的,你有了投入,就会有产出回报,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资本,就是力量,就是财富”。

说到上大学的重要性,容老师说:“这是现代人的立人之本,立世之本,只有接触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要不人生是不完整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残缺的记忆被岁月的长线串起时,走过的痕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高考的副作用

时间被周主任追溯到了1940年前后,1932年出生在北京的周倜与父母逃难到了徐州。还是个孩子的他,经常能看到在家门口的一个诊所里,有一位穿白大褂的白胡子老爷爷,握着每一位前来看病的患者的手道别并叮嘱着,那慈祥的笑脸和病人感激并渴望的目光,永远编织成了一幅最美的图画,根植在一位小小少年的心中,他觉得穿白大褂的白胡子老爷爷就是天使。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这种启蒙教育则在幼年的周倜心中播下了一颗上大学,上医学院,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种子。

1951年,如愿以偿的周倜从北京来到了山西太原的“山西大学医学院”(今山西医科大)。

当时的山西太原,据周主任讲,还是一个破旧的小城,由于没有高中生,所以医科大学学生主要是从北京、天津招来的,当时他们戏称“北京班”“天津班”。火车一进站,一些北京、天津的同学看到太原的现状,还没有出站就放弃学业回去了。在就读的五年中,又有一些同学陆续转学回去了,可周倜坚持了下来,他说:是热爱,是一种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使他学无止境,直到现在,周主任还在互联网上天天查询相关专业的最新国际动态。

周倜说:当年上大学,分配工作,都是国家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统一分配。要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服从祖国的需要。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虽然条件很艰苦,吃的是和子饭、窝窝头,但依然没有减弱他对医学知识的热爱,在校期间,还因为学习刻苦,被学校推荐为学生委员唯一代表,参加了中苏友好协会。当时他就觉得: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是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并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1955年7月1日,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省内最大的省人民医院开院筹备。作为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周倜被分配到省人民医院工作直到今天,近50年了。虽然早已退休,却依然战斗在一线,甚至去年的非典战役也作为专家参与了“战斗”。

现在一个医生的社会地位,已普遍被认可并受到尊敬。但说起当年,周主任说:“我们那个时代歌颂的是工人,医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待遇也不是很好,上大学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很多人宁愿当一名工人。为此,我并没有感到不满意,同样的为人民服务,49.5元我挣了20年,可我的兴趣使我在医学事业上越活越年轻,越攀越高,这是我一生的骄傲。现在的大学很商业化,不像以前的学生上大学动机比较单纯。上大学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模式和方向,并教给你一技之长,让你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周主任现在的医学成果早已超过了当年心中的白胡子老爷爷,但每当我看到他,就犹如看到了他儿时心中的梦,这把火炬传递的不仅仅是光明,更是生命的延续和对医学事业的执著。

“读大学为了拿学历文凭”,是习以为常的答案

过去读大学的人少,毕业后都是

国家干部。只要通过了由政府组织的入学考试,进入国家计划内按照统一课程安排学习,不论是哪个学校,不管是怎么学出来的,拿到“学历文凭”就有了国家干部的资格证书,可以走遍天下。入学考试不仅决定上哪个学校,还决定了学习的终点,常常要一生戴着“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的帽子。没有学完就叫“肄业”,视同废品。近年来读大学的人多了,专科学历难找工作,招聘都要高学历,于是就“专升本”,甚至千军万马考研究生。学什么内容似乎并不重要,研究课题也不必是志向所在;不能发现问题,只会收集现成“结论”;不是追求日新月异的科学和文化,而是追求学历文凭。读书人又在演绎一部新的《儒林外史》,有的年轻人把读大学作为脱离“社会底层”的阶梯。大一统的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简称高考,在每年的7月7、8、9日进行,现在改为6月,时间为两天,是多少人一生的命运由此决定。

如此重要的考试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尽管每年高考的时候,我们都要教育我们的孩子要理智对待,说什么行行能出状元。但是我们平时更多的是告诉他们要坚强面对,要锲而不舍,要重头再来。我们希望的是高考的状元,并非卖肉的状元。因此孩子们的心中永远有一个金榜题名的梦想在左右着他们的意识。他们也明白,高考落榜是一件丢人的事,考不上甚至和他们的道德思想水平有了必然的联系。这是一种可怕的世俗观念,考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去了太多自我的追求,而成为社会的棋子。因为高考而衍生出来的副作用就不能杜绝,并严重地伤害着我们的机体。

全民备战的社会消耗。我们总在总结高考的辉煌成果,对因为这场全民运动而造成的无谓浪费似乎没有多少人关心。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字来佐证我的推断,但在高考期间,建筑施工的管制、家长的陪伴、各种服务考生的措施、社会舆论的关注等等都无可争议地消耗着超常的能量,而人们因此所忍受的心里煎熬更是不能用物质能够衡量的。

作弊的屡禁不止。尽管对于作弊者的惩罚在不断加码,尽管还声势浩大地进行了签署诚信承诺的运动。今年的考试仍然在新疆、河南等地出现了规模不小的高考舞弊事件。在人们痛心诚信的丧失之时,对于高考其实我们有许多值得反思的东西。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谓的勇猛是建立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前提下的,而高考能让人变得不惜以身试法,可见它的诱惑力非比寻常。当作弊成为取得胜利的一种手段的时候,我们高考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就变得不堪一击了。更加可怕的是,作弊的蔓延趋势对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远胜过小商小贩的那点造假小技,它动摇的是人心灵深处的神圣底线。

如果说上面的副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制度来加以控制的话,那么考生因为失利而所选择的悲剧方式则是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去阻止的。考生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变得脆弱,以前被视为佳话的8年抗战之类的人物,在今天是没有指导意义的。高考不仅是一次智力的较量,也是经济水平的斗争。一个考生的失败已经超出他自身的价值范畴,可以相象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压力,每年那些离我们而去的鲜活生命,难道只是惋惜和遗憾?

考试是不能废除的,至少现在

如此,高考似乎又演变成了新式的科举。于是一些偏激的人们甚至呼吁废除高考制度。但不论如何,高考作为全国性韵大考,它的存在不是没有根据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科举制度被我们说成是封建毒瘤,但它存在了那么长时间,不能否认其存在的理由。因为对人才的选拔,在不能达到见者有份或者完全有机会用实践测试来代替的情况下,考试是最科学的方法。

在承担超实际的工作之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就像考试,考察的大多是你在进行现实操作之前的理论积累。在用实践检验你的理论之前,是一定要先检验你的理论基础的。考试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种任务。也许考试的成绩根本无法替代实际的水平,但是我们也不能用实践经验的考核去把前人的成果一笔勾销吧?再者,社会是没有能力去为每一个人提供一次现场操作的演示的,即使能够提供,那也是考试,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说到形式,我倒觉得用更多的考试形式来考察人才,可能是避免单一考试模式,比如高考给我们带来副作用的有效办法,也算是以毒攻毒吧。

用更多的考试来消解高考的弊病

我们批判高考制度,其实更多的是批判它的形式,比如:高考制度忽视全国教育状况的差异,尤其是边远地区和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差异;忽视全国高等院校的差异,剥夺它们的独立自主招生的权利、自主制定人才半成品采购标准的权利,甚至连招生计划、课程设置都要管。结果是中国的所有大学大同小,没有自己的个性;忽视人才多样性、差异性,将全中国所有多姿多彩的中学生装进所谓标准的高考几张试卷的套子里去折磨、考评等等。

但是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它也逐步向科学化、人性化利差异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中其它考试的大量出现,也在消解着高考的冲击。成人考试、函大、电大等等,特别是最近火热的职业资格考试,在形式上至少给了中国的考生更多的选择。高考并非华山一条路。唯一遗憾的是这些考试惯性般地和高考扯关系,什么与高考同等学历的提法就无疑是在攀附高枝。其实,社会需求的不只是经过大学培训的人才,这一点大家都承认,但缺乏的是社会没有提供给非大学人才一次考试的机会。职业资格的考试虽然具有革命的味道,但是一些报名条件的限制却让人觉得是在嫌贫爱富。从业多少年以上,某某学历以上种种的限制似乎仍然在强调一种资历。而资历在中国的单位里始终扮演着决定命运的角色。我们不能用考试条件去约束太多的人,否则再多的考试,只能给人们加上更多的负担。

所以,我主张的更多的考试是一种开放的,脱离了条条框框的,人人面前平等的,不论身份的考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和优胜劣汰的效果。

当“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换成“人人面前考试平等”的时候,或许高考也就不那么让人敬畏了。

猜你喜欢

考试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三本书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