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侍从易牙

2004-04-27王国斌

短小说 2004年5期
关键词:爱子鲍叔牙寡人

王国斌

易牙原为齐国宫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奴仆。他那张阴阳善变的猴脸上,嵌着一对骨碌碌的小绿豆眼,机警而又阴鸷。一张尖如鹦鹉的小嘴,巧舌如簧。

如何能尽快地讨得齐桓公的欢心呢?易牙朝思暮想,常常彻夜不眠。他处处窥视桓公的内心活动,也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耗费了多少心思,不择手段地极尽吹拍、献媚之能事。

桓公喜美味佳肴,易牙就拜师学艺,练就了一手绝好的烹调技艺,铲飞勺舞荤素皆擅。一次,桓公的宠妾长卫姬病得卧床不起,口中无味,饮食日减,风姿绰约的玉体日见消瘦,宫中多少御医都束手无策。桓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焦虑至极。易牙获悉后,细心地窥探到长卫姬的病情和食欲嗜好,亲手调和了五香羹,比照料亲娘还用心。长卫姬吃了直咂巴嘴,精神也日益好转,玉体渐渐地康复了。易牙于是获得了长卫姬和齐桓公的宠爱,天天不离左右。

一天,齐桓公召易牙问道:“听说你善调味?”易牙受宠若惊地频频点头称是。桓公于是开了个玩笑说:“寡人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惟独没食过人肉,不知滋味如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次日午膳,易牙亲手给桓公端上了一盘特制的蒸肉。平生第一次尝到如此鲜美的肉食。齐桓公抹了抹嘴,赞不绝口。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味道如此鲜美?”易牙跪地叩答:“此乃人肉。”桓公一听,惊问:“从何处弄来的人肉?”

“实不敢瞒,这是微臣儿子身上的肉。臣的长子,刚满三岁。臣听人言:忠君之人,不顾其家。国君没有尝过人肉滋味,所以,微臣把唯一的儿子杀了,略表忠心。”易牙伏地叩头如鸡啄米似的回答着。桓公听后,心中虽一时不太舒服,可又暗自思忖:易牙为寡人杀害自己的亲生独子,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忠心可嘉!此后,便更加宠信易牙,对其言听计从。

当时执政的相国管仲,是由鲍叔牙举荐的。他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又正直无私,辅助桓公秉公施政,威信颇高。可易牙却视管仲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其窃权祸国的最大障碍,时常在桓公面前诋毁管仲。管仲慧眼识奸,力排众议,多次苦谏桓公说:“易牙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小人,切不可重用。”桓公却辩解说:“易牙杀其子,烹而适寡人之口,爱寡人胜于爱子。”

管仲说:“人情莫过于爱子,忍心杀害自己儿子的人,怎么会忠爱君王呢?”管仲虽苦口直谏,桓公根本听不进去。

日没星陨,人事代谢。几年后,名相管仲、鲍叔牙相继辞世。齐桓公也老态龙钟,不久于人世了。易牙羽翼渐丰,窥见时机已到,遂与同党竖刁策划于密室,即刻将老迈沉疴的桓公囚禁于宫中。然后矫诏假传其旨:“寡人有疾,恶听人语,凡子女群臣,一概不准入宫。由易牙、竖刁率兵巡逻卫宫,处理宫中事宜。”

桓公孤身卧病,御医全被驱逐,饮食切断,粒米滴水皆无。桓公众多子嗣,竟无一人得以近前,一向金口玉言呼风唤雨的齐桓公,转瞬间便成为一个孤苦伶仃行将就木的囚犯,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冷风飕飕,心中凄凄。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的桓公,吃力地微睁双目,仰视华丽的宫顶老泪纵横,悲怆地啜泣道:“管相国真圣人也,当初悔不听其言,九泉之下何颜相见?”说完含愤而绝,两只凹陷下去的昏眼久久不肯瞑目……

作者简介:王国赋,大学文化,曾任高中语文教师,《瓦房店日报》副总编辑,现任辽宁省瓦房店市文联副主席。

业余笔耕,曾在《光明日报》、《短篇小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文学故事报》、《杂文报》、《青年博览》、《芒种》、《诗潮》、《文学港》、《短小说》、《百花园》等数十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篇(首),并有多篇获奖。已出版个人散文集《心灵隽语》、诗集《岁月如歌》、小说集《沧海微澜》。

作者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理事、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爱子鲍叔牙寡人
管鲍之交
爱子的力量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鲍叔牙与管仲
编辑部的故事
品悟经典
寡人之于学习也
屌丝管仲: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