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辅相成

2004-04-26刘玉波

人民教育 2004年19期
关键词:制度化人性化关怀

刘玉波

人性化管理无论是作为一个口号,还是作为一种理念或一种管理方式,它的提出是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人性化管理充满魅力,它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人们的需要,使每位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又成为连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情感纽带。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使教师缓解这种压力?如何让教师的喜怒哀乐得以释放?人性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天早晨,校长站在校门口,在晨光中迎接每位教师和学生。校长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声声问候,为师生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愉悦,大家都能从这位“阳光校长”身上得到温暖。

紧张忙碌的一个学期临近尾声,学校安排全体教职工体检。事情雖小,但教师得到的是“健康”,是来自管理层的关怀。

人性化管理营造出了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这种氛围中快乐着、幸福着并创造性地工作着。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可学校是否仍然需要刚性管理?如果说人性化管理讲感情、重“亲情”、照顾情绪、满足需要,那么只讲人性化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只讲情感并无限度地宽容,会滋生惰性,心理需求会膨胀,索取欲望会变得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会减弱,工作随之失去干劲儿,这不是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因此,当人们为人性化管理叫好时,应警惕是否淡化了制度化管理?若丢弃了耳熟能详的制度化管理,工作也就无法正常运转。

没有制度约束,单凭教师自觉按时上下班,迟到就会司空见惯,甚至上课接听手机也会习以为常,管理秩序、教学秩序会一片混乱。

透视人性化管理与工作实际,我们会发现,人性化管理要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制度化管理为人性化管理提供了保障与支撑。强调人性化不能不要制度化,强调制度化一定要有人文色彩,制度化要充满人性化的温情。

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本着肯定人的思想去管理,是合乎“人性”的。如某学校把奖励制度运用到人性化管理上来鼓励教师竞争,他们取消了假期旅游的待遇,而是把这些资金作为奖励基金,不定期地奖励在不同层面、不同学科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包括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安排到教改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和学习。这种“考察跟着业绩走”的做法,不论资排辈,激励了勤奋工作的教师,体现“能者上”,触动了所有教师。这不仅彰显管理者高人一筹的个性思考,也使教师在人性化管理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被肯定,更多的是责任。

人性化不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制度化也不是冷冰冰、赤裸裸。管理应有条框,但不冰冷;应有弹性,但不盲从。学校管理是在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引领下,以健全的刚性制度和弹性的管理做支撑,在二者相辅相成中动态生成,从而有效地促进办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制度化人性化关怀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