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出版等

2004-04-26李志荣黎天丽等

中国民族 2004年4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经济法民族

李志荣 黎天丽等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书评

由陈玉屏主编的26万字的《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中华大地上民族融合进程中具有一种独特现象,即:虽然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是双向的,一度出现过部分汉族民众“越化”和“胡化”(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现象,但各兄弟民族融入汉族始终是中华大地上占压倒优势的民族融合现象,终至形成现今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汉族占近92%、55个兄弟民族占近8%的格局,这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在民族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虽聚散离合、错综复杂,但究实质而论,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融合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又不停地聚散离合,多个民族聚而成为一个新民族,这是融合;有的民族因种种原因而离散,而离散的族众同时又融入到新的民族中,这也是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会有最终的终结,民族消亡之日,就是人类各民族大融合完成之时。可以说,民族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全过程中,融合是永恒的主题。以此思想为主线,针对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内容极为丰富,民族融合现象及成因极为复杂,牵涉面很广。该书没有对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而是独辟蹊径,抓住儒家民族观、传统民族政策与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龙文化与中国古代民族;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与宗教;清代各民族“多元一体化”相关要素透视;四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儒家民族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年中一直是历代王朝认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体现儒家思想的儒家民族观具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有讲求华夷之辨的民族歧视一面,又有以发展眼光看待夷狄,向往华夷一家的开明思想。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相互转化,迭相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儒家学说的治理之道是以仁政、德治为基本主张,故历代民族政策的主流也是体现这种基本主张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民族融合始终是主流,汉民族在融合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儒家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儒家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统治者个人对儒家思想接受与推崇,为历代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体现儒家思想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而儒家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历代民族政策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和南、北方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故南、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方式和进程具有明显的不同。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宗教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讲,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宗教互相适应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法性传统宗教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历代封建王朝对民族宗教问题大多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在承认中央政权的统治和不影响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大多实行扶持、尊重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社会的发展,一般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该书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创新,各部分在材料的驾驭、行文的风格、研究的思路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但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这既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也使该书具有了一定的深度,是一部民族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力作。

将军 诗人 作家 词曲家

——马国超将军作品系列出版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军航空兵副政委马国超将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又相继推出了新作:长篇小说《民族英雄》、系列诗集《心泉》、《海之恋》及歌曲作品集《祖国吉祥》。

2001年5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民族英雄》,是马国超将军继《马本斋》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描写我国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长篇小说,出版当年,正值马本斋诞辰100周年。马国超在书的扉页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他和他深爱的各族同胞”。《民族英雄》共分34个章节,从幼年到成年直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逝,详细、生动、系统地再现了马本斋光辉的一生,英雄的业绩,其中还涉及到许多鲜为人知、准确翔实的珍贵史料,这是作者长期走访、实地搜集的。作者是按照传记文学的体例写作的,34个章节集中反映了马本斋战斗一生的几个重要代表阶段。

本书还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袖当年公祭马本斋同志的题词。《民族英雄》的出版,对当前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心泉》和《海之恋》是马国超系列诗集选“心泉三部曲”中的之一、之二两部,分别由海潮出版社和华艺出版社出版。“心泉水淙淙流,源头藏在心里头,心泉汇成瀑布水,千尺白绸写春秋”是作者创作“心泉”的真实写照。《心泉》(之一)共有4辑,分别是“吟兵歌”、“随想曲”、“母子碑”,总共337首诗,即是作者多年军旅生活的纪录,又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作者怀念故人、珍视生活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紧跟着,作者又推出了“三部曲”之二《海之恋》。之所以叫“海之恋”,首先是因为作者“是一名海军老兵”,“十八岁走进海军方阵,从此与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海之恋》共分三部分:“浪花朵朵”是写与海有关的感受;“军号声声”是写部队的生活;“心雨阵阵”则大部分是抒情诗。《海之恋》有诗345首。在《海之恋》中,作者对“海”的倾情更加浓烈、饱满、绵长,正如作者所言:我的浪漫在书里,我的激情在诗里。

歌曲作品集《祖国吉祥》,是马国超将军最新推出的力作。该作品集共选入了由作者作词作曲的14首歌曲,其中既有歌颂祖国、歌颂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改革开放的《祖国吉祥》,又有颂兵、咏海、抒情、绘景的《女兵美》、《红灯光》、《青春鸟》和《绿色小雨》。歌曲时而气宇轩昂,时而低回婉转,给人以无尽的艺术感受。

在马国超的军旅生涯中,业余文学创作始终伴随着他多彩的生活。除上述作品外,马国超将军还创作出版了《马本斋》、《少年风云录》、《夜闯老虎口》、《青松长翠》、《海上日出》等长、中、短篇小说及电视连续剧、歌曲达二百多万字的作品,成为一名多产的将军作家。(增林)

《民族经济法研究》评介

在我国,民族经济法的研究基本上从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其研究的切入点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立法”问题。二十多年来,民族经济法的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民族经济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经济法研究》(李占荣著,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一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的一部理论专著。该书分5章,即“民族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和方法”、“民族经济法的历史形态”、“民族经济法的立法”、“民族经济法的基本内容”、民族经济法的实践环节”。作者详细梳理了二十多年民族经济法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民族经济法的学科地位,论证了民族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和方法,考察了民族经济法的历史形态,分析了民族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诸实践环节,建立了民族经济法基本内容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民族经济法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民族经济法的专著。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民族经济法是一门新学科,它是随着民族学、法学、经济学研究范围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作者正是在吸收了上述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一个崭新的学科视角,展示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经济法的实然与应然结构。在研究民族经济法的应然状态时,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法的特殊主体的法理。《民族经济法研究》体现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民族学、法学、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有积极意义,拓展了上述学科的研究视阈。

第二,《民族经济法研究》,作为一项跨学科研究的专题,作者没有陷入法学的规范分析方法的泥潭,而是将民族经济法研究的学科母体中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归纳,从民族学的历史方法、经济学的历史方法和法学的历史方法中,推导出了民族经济法的历史探源方法,使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有本有源。本书第一次引入并建立了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的方法,展示了民族经济法公平与效益价值的统一带来的方法论上的革新。

第三,《民族经济法研究》的实践价值,充分体现在作者在考察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法律地位之后,提出并论证了它们应当享有作为中国经济法特殊主体的理论,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型模和价值尺度,为国家的民族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实践环节提供了理论参照。关于民族经济立法的效益分析方法,为有关民族经济立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关于民族经济体制法、民族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法律制度、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等论述,对民族经济法律的总体规划、立法的重点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期待着作者在这一领域推出更新的研究成果,也祝愿中国经济法学和民族法学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经济法民族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MINORITY REPORT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元代科举中实行民族倾斜政策的原因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