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外科专家的博大胸怀

2004-04-26

中国民族 2004年4期
关键词:华山医院上海市神经

沪 民

顾玉东

顾玉东,男,满族,1937年10月出生,山东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三产业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第四、五届学位委员会委员。

顾玉东院士的履历看起来很简单:1937年10月19日生于山东,大学本科。1956年至1961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即上海医科大前身)求学,毕业后留校附属华山医院。此后至今的40多年里,顾玉东一直在华山医院工作和任教。

尽管对于院士的成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听了医院同志的介绍及看过有关材料后,还是很受震动。让我们来看一下顾玉东所获得过的主要荣誉:

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首届科技精英;1992年被授予上海市先进标兵;1994年荣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并被评为上海市高教精英;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再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科技功臣,并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职工十大创业先锋;1997年被授予白求恩奖章;1999年获“五一”劳动奖章。

顾玉东在医学领域里获得的奖励几乎都是部级和国家级的,几乎囊括了医学界的所有最高荣誉奖。然而除了业内人士,知道顾玉东名字的人恐怕并不多。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张顾玉东和江泽民同志的合影,照片上他透着一股学者的睿智与严谨之气。此时他穿一件医生的白大褂,又平添了几分儒雅与慈祥。比我想像中的高大与年轻,握手是有力的,目光平和但不失锐利,看不出他已经是一位67岁的老人。谈起他的专业,说起理想和追求时,我时时感觉到一种激情和朝气。

刚落座,办公桌上的电话铃便响了起来。在此后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电话又响了几次,大约是20分钟就要响一次。他的办公室书柜占满了两面墙壁,办公桌上是一摞摞资料,桌边立着一个文件架,一层层摆满的大约是各式各样的病历。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作为医生,顾玉东主要是治疗那些在事故中臂丛神经受损伤的病人,让他们的手再一次动起来。顾教授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我问起他有关臂丛神经治疗技术问世的经过。他回忆说,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他那时大约做了一百例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其中有50例因当时技术水平所限,不得不放弃治疗。顾教授不止一次品尝到了作为一个医生却对病人无能为力的痛苦。也一次次激发起了他对病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激发他积极地思考与探索:是不是可以用别的神经来代替被损伤的神经呢?解放前患肺结核的病人,当时无特效药可治,只好冒险割断一根膈神经,减少肺部活动以求空洞闭合,维持其生命。这个手术给了他启发,是不是可以用膈神经取代被损伤的臂丛神经呢?他用这种方法对一个来自西安的女患者实行了治疗,“半年后的一个深夜那个病人睡着了,半夜的时候,她丈夫突然发现她的手能随着呼吸起伏运动,高兴得不得了”。顾教授淡淡地说着,十分欣慰,似乎30年前的一切历历在目。当时医学界并非只有顾玉东一人知道膈神经切断可治疗肺结核,然而却只有顾玉东创造性地借鉴了这一病例。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满足于这种成绩。1986年,他在手外科领域又有了新的发明创造。顾教授注意到在连接人脖颈和手臂的五对神经当中,有一对即使损伤也不影响手臂的活动。于是他就尝试着把这对神经移位来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手术获得了成功。人们庆贺他的成功,但人们并不知道当时顾教授是做好了手术失败吃官司的心理准备的。“为了病人的最大利益,我个人冒一点险是值得的”。这项技术得到了国际公认,专家罗伯特·封称其为“21世纪周围神经最大的突破”。

顾教授在手外科显微外科的其他领域也硕果累累。目前,顾教授想的是挑战另外一个世界性难题:手内部肌肉再造,让患者的手灵活自如地动起来。让我们衷心祝愿他能早日取得成功,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面对成绩和荣誉,顾教授总是强调是病人造就了医生。在第一本专著的前言中,他以诚挚之心写下了“这30年是病人无数次的痛苦和鲜血让我由无知到有所知,由理论到实践。”顾教授的感谢并非仅仅停留于口头,而是化为了实际行动。对于医疔行业中的一些职业性的冷漠和麻木不仁,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认为这是医生和病人关系的一种颠倒。医生应该对病人抱着极大的同情心,“病人来到医生面前,带着生理疼痛和精神恐惧的双重折磨,做一个好医生就是帮助他们减轻这些痛苦,要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病人”。顾教授说他有一次花了一个多小时,为一病人解释了5遍,直到病人放心而去。“医生每一步成长都是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之上,都是病人鲜血换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病人当亲人,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呢?退一步讲,我们自己的亲人会生病,我们自己以后也会是病人,为什么就不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呢?”

没有高调,没有华丽的豪言壮语,但在这最朴素的话语中却折射出了一个医生伟大的品格。顾教授其实讲了他对一个大问题的思考,话语依然是平实的,但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显微外科专家的博大胸怀。

猜你喜欢

华山医院上海市神经
华山医院分院回归背后的难题破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新靶点
“神经”语录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跟踪导练(三)(2)
照片墙
“神经”病友
一份病史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