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浇贫瘠土,情注藏胞心
2004-04-07青阳多旦杜春梅
青阳多旦 杜春梅
巍巍冈底斯山横亘南北,冰雪皑皑;滚滚雅鲁藏布江自西而东,波光闪闪。在山之南、江之畔,有一个县名叫扎囊,藏语的意思是扎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来自湖南株洲市第三批的援藏干部们浇灌了辛勤的汗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激情在这里燃烧
2001年5月24日,株洲市第三批援藏干部,带着家乡父老的重托,告别父母妻儿,踏上了援藏的征程。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却是如此之大:当迎接的车辆沿着雅鲁藏布江南岸驶入扎囊县境内时,迎面而来的是光秃秃的山头、低矮的藏房、稀疏的庄稼和那熬过严冬、骨瘦如柴的羊群及该出现在课堂里的牧童……,这一幅幅的画面,使他们在感到几分新鲜、几分荒凉的同时,更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
到扎囊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坐手扶拖拉机、吃糌粑、喝酥油茶,全县的七沟八梁、村庄、学校、寺庙以及特困户低矮破旧的藏房里,无不留下了他们调研的足迹。这期间,他们不仅熟悉和掌握了扎囊的基本情况,更加深了他们对这块热土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藏胞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出了制约扎囊县发展的因素、存在的差距,分析了实现扎囊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潜力,制定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求真务实谋发展
思路不等于实践,目标不等于现实。正是基于此,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一道,瞄准目标,千方百计、扎扎实实地抓落实。两年来,他们在抓好援藏项目的同时,还争取了大量的国家项目,为扎囊县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援藏项目倍受青睐。援藏项目的着眼点很关键,他们认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保持,但对外形象也很重要,扎囊县城的城貌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对外开放的形象,无益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把树形象、改面貌作为一项重要援建工程。通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他们改变了扎囊县城的旧貌:修建了扎囊县株洲广场、修筑了株洲路、修起了县城门楼;更重要的是投资50万元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配套建设;投资给每个乡(镇)配备了一台吉普车、一套电脑设备、一台传真机,解决了各乡镇办公条件落后、信息不畅等问题。这些项目的建成,展示了扎囊对外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城镇的形象,也调动了乡镇一线干部的工作热情。
国家项目硕果累累。两年多来,他们抓住国家对西藏大量投入的机遇,千方百计努力争取到国家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其中农业综合扶贫开发投资4234.04万元,把朗赛岭搬迁区建成了一个新村,并被自治区作为示范区予以推广,而桑耶农业综合开发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投资670万元的扎其公路已投入使用;拿出1724.73万元对全县四大沟进行了整治,完成了36处人畜饮水工程,使那里的百姓喝上放心水;为了巩固“普六”成果、迎接“普九”验收,投资2090.1万元改善教学条件;投入1116.5万元新修了3个乡镇办公楼和县直部分单位办公楼;解决了部分农村用电问题,投资1130万元用于第二期农网改造,在阿扎乡实施了光电工程,结束了该乡无电的历史。
洒向藏胞都是爱
“带着感情来援藏,奉献真情做实事”。两年来,援藏干部们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把满腔的爱心献给了一方藏胞。
“尽心尽力,帮助困难户摆脱贫困”,株洲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谭可敏为使扎唐村的贫困户嘎玛家尽快脱贫,不仅筹集7000元为其修缮房屋,还为嘎玛的家人联系打工赚钱,使之半年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两年来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连爱人和儿子来藏探亲都带到嘎玛家去作客。
扎其乡的益西朗达是周南洋的联系户,益西朗达的儿子考上了高中,却交不上学费,周南洋雪中送炭送上1200元学费,鼓励他好好学习;益西家想搞副业织氆氇,却又缺少资金,周南洋又联系银行贷款6000元,使他走上了致富路。
扎唐镇折木村的贫困户尼玛久病家贫,一直借住村里的公用房,邓跃东便筹集现金2000多元帮其建房、添置衣物,并为尼玛联系了活路,让尼玛的妻子织氆氇搞副业,想方设法为尼玛一家寻觅致富路,使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走出了贫困。
桑普村的贫困户拉姆和弟弟都已50多岁,又是残疾人,生活全靠救济。李葵便筹集了6000多元为拉姆家购买了一头奶牛、维修了房屋。自2002年7月份至今,李葵同志每月给拉姆家送去100元生活费。
陈卫华是2002年3月份来扎囊援藏的,和同志们一道下乡开展工作时,发现朗赛岭新村顿珠家和念果村次仁家生活困难,便带头为其捐款1500多元,这一举动受到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一定要让出身贫困的学子们学业有成”。2001年扎其乡的次仁桑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藏大学,但由于父母均是残疾人,无力供他上大学,次仁求助无门。钟武志同志闻讯后,百忙中专程到拉萨为其联系赞助之事。私企总经理江平被他为特困生求援的精神和小次仁的求学精神所感动,决心帮助次仁完成大学学业。
施贡村的果果,自从1997年父亲去世后,家里没了顶梁柱,1999年夏天爷爷又被无情的洪水吞没,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好学上进的果果却于2001年考入株洲师范专科学校,援藏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家从生活费中挤出8000多元,并与学校联系为她解决了所有的学杂费,使她安心学业。
“群众有困难要解决,群众有危难更要见真情”。2001年9月24日,念果村3名村民相继染病死去,谭可敏冒着生命危险,立即带领工作组深入疫区指挥防治工作。在自治区和地区的关心支持下,经过15天的防治,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把感染、死亡率降到了最低限度。病愈后的村民边巴翘着大拇指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株洲的援藏干部,是他们救了我的命!救了我们大家!”
2002年7月,德吉新村流行传染性菌痢,情况危急。邓跃东同志带领工作人员火速赶赴现场,开展防治工作,经过10多天的抢救,几十位染病村民转危为安。为了救助一个奄奄一息的上初二的小女孩色吉美朵(意为革命花),他掏出身上仅剩的200多元钱交给美朵的妈妈,还叮嘱医生一定要尽全力抢救。
割舍亲情为大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两年来,株洲市援藏干部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扎囊的建设与发展,把人世间最可贵的亲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2001年11月26日,四川道孚县两名歹徒在扎囊县境内制造了一起特大持枪杀人案,谭可敏接到报告的同时,又接到家里打来的母亲病危的电话。他忍着悲痛结束了与家人的通话,立即赶到案发地点指挥围剿。返回县城再与家人联系时,母亲正在医院抢救,他却只能在千里之外揪心……
邓跃东同志刚进藏半个月,父亲就中风瘫痪在床,两个月后,一位亲戚说漏了嘴,他才知道;同年8月份,他爱人患溃疡性结肠炎住了院,他却身在高原……
2002年9月份,扎囊县县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李葵3岁的女儿患肺炎住进了医院,他天天守在工地上却无暇问及女儿的病情;父亲一直患大脑缺血病;母亲身患严重的疱疹;妻子又得了甲亢,放着一家病号,他却远在边陲,忠孝难两全……
周南洋的父亲牵盼雪域高原的儿子死不瞑目;陈卫华新婚燕尔孤身来援藏;钟武志援藏前刚刚安葬了母亲……
援藏人这一段段真情,一件件真事,无不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个个胸襟宽阔、无私无畏的人民公仆的崇高情怀。